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归纳
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
(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二. 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注意: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家市决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
5、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
6、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
三.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
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
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4.建国初期
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
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
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作用: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6.十年探索时期
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
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7.改革开放时期
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注意三化)
四.中国近现代的宪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孙中山)
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2.《中华民国约法》(1914,袁世凯)
内容: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1931)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
内容:规定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性质: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内容:规定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公民权力和义务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过渡时期:一桥二铁三公四厂(西部的交通,东北的重工业)
2.十年探索时期:一铁二钢三油田;两大科技成果(原子弹、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十年动乱:湖北二汽;南京长江;国防科技(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4.改革开放:宝葛大京、“神舟”飞船
(注意:课本上四个时期关于经济建设成就的地图)
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
评价:革命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民主革命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新三民主义
与三民主义相比:不同点: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提出了“三大政策”
与中共纲领相比:相同点:都主张反帝反封(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不同点:(1)中共更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共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彻 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等内容 (2)中共在民主革命之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七.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原因: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2)影响: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1)原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列强忙于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影响: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兴起;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1)根本原因:由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具体原因:(为何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2)影响:导致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八.日本侵华问题
1.侵华方针和主要内容:
“大陆政策”:(明治维新后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
“田中奏折”:(1927年制定)确立侵略中国“满蒙”的方针
“国策基准”:(1936年制定)确保日本东亚霸主地位,并向南方海洋发展
2.侵华事件: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今年是甲午战争110周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侵华暴行:
两次大屠杀:旅顺、南京
对根据地:“三光”政策、毒气战、细菌战、制造无人区
对沦陷区: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动”
4.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的比较
同:蓄谋已久、为摆脱国内危机、制造大屠杀等
异:结果不同、抗战的规模不同、抗战的方式不同
九.台湾问题
1.近代列强对台湾的侵略:英、法、美、日
2.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50年:1895年根据《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抗战
胜利后,中国收回台湾
3.台湾人民在1895年的反割台斗争:义军首领:丘逢甲、徐骧;黑旗军:刘永福
4.台湾的统一问题:
1979: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和平统一、三通
1981: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主张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阐明统一后对台基本政策(与港澳相比,台湾可保留军队)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984年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5.两岸交流:1980年以后两岸民间交往日益频繁(分裂势力、外国反华势力阻碍统一)
十.关于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问题
1.七届二中全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
2.“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注意与“五反”的区别)
3.处决两大贪官:刘青山、张子善
4.两次整风运动:1942年整风、1957年整风
十一.关于广东的历史
1.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因林则徐设立译馆,使广东“海外图说毕集”)
2.是近代中国最早抗击外国侵略的地区(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柏贵的广东巡抚衙门)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摇篮之一:(继昌隆缫丝厂)
5.中国近代革命的发源地:
(1)戊戌变法:康、梁领导;广州万木草堂是广东最早的新式学堂
(2)民主革命:孙中山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
(3)大革命的兴起: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时间、内容、影响)
黄埔军校(时间、领导人、特点、作用)
省港大罢工(1925年,长达16个月,当时世界最长,是五卅一部分)
广东革命根据地(二次东征陈炯明、广州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
(4)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927个年广州起义及广州苏维埃政权
6.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三个特区(深、珠、汕);二个开放城市(广、湛);一个经济开放区(珠三角)(注意原因:沿海地区;靠近港澳;华侨众多)
(注意:最先开放两省是广东、福建;最先改革的两省是安徽、四川)
十二.新中国外交史
1.建国以前的外交政策:
(1)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革命胜利后的外交政策(同时注意首次提出工业化)
(2)《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侵略和战争(首次以宪法形式提出)
2.建国初期的外交:
(1)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三政策”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注意外交方针、原则)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半殖半封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3年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3)外交成就:
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第一个国家是苏联)
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参加亚非会议(1955,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
3.50年代中-60年代末的外交:
(1)外交环境的恶化:中美继续敌对;中苏关系恶化
(2)外交政策:“一大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4.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发展:
(1)中国加入联合国:1971年加入,并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因国际地位提高)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关系正常化
(4)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5.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2)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
(3)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十三.工业化问题(近代化问题):
1.《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提出。最早的近代化方案(最早提出以法治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最早提出新式学堂、最早提出平等外交)
2.近代企业:鸦片战后出现外商企业;六十年代开始出现洋务企业( 是中国自己最早的近代企业);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民族企业(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进一步发展;带有半殖半封特征)
3.新中国工业化:
(1)七届二中全会:1949,最早提出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土地改革:1950,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提出一化三改造(重点发展重工业;1957,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中共八大:1956,提出总任务(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国近代史总结
1.时间范围:1840-1949
2.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两个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4.两个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5.两个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6.三个统治政权: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思考:每个政权统治时期可以分为哪几个小时期)
中国现代史总结
1.时间范围:1949-90年代
2.四个时期: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十年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思考:每个时期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每个时期新中国的外交情况
中国近代史上册知识点理解
第一章 第一、二节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前中国状况:——封建制度衰落(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政治腐败;(3)外交闭关政策:含义—限制交往。根本原因—自然经济。
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最早完成工业革命,发动侵略战争根本原因——市场、原料
2、正当中英贸易中国出超原因——自然经济;英鸦片走私目的——扭转贸易逆差。道光帝派林则徐禁烟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林则徐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3、战争经过(1840—1842)1840珠江口—天津附近白河口;1841英点香港岛、三元里人民抗英;1842南京江面,清求和。
4、不平等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领土主权;(2)五口通商(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3)赔款(4)协定关税—最能反映英侵略要求。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1)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列强相互援引(3)“租地、造屋、居住”—租界。1844年《望厦条约》:“巡查贸易”—领海航运权;“教堂、医院”;1844年《黄埔条约》—自由传教。
5、鸦片战争影响:——近代史开端(1)社会性质变化——最重要标志(2)主要矛盾变化(3)革命任务及革命性质变化(4)思想界变化。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工业革命进展是侵略内在驱动力)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拒;导火线—英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借口“马神甫事件”
2、经过:1856年英袭击广州—开始;1857年英法占广州,出现第一个傀儡政权(柏贵);1858年占天津,签定《天津条约》(四国—俄美英法)。1860年再占天津,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签定。
3、结果—不平等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1)公使(2)十口通商—沿海最北:营口;最南:琼州;长江沿岸:南京、汉口(3)军舰航行—内河航运权(4)内地经商、传教(5)赔款
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谐音:准许天天赔酒。沙俄:1858《爱珲条约》割六十万(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1860《北京条约》割四十万(乌苏里江以东);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四十多万(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沙俄获利最大。
4、影响——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1)政治:领土、主权;清开始沦为工具;中外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经济:外国侵略势力扩展至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答案:(1)政治上,战前中国是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贸易、关税、司法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经济上,战前,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所以说……(2)19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英法等不满足于原来取得的特权,为了扩大侵略权益(或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就加紧寻找借口,对中国以动新的侵略战争。其目的和性质与鸦片战争相似。因此说……
第四、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原因: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激化
2、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目的—推翻清政府;思想——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理论实质——要求平等自由。冯云山在广西紫荆山区传教。
3、进军天京:爆发—金田起义;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建制;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4、《天朝田亩制度》:——完整的革命纲领(标志——太平天国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心思想——平均主义。主要内容——分田和产品的原则及方法。评价:革命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封建性。空想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落后性—维护小农经济。(没有真正实施不等于一点都没有实施)
5、前期军事斗争;北伐(失败—孤军深入)、西征、东征(成功—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领导人、目的。
