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哲学复习策略

哲学复习策略

2009年02月27日 20:51:50 来源:教师Office 访问量:491


哲学复习策略

1 品味哲学的思辨,感悟哲学思辨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喜欢哲学的思维美 运用哲学分析“事态炎凉”(社会事件、人生态度、环境变迁)

2 理清哲学原理的层次性(以物质和意识关系分析为例)

3 把握哲学原理的使用范围

一 哲学考试特点分析

从整体的考试情况分析,就哲学考试其难度首先在选择题,而选择题的难度又在于对哲学观点的准确理解(学生情况)。哲学问答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归纳为主,以演绎为辅分析,一类是演绎为主,归纳为辅分析,前一类的难点在于哲学观点的完整性(2006年北京卷38.“(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后一类的难点在于选用准确的哲学观点,在运用哲学观点分析问题的难度在于哲学原理的思维层次的完整性(06·全国Ⅰ·39.7)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简述其中的哲学依据。)

具体来看:

1注重对哲学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的考查,考查侧重对哲学思维的理解和准确把握(机械的原理性的复述较少,更注重对哲学思维的理解运用。)如2006年四川卷涉及主客观统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内外因共同作用;量的积累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发展观点;实践和认识关系等。

2 注重对哲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思维层次的准确理解,哲学原理的层次性,是我们认识和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逻辑顺序。从近年考试的命题和答案的组织看,四川卷38题(1)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大中央财政支农这一决策的合理性。

答案要点:(1)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随着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

②这一决策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我国农业实践形成的正确认识。

③这一决策已经对当前农业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④这一决策在农业实践中逐渐形成,将随农业发展的实践不断完善。

又如:2006年北京卷38题。(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①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

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

②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③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又如39题 39.奥运会是跨越国界的全球盛事,是主办国向整个世界表现自身风貌的机会,回答:

(3)“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要在北京燃烧16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

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3)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展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要进行选择,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现方式上,大胆创意,精心策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周密组织,科学实施。(联系实际,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 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再认识。如2006年北京的34.“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传颂的至理名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吸取我国传统荣辱观之精华,联系当前社会问题,面向中华民族未来,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4 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多样化。选用富有哲学道理的漫画是哲学考试的一大特色,如2006年的四川卷和北京卷的选择题。

  

唯物论

[唯物论的主干知识解析]

哲学研究世界观首先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揭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论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说明世界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承认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基础上,阐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以及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讲的唯物论,没有离开辩证法,所以叫辩证的唯物论。

一 关注三个基本的哲学观点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注重思维的层次性)。

    2 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的关系,(此观点考试频率较高,办事情既要有热情又要注重科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几乎所有的热点问题。)

    3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 典型题

   1 2006年北京卷39.(27分)奥运会是跨越国界的全球盛事,是主办国向整个世界表现自身风貌的机会,回答:

(3)“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要在北京燃烧16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

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答案:(3)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展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要进行选择,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现方式上,大胆创意,精心策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周密组织,科学实施。(联系实际,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 2006年全国卷第2套,39题材料,(3)结合材料事例,“说明发展现代农业要从实际出发的道理”

3 2006年全国卷第1套,38题(3)问“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

辩证法

 [辩证法的主干知识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主要揭示世界的本质的物质性,研究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辩证法是研究物质世界的状况,即世界的辩证性。这两个问题是统一的,对世界辩证性的研究是对世界物质研究的进一步引申和深化,因此辩证法是物质世界的辩证法,即我们讲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在世界观上说明了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事物是矛盾的观点。方法论要求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矛盾)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主观和客观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 关注下面基本的哲学观点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事物因果联系

2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即内外因的关系

4事物发展的状态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5事物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矛盾的分析方法 矛盾的定义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方法论意义

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和最根本的分歧

二 典型题

1 (06·全国Ⅰ·39.7)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简述其中的哲学依据。(10分)

答案 ①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构成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所以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③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对外开放要和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自力更生是更好利用外部条件的前提;中国的发展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2 2006年北京卷38.(33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回答: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1分)

答案 (2)①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

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

②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③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认识论

[认识论的主干知识解析]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它不仅要研究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本质、状态、规律)的问题,而且还要研究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要实现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正确地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

人类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活动包括两个方面: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看,这两类活动主要表现为认识和实践。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内容核心就是要正确地把握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世界,形成科学的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实践,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一 关注下面基本的哲学观点:

1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的深化、发展

2促进认识的发展必须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3实践和认识的关系(2006年四川考题38题)

 二典型题

 1 2006年四川卷38题(1)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大中央财政支农这一决策的合理性。

答案:(1)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随着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

②这一决策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我国农业实践形成的正确认识。

③这一决策已经对当前农业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④这一决策在农业实践中逐渐形成,将随农业发展的实践不断完善。

2(05·北京卷39)、(3)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的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变化,并从认识论角度就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解决思路。

39(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要不断深化。人和自然资源的矛盾始终存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重要性。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要解决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必须形成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并以此为指导,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限制人口数量,保护、节约资源,开发再生资源,以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3(06·全国Ⅱ·39)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原缺氧等世界性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青藏铁路的建设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活动,体现了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简述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两项活动的关系。(8分)

答案  ①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科学实验的基础,为科学实验提供新课题,提供物质基础和实验条件等。(4分)

②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对生产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科学实验活动越来越成为生产实践的先导。(4分)

(如考生在其中某一要点上深入分析或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人生观

[人生观的主干知识解析]

认识论研究怎样具体处理好人和世界的关系,就是人怎样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处理好人和世界的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应该怎样去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这就涉及人生观问题。人生观的内容就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围绕人生观的核心问题——价值观来展开论述的。重点研究了一般的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等问题,要求人们通过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正确统一,去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一 关注下面基本的哲学观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2正确价值观衡量的标准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 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4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

5 崇高理想导向作用及理想的实现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

7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

二 典型题

1(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题)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牢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

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答案要点:(1)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当前,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应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3)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2 2006年广东卷(政治卷)35题,材料2005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事迹,两种不同看法。问题是“请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考查两种不同的荣辱观)

3 2006年38题(2)“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的浪费行为。”(价值观、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艰苦奋斗)

编辑:高韶远
上一篇:教育名言录
下一篇:第一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彩虹路一号 邮编71202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