夜读《孟子.公孙丑上》片段偶得
边会均
《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恻隐”、“羞恶”、“辞让 ”、“是非”乃四种人之常情,分别涉及“仁”、“义”、“礼”、“智”四种人生境界。倒过来可以解作:仁者必有恻隐之心,义者必有羞恶之念,礼者定会克己辞让,智者自能明辨是非。
分解开来看,“恻隐”即人应怀有同情、怜悯、乐善好施等情感,在别人遇到困难甚至灾难时,应当有恻隐之心,继而实施援助。这是人类的一种美好感情!2008我们遭遇了太多磨难,世界各国友人及时援助,恻隐之心大矣。
“羞恶”即守良知、知廉耻,是为人之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人若无羞恶之念,世界将会怎样?不敢想象!平日,言谈举止多带羞涩者,大抵羞恶之念更强烈吧。
“辞让”即为克己隐忍、豁达谦逊,乃谦谦君子之态。在这个充斥名利、物欲横流的世界,多与人行方便,少与人争得失是一种豁达乐观的心境。蔺相如之所以能面对廉颇的挑衅做到隐忍退让,是因为他有着强烈的国家观念,故能大度也。因而,要有“辞让”之举,必有高的思想境界,自须重视修养。
“是非”即爱憎分明、明辨是非。智者常能于事物混淆之际辨其黑白,得其要旨。为人当爱憎分明、崇尚正义、热爱真理。
夜读偶得,记之,权作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