6、转折:天京变化: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影响—由盛而衰。
7、后期领导集团: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总理朝政)—《资政新篇》
8、后期军事防御战:1858后陈、李合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1860合破江北大营。李至上海近效—英法撕下“中立”伪装,开始镇压。
9、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原因:(1)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教训——受时代、阶级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10、功绩:性质:反侵略反封建农民运动。(1)打击了清王朝。(2)打破了外国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3)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最高峰(4)新特点:反侵略和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5)是亚洲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依据(列出)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情况,并据此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在这些方面的具体体现。
答案:中国社会变化:(1)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3)人民革命任务由以前的反封建变为反封建和反侵略的斗争,中国进入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4)中国近代思想界也发生了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爆发时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阶级矛盾;革命任务既反封建又反侵略;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洪秀全、洪仁玕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真理。
第七节 新思想的萌发
1、旧思想:政治思想——程朱理学(儒家思想);学术思想——乾嘉学派(考据);新思想——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原因:—封建统治危机加重、民族危机出现、鸦片战争(英船坚炮利——直接原因);
思想基础——经世致用;
3、代表人物及思想:林则徐——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最详实历史地理著作)“师夷长技<军事技术>以制夷”。姚《康……》、徐《瀛……》。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抵抗外国侵略,寻求强国之道。
4、《资政新篇》目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振兴太平天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缺乏可行社会条件。
第二章 第二节 洋务运动
1、洋务派和顽固派:出现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清政府出现分化。相同点:都要维护清王朝统治;不同点:要不要向西方学习。
2、洋务运动:(一)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二)机构:总理衙门 (三)代表人物:奕、曾、左、李 (四)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五)内容(活动)(1)、军事企业(安庆……江南……福州……天津……)(2)、民用企业(李—轮船……开平……张—汉阳……湖北……)(3)、近代三支海军(北洋、南洋、福建)(4)、新式学堂;(5)、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六)破产:标志—甲午战争惨败。原因:(1)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2)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3)顽固派阻挠(4)没有变革封建制度(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等)——失败根本原因。 (七)作用:积极—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对外资本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客观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消极:——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军事工业主要用来镇压人民反抗;民用企业主要为了满足军事工业需要;依附洋人;经营管理腐败等。
回答有关洋务运动方面的内容:(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如何?(2)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他们进行了哪些重大的活动? (3)洋务运动的开展有何积极作用? (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造成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围绕如何解决内忧外问题出现分歧,形成洋务派和顽固派。慈禧暂时支持洋务派。(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内容:举办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创办近代海军,培养各种人才(或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3)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御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起到促进作用。(4)标志:甲午战争中国惨败 根本原因:洋务派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变更封建制度。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原因:(1)外资侵略一方面扼杀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瓦解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客观条件。(2)外商企业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
2、产生:(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创办者:一些地主官僚、商人、地主(3)早期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4)主要特点:民族工业受外资和本国封势力压迫——民族资产阶级有反抗、革命性;民族工业对它们有依赖——民族资产阶级有软弱、妥协性。
3、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主要指机器生产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队伍增多)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5、初步发展:(1)时间:19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2)原因A、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导致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创造了条件B、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限制。(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重大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6、进一步发展(1)时间:“一战”期间(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客观创造有利条件。B、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扩大市场)D、“实业救国”思潮和利润的驱使,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役资近代工业。(3)影响: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7、无产阶级产生:(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2)最早产生地——外商企业。后随着洋务企业、民族工业的产生也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3)特点:A比资产阶级产生早(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造成)B、身受三重压迫(外资、封建势力、资本主义),革命性最强。C、来源于破产的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D、集中程度高,便于组织、宣传。
第五节 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1)日本制定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战争,来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侵华的必然性。(2)西方列强默放或纵容态度。英想利用日本牵制俄。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3)1894年,日本利用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蓄意挑起战争。(4)清腐败,不认真备战,奇希望于各国“调停”。
2、经过:(1)爆发:丰岛海战。清宣战,但奉行避战自保政策,采取消极抵抗方针。(2)战役:A、平壤战役:左宝贵(回族)牺牲,叶志超逃跑B、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牺牲。C、辽东战役:聂士诚抵抗,日本旅顺大屠杀。D、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履没。
3、结果:1895年《马关条约》——反映帝国主义侵略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李鸿章——伊藤博文)内容:(1)割台湾、辽东半岛——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反映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俄企图侵占东北和朝鲜、德想借机侵华、法履行与俄同盟义务。(2)口岸——苏州、杭州、沙市、重庆——内地最深<远>(3)赔款:二亿两。(4)工厂,免收内地税。
最大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化程度。
4、反割台斗争:(略)
第七节 戊戌变法
1、背景:(1)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历史使命:救亡图存。(原因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重要原因是清政府腐朽统治。(2)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历史使命:发展资本主义。原因见前。(3)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1894年“公车上书”)(4)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早期维新思想:时间:19世纪60年代后;原因: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代表人物:王蹈、郑观应。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展开商战;文化上学习传播西方的自然科学;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2、康有为思想特点:西方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相结合。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动摇顽固派恪守祖训基础、《孔子改制考》——论证变法合理性(寻找历史根据)
3、梁启超主笔《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抨击顽固派因循守旧,阐述变法道理。
4、维新活动:(1)1895“公车上书”——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2)强学会——第一个维新政治团体。(3)1898年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维新派施政政纲领(4)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5、近代史上几次论战(1)洋务派与顽固派围绕要不要向西方学习而论战。
(2)19世纪末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内容A要不要维新变法B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焦点C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性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作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高涨。
(3)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之争)内容:A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要实行民主政治C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作用: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内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最主要作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6、百日维新:促使光绪帝变法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严重;他变法的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法令内容及意义:(1)政治: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材料)—有利于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政。(2)经济(内容略)—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3)军事(略)(4)文化教育:京师大学堂、废八股(即改革科举)—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戊戌变法变法的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新政内容未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特别要注意的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是康、梁。他们不反君主统治,但反君主专制统治,不主张推翻清王朝,但反对清封建专制统治。
7、失败:标志:慈禧发动戊戌政变(袁世凯出卖)——囚光绪、废法令(只保留京师大学堂)杀害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不在)。 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维新派软弱、妥协(表现为改良、依靠无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寄希望于袁和外国侵略者);客观: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和镇压。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帝国主义不允许、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软弱)
8、意义:(1)资产阶级性质改良运动,要发展资本主义和实行君主立宪,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是进步的。(2)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变法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3)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最大的意义。
简要说明19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新的经济成份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答案: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随之诞生。90年代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不同之处:第一:思想基础不同:太……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人间天国的革命理想;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第二:经济基础不同:太……是落后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戊戌变法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第三:领导阶级不同:太……是农民阶级;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第四:运动的任务不同:太……是推翻清政府,建立平等的理想社会;戊戌变法是改革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家。第五:运动的作用不同:太……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第八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兴起: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严重。直接原因:洋教活动猖狂
标志:1898年赵三多 口号分析:“扶清灭洋”——反映民族矛盾为最主要矛盾,朴素爱国意识。“扶清”——有利争取官军,但易放松对清警惕。“灭洋”——能动员民众反帝,但带有笼统排外(说明对帝国主义没有科学认识) 袁世凯在山东对义和团镇压。
2、1900年义和团发展到京津地区——高潮;清改镇压为“招抚”:目的——企图控制利用
3、八国联军侵华:1900,英法德意 俄日奥美 廊坊、杨村;天津—聂士诚阵亡(都统衙门)北京—义和团抗击:东交民巷、西什库教堂。(联军司令部)
4、1901《辛丑条约》八国加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内容:(1)赔款(最多)(2)“使馆界”——“国中之国”“太上皇”(3)“拆炮台”、驻兵——武装监督清政府(4)严禁反帝——最能反映清沦为列强工具。(5)外务部——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标志(6)修商约——便于资本输出。 危害: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5、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双半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加深双半社会程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双半社会
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以下简称前者)和义和团运动(以下简称后者)的异同点:
答案:同:(1)背景:列强侵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参加力量和斗争形式:农民阶级;武装斗争(3)斗争规模:声势浩大,发展迅猛(4)历史作用:均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5)失败原因和教训: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镇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胜利。 异:(1)组织领导水平:前者有统一领导、革命纲领、建立政权;而后者没有。(2)斗争目标和性质:前者始终反封建斗争,同时抗击外国侵略者,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运动。后者斗争主要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是反帝农民爱国运动。(3)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前者领袖主张与外国通商,还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后者则笼统排外。
第三章 第二节 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1、同盟会成立条件:可能性(1)革命思想传播(2)革命团体建立(3)各地革命活动开展必要性:各革命团体分散起义失败。
2、成立概况:1905年东京 三个团体(兴、华、光)组成 孙中山为总理《民报》机关报
3、同盟会纲领
4、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见前)
5、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刘道一)——第一次大规模起义;秋瑾(浙)徐锡麟(皖);孙中山、黄兴——镇南关;1911孙中山、赵声、黄兴(直接领导)——黄花岗起义(加速革命进程) 起义失败共同原因——未发动人民(反映资产阶级软弱性)
第三节 清朝统治危机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
1、武昌起义发生成功原因:(1)革命党骨干(2)群众基础(3)文学社、共进会在湖北新军的工作(4)革命党人的主动精神——最主要原因。
2、武昌起义:1911、10、10 熊秉坤、金兆龙 湖北军政府成立(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联合政权)黎元洪为都督——当时革命党人的最大失误 革命政权潜伏失败危机——立宪派、旧官僚控制大部分政权
第四节 中华民国成立
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原因——革命形势发展迅猛。实际——扶植袁世凯为新代理人。目的——维护在华利益。“南北和谈”代表:南方——伍廷芳;北方——唐绍仪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元旦 孙中山为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五色旗为国旗。
民国纪年(问公元多少年是民国几年时,则用减1911得出。如问1917年为民国几年时,则为1917-1911=6年,反之则为加1911) 性质: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临时约法》1912年孙中山颁布 参议院制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实质意义:否定君主专制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规定实行内阁制 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根本目的——维护共和制度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原因:(1)帝国主义的帮助(帝对南京临时政府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2)立宪派、旧官僚的进攻(3)袁世凯权术和阴谋(4)孙中山妥协退让。 标志: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
5、辛亥革命功绩:性质: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推翻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帝制(或君主专制政体<制度>)(不能说推翻封建制度或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大功绩。(2)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为资本主义发展客观创造条件。(4)是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6、失败原因:(1)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如纲领不彻底;政党不坚强;没有建立自己的军队;没有发动人民)。(2)客观: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袁世凯有实力和耍阴谋。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共和国道路行不通。 失败的实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原因。对此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的态度和反映如何?你从中有何认识? 答案:原因:帝国主义侵略、清政府反动统治。态度(反映)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进行反帝爱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地主阶级:镇压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进行自救运动。认识: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最凶恶的敌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农民、资产阶级,还是地主阶级都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
第四章 第一节 袁世凯的统治
1、袁世凯专权:(1)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
(2)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2、二次革命(1913年):(1)背景: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目的:组成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权力。(辛亥革命后初期,革命派主要进行议会斗争)—袁刺宋(暴露袁世凯专制独裁,镇压革命的真面目)
(2)概况:领导人:孙中山、黄兴、李烈钧(江西湖口)政党——国民党领导。(3)失败:主观——国民党力量涣散;客观——北洋军强大。根本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袁世凯称帝:开始步伐——镇压二次革命后,强当大总统;过程:1913年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代之《中华民国约法》(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暴露他想当皇帝野心——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民国名存实亡)——1915年底,改民国为帝国——1916年当皇帝。
4、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1915年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五九国耻)
5、护国运动(1915—1916年):1915年孙中山《讨袁宣言》,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领导人:孙中山、蔡锷、李烈钧、唐继尧。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袁称帝胜利——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终失败——没有改变社会性质,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完成。
回答下列有关北洋军阀统治方面的问题:(1)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2)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功绩是什么?说它失败,实质指什么?(3)北洋军阀统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统治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立宪派、旧官僚的进攻;袁世凯掌握实权,玩弄权术。(2)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2)对内专制独裁、镇压革命;对外出卖主权,投靠列强。(3)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说明:反对称帝胜利,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未能改变中国现状,说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革命派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
第三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客观创造有利条件。南京临时政府的鼓励(2)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主要原因。(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扩大市场)(4)“实业救国”思潮和利润的驱使,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
2、概况:(1)时间:一战期间(2)发展最快纺织业和面粉业——均属于轻工业方面(3)当时并存思潮: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4)代表:张謇、周学熙(“南张北周”)、荣宗敬、荣德生 (5)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A、轻工业较快,重工业无从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B、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薄弱C、与封建经济相比,仍处劣势 D、时间矩暂
3、影响: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一战期间中国政治思想领域出现的几股进步潮流,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答案:潮流: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代表资革命党人为维护共和制掀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实业救国:张謇、周学熙等倡导实业,投资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科学:陈独秀、李大钊等提倡民主和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矛头直指封建思想文化,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社会主义:李大钊等人在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关系:(一)互相促进关系: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建立民主政治;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是新文化运动兴趣;思想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促进了社会主义的传播。(二)影响深远:为中国由旧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提供了条件。
概述1840年到1919年近代工业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具体分析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答案:线索:(1)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在沿海通商口岸设立外商企业(设船坞和工厂)。(2)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3)19世纪六七十代起,在广东、上海、天津等地出现了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4)19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大量外资在中国兴办工业,民族工业也有了初步发展,但处境艰难。(5)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客观创造有利条件。南京临时政府的鼓励(2)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主要原因。(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扩大市场)(4)“实业救国”思潮和利润的驱使,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
一、知识点理解
1、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致之处(或继续)——反封建;“新”主要是在对封建思想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批判。
2、性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革命派与保竽派的论战)兴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原因是反对袁世凯推行复古尊孔逆流。
3、新文化运动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是因为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4、陈独秀提倡的文学革命与胡适最大的不同点是主张从文学的内容进行革命
5、蔡元培主张“思想自由”目的是使新思想能在北大传播;“兼容并包”目的是鼓励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6、新文化运动是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
7、新文化运动前期的领导者与同一时期的孙中山等革命家相比,其共同缺点是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还有一个不足是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原因是没有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8、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世界的发展,“新”指——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9、前期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0、民主科学口号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最早是陈独秀提出的。
第二节 五四运动
一、知识点理解
1、五四运动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与封建军阀之间的矛盾激化
2、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了——它具有(比辛亥革命)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原因是——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3、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口号的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4、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工人阶级的斗争。
5、性质是——工人、学生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彻底性”表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根本原因是——工人的斗争
6、新、旧民主革命的相同点——社会性质:双半社会;革命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主力:人民群众;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不同点——领导阶级(最大不同)资、无;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工作方法(同盟军):孤军奋战、工农联盟;革命前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结果:失败、成功;(世界革命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知识点理解
1、中共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成立的历史条件有:阶级基础(最重要条件)——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促进因素——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
2、“一大”纲领主要是奋斗目标的不足:“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的提法,说明中共对当时中国的国情认识还不太清楚。因为当时统治中国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不是资产阶级。反映中共想跨越民主革命阶段,而一举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3、中共成立意义(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给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4、中共成立后开展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二大”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5、中共“二大”: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
大会内容:明确(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3)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5)党的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大会决定加入共产国际。
6、中国近代各阶级(各阶层)救国方案(纲领)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提出“师夷第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曾、左、李等:“师夷第技以自强”——洋务运动
农民阶级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义和儒家大同思想及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来改造中国,提出《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
农民阶级洪仁玕:《资政新篇》提出了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提出民主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中共):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一、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一)条件:
1、中共从二七惨案教训中认识到要团结各种革命力量作为革命的同盟军
2、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孙中山欢迎共产党和他合作
3、共产国际提出了国共合作的建议
4、“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
(二)方针:——中共“三大”(广州)
1923年 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形式:<国民>党内合作);保持政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组织(共产党领导)上的独立性;将国民党改组为工、农、民资、小资联盟的政党(24—26年的国民党即属此性质)
二、合作实现
(一)标志:1924年 国民党“一大”
1、中心议题: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2、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提出:大会宣言 <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因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所以成为合作基础。)
3、理解:新与旧三民主义最大的区别在于提出了明确的反帝主张。与中共革命纲领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共还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4、意义:标志国共合作实现;标志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标志大革命开始。
(二)军事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 蒋介石为校长 廖仲恺为党代表 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特点: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同等重要
回答下列有关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方面的问题:(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叫什么?机关刊物是什么?孙中山将它的纲领阐发为哪“三民主义”?(2)为什么说它是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有什么不足?意义怎样?(3)孙中山是如何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说明了他有什么精神?“新”与“旧”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它实际确定了怎样的“三大政策”?(4)为什么新三民主义会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是什么?(5)孙中山晚年最伟大的业绩是什么?这项业绩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1)同盟会 《民报》 “民族、民权、民生” (2)比较完整革命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局限:未明确反帝,不彻底土地纲领,决定不能发动人民,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意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说明他适应时代潮流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4)因为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是一致的。(均有反帝反封建和统一中国的内容)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彻底性,而且民主革命阶段后还有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革命纲领。 (5)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标志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兴起。
第二节 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一、冯玉祥北京政变
1924年 囚曹锟,推翻直系——进步兵变;军队改为中华民国国民军
二、孙中山北上
1924年 孙中山提出对内消灭军阀,对外消灭帝国主义势力
归纳:对孙中山评价:民主革命先行者。活动:1、组建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使用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领导了反对袁世凯统治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3、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召开国民党“一大”,和中共实现了合作。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推动了大革命的进行。
三、五卅运动——1925年 反帝爱国运动,为北伐战争准备群众基础
直接起因:五卅惨案 性质:中共领导、工人为主力反帝爱国运动。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检验了中国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和表现。影响最大——省港大罢工 特点:世界罢工史上最长。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为北伐奠定基础
主要消灭陈炯明势力
第三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一、北伐军胜利进军
(一)背景:
1、可能性:(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政治基础;(2)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建立—军事基础;(3)广东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方基地;(4)五卅运动兴起—群众基础。
2、必要性:直奉军阀联合,进攻革命(直接原因:帝国主义支持;根本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打击)
(二)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三)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四)经过:两湖战场——吴佩孚 江西战场——孙传芳(另有福建、浙江战场)
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五)胜利进军原因:
1、国共合作,方针正确 2、工农群众大力支持 3、北伐军将士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一)工人运动: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领导人:陈独秀、周恩来
(二)农民运动:湖南最为迅猛
三、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北伐期间,帝国主义制造的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南京惨案进制 目的—维护利益
人民反帝斗争最大成果是: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第四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一、原因:
(一)客观:
1、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镇压中国革命
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帝、江浙财阀、上海流氓头子支持加蒋掌握实权)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蒋介石上海——南京国民政府(性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大革命局部失败 李大钊被张作霖杀害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汪精卫武汉——大革命完全失败
(二)主观:
1、中共幼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2、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主要表现为放弃对革命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二、功绩:
(一)(最大功绩)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二)(重要作用)1、宣传纲领,扩大影响2、掌握部分武装3、群众受到革命洗礼
三、教训:无产阶级必须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1、回答下列有关国民大革命方面的问题:(1)中共确立国共合作方针的会议是什么?标志合作实现的会议是什么?(2)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政治基础分别是什么?(3)大革命时期掀起反帝斗争高潮的事件是什么?(4)北伐战争的目的和对象及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5)大革命的最重要功绩是什么?(6)大革命失败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给中共留下不深刻教训是什么? 答案:(1)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2)党内合作 新三民主义
(3)五卅运动(4)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胜利进军原因:(1)、国共合作,方针正确 (2)、工农群众大力支持 (3)、北伐军将士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5)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6)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镇压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中共幼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主要表现为放弃对革命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教训:无产阶级必须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2、分析辛亥革命和大革命的主要不同
答案:(一)领导力量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后者是国共共同领导,组成革命统一战线。(二)群众基础不同:前者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后者主要是工、农、小资本、民族资产阶级。(三)对象不同:前者是推翻清政府;后者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四)成果不同:前者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后者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知识点理解
第一章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一、工农武装起义:
1、原因:中共吸取大革命失败教训(坚持党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2、确定:1927年八七会议 主要内容:纠正陈右倾错误,开展土地革命(革命中心)和武装反抗(斗争形式)国民党反对派,举行秋收起义
3、概况:(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周、贺(代总指挥)、叶、朱、刘 打响第一枪 建军开始 (2)秋收起义:1927年秋 毛泽东 文家市决策——向农村进军;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党从武装起义中吸取教训——革命重心应放在农村)
4、意义:独立武装斗争开始;建军、城市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序幕
二、工农武装割据
1、井冈星火:1927年毛泽东建立 ——标志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2、井冈会师:1928年会师部队:工农革命军、南昌起义部分军队、湘南工农武装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为党代表、朱德为军长。
3、革命理论:内容:在党的领导下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
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4、星火燎原:至1930年根据地十多块(毛、朱——中央革命根据地:最大;方志敏——闽浙赣;彭德怀——湘赣;邓小平——左右江;滕代远——湘鄂赣;徐向前——鄂豫皖;彭湃——海陆丰)红军十多万。
5、具体实践:(1)土地革命: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武装斗争:取得1930~1931年三次反围剿胜利——主要原因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
(3)根据地建设:A:政权建设: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政府主席——毛泽东;军事主席——朱德;首都——瑞金。 B:经济建设:农业生产放在首位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1、原因:(1)根本原因:灭亡中国是既定方针。(2)主要原因:1927年东方会议——侵占满洲。(3)直接原因:转嫁经济危机。(4)客观(外部)原因:欧美列强无暇东顾;蒋介石忙于围剿红军。
2、经过:1931、9、18 柳条湖事件——占沈阳
3、结果:东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1932年伪满洲国(溥仪)——傀儡政权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是导致东三省很快沦陷的主要原因。 蒋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本性决定;具体而言:(1)认为敌强我弱,抵抗亡国;(2)寄希望于国联调停;(3)视共产党和人民力量为心腹之患;(4)企图牺牲局部保全局。
二、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一)原因:1、日本侵略、蒋介石不抵抗导致民族危机严重。2、中共发表抗日宣言的推动
(二)概况:1、东北人民、部分东北军:义勇军——最早兴起的地方;2、中共: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 3、民主爱国人士:1932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上海)——宋、蔡、杨 4、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华北:1933年吉鸿昌(共产党员)冯玉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华东:1933年蔡廷锴、李济深——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特点:地域广、阶层多、抗日反蒋(注意:不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
第四节 红军长征
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实质:对日妥协、对内剿共; 2、表现:(1)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围剿失败——红军由周恩来、朱德指挥(2)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红军失败,原因是左倾错误导致(3)围追堵截长征中的红军(4)围攻西北红军(5)1935年《何梅协定》(6)镇压一二·九运动
3、放弃标志: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蒋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二、红军长征: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客观——敌强我弱;主观(根本)——王明左倾错误:进攻中冒险主义、防御中保守主义。
2、经过:(1)初期失利——左倾错误:逃跑主义 (2)历史转折——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 内容:纠正博古等在军事、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思想错误肃清——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纠正左倾领导,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标志(理由:独立自主、妥善解决);生死悠关转折点。 (3)走向胜利:四渡赤水——打乱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包围圈;渡大渡河、夺沪定桥、过雪山、草地……(注意顺序) (4)胜利标志:中央红军胜利:35年10月陕北会师;完全胜利:36年10月会宁会师(一、二、四方面军)
3、意义:要点:(1)粉碎企图、转危为安(2)保存精华、构成主干(3)宣传主张、播下种子
第五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一、华北事变:
1、概念:日本为侵占华北而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
2、表现:(1)大举入关、威胁平津(2)《何梅协定》——河北为非武装区、取缔抗日活动
(3)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企图变华北为第二个伪满洲国
3、影响: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二、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依据: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初步提出:1935年《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正确确定:1935年瓦窑堡会议(口号——反蒋抗日)
4、理论基础:毛《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5、意义: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一二九运动:
1、背景:(1)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华北危机严重。(2)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剧危机(3)中共《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推动
2、概况:1935年12月9日 北平 学生 口号:“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
3、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四:西安事变:
1、背景: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涨;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红军与东北军、十七路军实现了团结抗日、停止内战;蒋介石不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威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3、反响:亲日派何应钦为代表:积极部署讨伐张、杨;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等主张和平解决;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代表——周恩来。
4、结果:和平解决:蒋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标志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5、意义: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7~1945.8)
注:防御阶段(教材第一节 37.7~38.10)相持阶段(教材第二、三节和第四节大部分38.10~45.8)反攻阶段(教材第四节最后部分45.8)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
一、日本全面侵华:
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同时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日本占领平津后向华东——“八一三事变”(1937年 上海——国民党组织淞沪会战失败,随后南京失陷——日军疯狂大屠杀)、华北(侵入山西——国民党组织太原会战失败)两个方向重点进攻,企图速决战,三个月灭亡中国。
2、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至此日军已占领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一)原因:1、日本大举侵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中共积极倡议和推动
(二)过程:1、初步建立:(1)初步提出:1935年《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正式确定: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3)理论基础:1935年底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4)初步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正式建立:(1)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3)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改编成八路军,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3)建立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三)意义:中国实行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的全民族抗战,最后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四)特征:1、建立:中共倡议、推动;2、目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日本侵略者及其汉奸。3、阵营:工、农、小资、民族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新英美派等;4、合作形式:党外合作(中共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合作基础:抗日救国(无明确的合作纲领)5、中共政策:坚持领导权(坚持对自己军队和政权的领导)6、结果:成功——赢得抗战胜利——原因:民族矛盾始终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为维护统一战线的努力。
三、正面战场的抗战:
1、片面抗战路线:(1)内容:只依靠政府和军队(2)原因:阶级本性决定
2、抗战概况:(1)37、8—11月淞沪会战——失败;(2)37年太原会战(国共配合较好战役)——失败。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大捷;(3)38年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李宗仁指挥
3、评价:(1)抗战态度比较积极,挫败日本速决战企图,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在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是抗日的主力)(2)片面抗战路线导致正面战场丧师失地、一溃千里。
四、敌后战场的抗战:
1、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秋中共洛川会议确定,即人民战争路线。
2、抗日根据地建立:八路军建立的第一块是晋察冀;陕甘宁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五、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38年春 驳斥了“速胜论”、“亡国论”论调,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胜利属于中国,途径要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第二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标志:1938年秋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同时表明日本速决战企图破产
2、原因:从日本方面看:(1)日本战线过长,兵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2)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 从中国方面看:(1)正面战场连续溃败;(2)人民抗日力量尚需壮大
3、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1)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前以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军事打击为辅(前军事进攻为主) 影响:汪精卫公开投敌(38年底)建立南京汉奸政权(40年);蒋介石国民政府政策开始反对;正面战场形势恶化。 (2)对共产党:集中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影响:造成抗日根据地困难。
二、日本在沦区的统治:
1、经济掠夺:政策(策略)——以战养战;总方针——把沦陷区经济为它的附庸经济。表现:(1)农业: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2)掠夺劳动力;(3)“统制”工矿交通运输业 目的:原料基地、战争需要、利润。 (4)金融方面:抢占金银、现款;开设银行;苛捐杂税。 2、思想文化:奴化教育——目的:摧残民族意识,实现其同化政策 3、殖民统治:政策(策略)——以华制华;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动”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1、原因:(1)直接原因——日本政治诱降政策(2)根本原因——蒋介石国民政府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本性(3)重要原因——英美等劝降政策
2、标志: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政策 说明其政策重心由对外开放抗日为主转为对内反共为主——积极反共、消极抗日路线。
3、政策两面性:对日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对共想反共又不敢决裂 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的交织
二、内外政策表现:
1、对日本侵略:(1)政策(路线)消极抗日;(2)事件:1940年枣宜战役——张自忠牺牲(被周恩来誉为“全国军人的楷模”);1944年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主要原因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造成的(日本称之为“大陆交通线战役”——直接目的是援救南洋的孤军)
(3)影响:造成正面战场形势恶化
2、对共产党:(1)政策(路线)积极反共;(2)事件:1939年底1940年初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初制造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说明蒋介石既要反共又不敢和中共决裂):叶挺被扣、项英牺牲——中共回击:政治上揭露;军事上重建新四军军部——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说明中共已经成熟;中共以斗争求团结;说明中共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3)影响:削弱了抗日力量,破坏着统一战线。
3、对国统区:(1)政治上独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2)经济上掠夺: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澎胀。 外交成就:1943年废除列强在华的治外法权
第四节 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坚持抗战
(一)军事:1、百团大战:(1)目的:振奋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好转(最主要)(2)概况:1940年 华北 八路军——彭德怀指挥 (3)意义:略
2、反“扫荡”斗争:方针:游击战为主; 战术(略) 蒙古游击队、回民支队
(二)根据地建设:1、政治上:“三三制”原则政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
2、经济上:(1)土地政策:依据: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内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租息。实质:限制封建剥削;意义:有利于农民生产、抗日和团结地主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2)大生产运动:359旅(南泥湾)——物质基础;3、思想上:延安整风运动——最具深远影响的措施:性质: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内容: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意义:清算“左”的和右的错误(王明错误思想彻底肃清);党空前团结和统一;为革命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二、中共“七大”:1、背景:……胜利前夕 2、中心议题:争取抗战胜利和建立新民主义国家; 3、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具有统一战线性质);党的任务:……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民主义国家;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 4、意义:……革命胜利作思想准备。
三、抗战胜利:
1、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
2、加速日本投降事件:苏对日作战;美投掷原子弹;中国大反攻
3、胜利原因:(1)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2)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3)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海外华侨、世界人民的支持
4、胜利意义: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看到提高。
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1945、8~1949、9)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一)背景: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目的——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3、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方针:根本原因:阶级本性决定。 (二)斗争:重庆谈判(45、8~10):1、背景:(1)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策略——电邀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主要原因:内战未准备好;另外顾及舆论压力)(2)中共应邀目的:争取国内和平、揭露美蒋假和平阴谋、团结教育广大人民,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2、结果:《双十协定》签定(内容要点:避免内战、要求国民党实行“宪政”、召开政协、保证人民民主自由权利)。 重庆政协:(46年初)争论最激烈问题: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 结果:通过有利于人民决议——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
二、内战爆发:(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46年夏~47.6)(一)标志:1946年夏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 (二)战略防御(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46年夏~74年6月)1、粉碎敌人全面进攻:(1)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依据:不得人心;(2)我军战术:作战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作战方法——运动战为主。 2、粉碎敌人重点进攻:陕北:西北解放军——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战役;山东:华东解放军——孟良崮战役(全歼74师)
第三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一、战略反攻(人民解放战争第二年:47.6~48.8):(一)条件:敌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我军开始占据主动 (2)方针:举行全国性反攻。外线作战(在国统区)为主,内线作战(解放区)为次。 (3)主攻方向:中原——原因:敌人薄弱(主要原因);敌人中心区域(威慑南京、武汉)(4)概况:外线作战——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主力——大别山(建立鄂豫皖根据地)——揭开战略反攻序幕;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一部——建立豫陕鄂根据地;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主力——建立豫皖苏根据地。 内线作战:华北——聂荣臻解放石家庄,使晋察冀、晋冀鲁豫连成一片;东北——林彪、罗荣桓;西北——彭德怀、贺龙收复延安。 (5)意义: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国民党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指的是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
二、战略决战(48.9~49.1):(一)时机成熟: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重点收缩。(二)概况——三大战役:1、辽沈战役:东北(林、罗)锦州—长春—沈阳。2、淮海战役(徐州为中心)—中原、华东解放军 首歼黄伯韬,其歼黄维,再歼杜聿明——歼敌最多。3、平津战役(东北、华北—聂)北平和平解放。(三)意义:(战果)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四)胜利原因:1、党的正确领导;2、解放军英勇作战;3、人民群众的支持(从根本上说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四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将革命进行到底”(一)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1、背景:三大战役胜利,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2、内容:(1)(最重要)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恢复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中心;(2)总任务: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3)提出促进全国胜利方针和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4)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原因:中国即将成为执政党。 3、意义:解决了革命胜利后,由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二)国共和谈:1、1949年元旦蒋介石“求和”声明——目的:作缓兵之计;2、李宗仁代总统,表示和谈——目的:企图划江而治。3、1949年4月北平和谈:国民党——张治中;共产党——周恩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假和谈被彻底揭穿)
(三)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始,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命令,渡江战役开始(江阴至湖口),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国民党统治覆灭。解放战争胜利标志——新中国成立。
二、解放战争胜利原因:(一)客观原因——从国民党方面看: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2、军队厌战、士气低落;3、贪官横行、统治腐败;4、美援断绝、蒋桂分裂。(二)主观(主要)原因:1、中共正确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积极支持。(革命胜利三大法宝——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新中国的成立与政权的巩固
一、新中国的成立与历史意义
(1)成立的历史条件
军事: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政治:国民党反动统治已被推翻
理论基础: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与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民心:全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
(2)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新中国;通过《共同纲领》;确立国旗、国徽、国歌;选举。
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意义:国内:推翻三座大山,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世界:壮大社会主义力量。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
二、新政权的巩固
1、 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实现大陆统一
2、 抗美援朝——民主革命的继续
原因:美帝国主义出兵朝鲜,威胁我国安全
概况:1950——1953年,美国最终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意义:保家卫国;打击美国侵略政策;提高中国声望;赢得和平的国际环境。
3、土地改革:——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属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目的: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时间:从1950年夏天至1952年夏天
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特点: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意义: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4、 镇压反革命:
原因:反革命分子的破坏,威胁新政权
时间:1950年——1951年
意义:基本肃清反革命残余,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5、“三反”、“五反”斗争
原因:不法资本家的进攻;贪污浪费现象的出现
内容:“三反”(国家机关与企业)、“五反”(不法资本家)
意义:打退了不法资本家对社会主义的进攻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导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十分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外有帝国主义阵营的仇视、孤立,封锁与包围;内有国民党残余军队和特务土匪的威胁与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的状态。政权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中共为巩固政权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斗争——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这些斗争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
原因:内战、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的掠夺
二、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原因:没收官僚资本是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性质: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意义:政府掌握了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1)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飞涨
措施:进行“银元之战”——行政手段;“米棉之战”——经济手段
实质:与投机商人争夺市场领导权
结果:稳定了物价,赢得了民心
(2)原因:建国初期,财经困难
措施:中央统一管理全国财经
结果:财政收支平衡,财政开始好转
3、合理调整工商业
原因:建国初期,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中有重要作用;使私营工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措施: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
实质:把私人经济纳入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
结果:初步改变了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4、恢复发展生产
农村: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
城市: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树立了工人阶级在工矿企业中的领导地位)
三、结果和意义: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获得根本好转,为国家开展计划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1949——1956年)
一、制订路线和计划
1、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制订
(1)条件: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日益巩固;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目的: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内容:实现国家工业化,并逐步实现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4)特征: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制定“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实行三大改造
二、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 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实质)
(1)农业的改造:
原因──小农经济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工业化进程
概况──(方针、原则、方法)三个阶段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影响了工业化进程
特点:赎买政策(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宪法,接受改造)
(3)结果及意义: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2、 工业建设的成就: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一五计划重点在东北地区)
三、民主政治建设——一届人大的召开
1、 时间、地点:1954年北京
2、 内容: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社会形态与原则不同于《共同纲领》)
重点阐释
1、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而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起来。因此,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2、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是总路线的主体。三大改造是为工业化的实现创造前提条件。只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3、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具体表现须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49年我国建立起来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一具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五种经济形式并存。虽然社会主义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的经济仍占很大的比重。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内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成分,改造非社会主义成分,把个体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社会主义经济。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66)
引言:1、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苏共“二十大”:中共不同意全盘否定斯大林,但也由此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更加注意总结本国建设的经验,探索符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成功与失误并存
一、探索过程
(一)中共八大
背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基本解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召开:1956年北京
内容:分析主要矛盾变化──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矛盾
总任务:团结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政治生活的主题)
建设方针: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意义: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是制定总任务与建设方针的依据)
(二)整风运动与反右扩大化
1、整风运动
背景: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反映出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目的:学会处理矛盾,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内容: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中共已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执政党地位,有些干部容易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处理问题,犯官僚主义的错误)
2、反右扩大化
背景:极少数右派进攻(说明反右是必要的)社会主义改造侵犯了资本家的切身利益,引起他们的敌视,趁机发起进攻)
表现:反右派运动扩大,错划大批右派
影响:阶级斗争扩大化(连续犯错误的根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损失
(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我党以后不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目的: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
内容:八大二次会议“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评价:反映了改变我国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2、“大跃进”
表现: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大炼钢铁,违背八大方针
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 人民公社化运动
北戴河会议:“一大二公”
特征:共产风
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损害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评价: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但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
(四)反右倾(1959年)
1、概况:庐山会议纠“左”───彭德怀上书───“反右倾”(八届八中全会)
2、影响: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民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中断了纠“左”的进程
(五)“左”倾错误纠正
1、背景: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右倾;自然灾难;苏联)
2、措施: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教训;平反
3、影响: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
二、十年建设的成就
工业:钢铁、石油、电力
交通运输:兰新、包兰铁路
尖端科技:原子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劳模:王进喜、雷锋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文革的发动
1、背景: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
重要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国际局势的错误估计
直接原因──林彪、江青反革命的推动和利用
2、目的: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导火线: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吴晗)
4、 全面发动:中共中央两次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
二、“全面夺权”和“二月抗争”
1、“全面夺权”:实质是造反派夺权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在徘徊中前进
①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
②党的指导思想没有改变 ③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2)邓小平的整顿
①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②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③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
(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①目的: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②结果:肯定;否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③意义:打破个人崇拜;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概况
(1)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④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冤假错案
3、历史意义
(1)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思想路线与组织路线的转折)
(2)开始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
(3)这次会议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了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党还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一些冤假错案,其中影响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是为1957年错划的右派分子平反。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这一决议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获得通过,对建国以来的历史,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1.关于“两个凡是”
出台背景:随着批判“四人帮”运动的深入,全国人民要求纠“左”呼声增高,并要求邓小平复出。
主要目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阻挠邓小平复出;
根本目的是为了继续坚持“文革”错误、维护个人地位
实质:继续坚持“左”倾错误。
危害:完全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维护个人崇拜,并制造新的个人崇拜;在实践上,阻挠了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纠正。
2.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对国内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认识及变化的原因
认识:①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中共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而认为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中心任务逐渐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③十一届二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原因: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逐步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毛泽东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②1957年,党中央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最终作出了错误的决策。③“文革”结束后,党正确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文革”的教训。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典例剖析
[例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形成的,因为这次会议
A.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审查和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
[答案]C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1、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答案]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1.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农村改革
①原因:人民公社的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到1978年.全国尚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②概况:安徽、四川等省首先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全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人民公社旧体制。
③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正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城市改革
①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逐步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1985年全面展开,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③意义:经过改革,城市经济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2.对外开放
(1)原则:平等互利。
(2)措施
①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②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被正式确定为经济特区。
③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直──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二、成就
1.农业方面
(1)粮棉产量稳步增长,已跃居世界首位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些年,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
2.工业方面:建成了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
3.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科教文化事业得到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
重点 阐释
1.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2)内容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力.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3)影响不同: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当今中国的开放将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4)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不同之处
(1)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
(2)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3)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4)发展结果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厂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而合作化之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典例剖析
[例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1840~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什么?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2)实质: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3题。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1.背景
(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2)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肩负起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历史重任。
2.提出: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邓小平首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3.意义:这一理论,成为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安定团结
1.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背景:在解放思想和拨乱反正的过程中,由于极少数人的煽动,出现摆脱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
(2)提出: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持正确方向,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此后,党中央和邓小平多次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要性。
2.平息政治风波
(1)背景:由于当时党的领导人对四项基本原则贯彻不力,加之国际环境的影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愈演愈烈,导致1989年中国出现了一场政治风波。
(2)概况:党中央及时采取措施,平启、了这场风波,捍卫了社会主义政权,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1.十三大的召开
(1)时间:1987年。
(2)内容
①系统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②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十四大的召开
(1)时间:1992年。
(2)内容
①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②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高度评价了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意义
①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的航程,并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③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3.十五大的召开
(1)时间:1997年。
(2)概况: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3)意义: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为我们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重点阐释
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范畴,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包括:①社会生产力处于多层次和不平衡的落后状况,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还未实现;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并存;③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分配形式长期并存: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建立,但无论国家形态的民主还是非国家形态的民主都很不完整,还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⑥在以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为主体的前提下,多样性的思想文化长期存在。
2.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针对“文革”错误,着手进行整顿。
(2)开始产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逐步发展:1978—1982年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迈开步伐。主要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沿海举办经济特区。
(4)进一步发展:1982~1987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5)走向成熟: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进—步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第四节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思考:从香港、澳门的回归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答案)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祖国统一大业的进展而
自豪,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骄傲。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叶剑英发表谈话,希望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3、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4、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阐述这一思想,得到大会通过
二、“一国两制”构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运用
1.解决香港问题
(1)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2)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2.解决澳门问题
(1)l1987年4月,中葡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怀抱。
3.海峡两岸的交流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引下,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
(2)1984年以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3)虽然两岸统一受到台湾岛内分裂倾向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严重阻碍,但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第九章 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一、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
原则:平等、团结与共同繁荣
民主改革:1958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民族区域自治
二、共同繁荣
人民政府援助少数民族,实行改革开放───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国际环境(总特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斗争)
1、资本主义体系削弱 2、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 4、帝国主义东方战线被冲破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基本方针:
1、另起炉灶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一边倒 4、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三、开拓外交新局面
1、 冲破美国的孤立政策(25年国家承认、17个建交)
2、 外交政策走向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印缅三国首倡)
3、 赢得大国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4、 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亚非会议(亦称万隆会议)
第二节 外交事业的发展与国防建设
一、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70年代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关键)
1、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正常化
3、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
4、“三个世界”的划分(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关系)
二、新时期的外交
1、 改变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变化 2、奉行不结盟政策
3、 重视与发展第三世界关系 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5、 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三、国防建设
1、 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与正规化建设
2、 实行军衔制:十大元帅
3、 国防建设重点:国防工业与国防科技
4、 80年代的国防发展
中共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1927年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的由城市转向农村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作出的由农村转向城市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中共倡导的四次统一战线
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
中共的历次重要会议一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始举行,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出席大会的有13人,代表50多名党员。大会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出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大会制定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即党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大会规定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即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为委员长。
大会还决定中共加入共产国际,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规定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四个阶级联盟的政党。
党的三大对推进国共合作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具有重要作用。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了里出政权”的思想
在大革命失败的紧急关头,八七会议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批评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领导上的严重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瓦窑堡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分析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由日本侵华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瓦窑堡会议对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把毛泽东思想用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大会选举了中央委员会。党的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
全会提出促进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要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城市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强调革命胜利后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全会为建设新中国,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重要准备。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国内形势,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八大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一次成功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全会决定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转折;开始形成党在新时期基本路线的思想。
这次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党的十二大对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大会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完整地概括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大会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次大会上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大会在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政治、经济、文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8日至11月1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形成第四代领导集体
世界近代现代史专题复习指要
世界近代史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以生产力的发展和演进为依据,世界近代史可以划分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蒸汽机时代的资本主义和电气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三个阶段。世界现代史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到本世纪90年代,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界标,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917年至1945年和1945年至今。
世界近现代史总复习,可以分为五个专题来进行,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霸权和世界霸权的斗争,三次科技革命。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演变:(1)英国:17世纪,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束缚着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640~1688年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18世纪,圈地运动进一步推行,基本消灭了自耕农。英国取得了向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输入黑人奴隶的专卖权。18世纪中期又打败法国,国外市场扩大。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处于“世界工潮地位,也成为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英国由于设备陈旧又不愿更新生产设备和采用先进技术;拥有广大殖民地而把资本输往国外,利用殖民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榨取高额利润;殖民地的反抗斗争也沉重打击了英国。因此,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下来,工业制造由中各国的购买力锐减,同时受到美日的商业竞争,加之大战期间国内经济损失惨重,使英国工商业呈衰退现象,经常失业的人数达200万,伦敦也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经济衰退导致政党政治变化、国际地位下降、军事实力削弱和对殖民地控制的减弱。1929年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英国,1932年英帝国召开渥太华经济会议,决定英帝国内部互惠关税、对外则一致提高关税,实质是加强市场保护,对摆脱经济危机困扰产生了一些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1946年的工业产量仅是1937年的94%。后在美国资本援助下,生产水平逐渐增长。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进入“黄金时期”,但很快就陷入了“滞胀状态”。(2)美国: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中部以农业为主,南部盛行黑人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但是,英国殖民者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独立发展。1775~1781年独立战争胜利,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解放了北美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北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独立后,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都强烈要求领土扩张。19世纪上半期开始了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领先一步。西进运动使西部广大地区得到开发,这为美国资本主义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肥沃的土地,为各国移民提供了广阔的大有希望的空间。随着资本主义工农业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激化,引发了美国内战,结果先进的北方工业资本主义战胜了落后的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再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垄断组织的促进、国内丰富的天然资源、欧亚移民带来技术与劳动力和欧洲剩余资本涌入,到1894年工业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藏金之富甲天下,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代替欧洲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新的金融中心。美国凭借经济实力推行金元外交,妄图支配世界各国,并把侵略重点移到亚太地区。30年代经济大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1933年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消除危机,其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也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者的措施,对金融、农业、工业(核心)进行全面整顿和调整,根本目的是维护美国垄断资本的统治。虽然“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根治经济危机,但在客观上对复苏经济起了重要作用。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对美国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对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战前期,美国利用“中立”地位,通过向各国倾销军火、物资,大发横财;美国本土远离欧亚非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破坏。因此,美国经济实力大大膨胀。战后初期,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1/3,到1948年占1/2强。黄金储备到1949年达246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73.4%。美国利用政府“援助”和私人直接投资,美国霸主地位确立,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对亚、非、拉国家竭力控制。(3)法国:大革命前,法国是一个农业国。到18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里昂丝绸工业在欧洲首屈一指,波尔多、马赛、勒阿弗尔成为大商港。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波旁王朝的严重阻碍。1789~1794年大革命期间,制宪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国民公会将逃亡贵族土地卖给农民,废除封建义务。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拿破仑在保证农民小块土地的同时,鼓励和刺激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还通过对外战争夺取财富、殖民地和贸易特权。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开始。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代表金融贵族利益的七月王朝,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造成国内市场狭窄,普法战争后50亿法郎的赔款和阿尔萨斯、洛林两大工矿区的丧失,大量资本投在信贷方面而不投在生产领域,致使工业生产由19世纪中期的第二位到19世纪末下降到世界第四位。但银行资本集中十分突出并与工业资本结合形成金融寡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投放在俄、土、奥的债款因三个帝国的瓦解而丧失,财政发生严重恐慌,工农业生产衰败。政府改革财政,采取增加赋税、节减用费和稳定法郎等措施,加之因收回失地、得到鲁尔煤矿开采权和德国部分赔款,到1926年产业金融开始繁荣起来。经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大大削弱了,1946年工业产量仅是1937年的73%,此后逐渐恢复和发展,70年代后又陷入了“滞胀状态”。(4)俄国:17、18世纪还是一个农奴制国家,但在莫斯科、土拉出现了一些手工工场,彼得一世改革客观上有利于手工工场的发展。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取得一定发展,30~5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取代手工工场,农业中资本主义因素也在增长。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世纪8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但封建农奴制残余大量存在,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和美、日。(5)德国: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向德意志扩展,资本主义经济显著进 展,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鲁士道路”取得了胜利。但是,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货币和度量衡的差异不利于商品流通,缺乏集中而强大的国家政权去保护海外贸易和开拓海外市常普鲁士举起统一旗帜,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于1871年初最终实现统一,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
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统一后开辟了广阔的国内市场,普法战争获得赔款割地补充了资金和矿藏资源,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采用最新技术和设备,垄断组织发展迅速,这一切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到20世纪初,它超过英法,居世界第二位,农业也有新发展。为满足工商业界要求,德国统治者大规模地对外扩张,夺劝阳光下的地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任人宰割的战败国。30年代危机使德国倒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水平,工人失业,小农破产,阶级矛盾尖锐,垄断资产阶级决定扶持法西斯上台。在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家被分区占领,经济衰弱。(6)日本: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农业国,但资本主义关系也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商业三都、三大高利贷者和西南四强藩。幕府统治阻碍经济发展。1868年明治维新采取了发展工商业措施,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此后,明治政府又采取多种政策大力发展工业。8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接着在政府的保护下产生了垄断组织。一战前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一战后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经济实力赶上欧美列强。原因是利用列强忙于欧战大力发展工商业,垄断东亚市场并向欧洲、澳大利亚和印度扩展商务。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和经济基础脆弱,所受打击十分严重,工业总产值1931年比1929年下降了32.4%,对外贸易额减少40%,失业人数达300万,致使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法西斯上台,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民经济遭到严重削弱。1946年的工业产量仅为1937年的20%,是二战中生产破坏最大的国家。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6%~17%,为资本主义世界之最。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二号大国。(7)意大利:19世纪中期,北部撒丁王国和伦巴底等地区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贸易总额增长近三倍,一些大农场主也已资产阶级化,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却受到国家分裂局面的束缚。意大利的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也是意大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负债累累,经济混乱,工人大批失业,导致墨索里尼在1922年建立起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十分困难。
2.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发展:(1)英国:17世纪上半期,产生于13世纪的英国议会下议院融合了很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充满了反复和曲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历了君主制、共和制、“护国主”独裁制、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五种政权的更迭,才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19世纪晚期,两党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进行社会改革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积极推行扩张政策,新成立的工党为资产阶级所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英帝国分解,政党政治发生变化,自由党势力衰退,工党势力大张。1924年后,工党领袖曾两次组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进一步完善了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和多党竞争制。(2)美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北美殖民地产生了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阶级。通过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的联合专政。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颁布了第一部宪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分离、相互制衡的国家体制。此后逐渐形成了两个主要的政党——共和党和民主党。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共和党长期执政。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两党之间的差别开始消失,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加强对外扩张。1929~1933年爆发严重经济危机,民主党上台,罗斯福实行“新政”,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进一步完善。(3)法国:18世纪晚期,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人民结盟,掀起大革命,经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三个掌权时期,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场革命。热月党人和拿破仑统治时期,大革命成果得到巩固。1814~1830年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此后,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二月革命、九月四日革命,最终结束了王朝时代,资产阶级共和制得以巩固。六月起义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第一次伟大战争,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法国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法国社会民主工党热衷于国会席位竞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遭到亡国,北部由法西斯占领,南部由贝当傀儡政府控制。战后,法国继续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4)德意志:19世纪中期,封建邦国林立。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尤其是1848年革命以后,统一问题重新摆上历史日程。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19世纪70~90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走议会斗争道路,俾斯麦颁布“反社会主义非常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抢夺殖民地,并在1914年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君主制,部分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1919~1933年处于魏玛共和国时期。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下,阶级矛盾尖锐,希特勒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制度,并逐渐演变为欧洲战争策源地,国内政治以转向对外侵略为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德国法西斯制度。战后,德国分裂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分别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80年代末重新统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5)俄国:16世纪上半期发展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彼得一世改革为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矗19世纪中期,农奴制面临严重危机,为了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1903年诞生了列宁主义,1905年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又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独立各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6)日本:19世纪中期,由天皇、将军、大名和武士构成封建统治阶级,实行封建幕府军事专政,天皇有名无实。倒幕派武装倒幕,还政天皇。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保障。1889年,日本颁布宪法,形式上确立了立宪君主政体,实际上加强了天皇专制统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也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0世纪30年代,日本逐步建立了法西斯制度,二战中被摧毁。战后日本走上了议会制,使日本集中全力高速发展资本主义。(7)意大利:19世纪中期,意大利处在政治分裂状态和外族统治之下。1848年
欧洲革命火花首先在意大利迸发。完成统一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19世 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因经济混乱,工农革命运动高涨,中央政府软弱瘫痪,在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墨索里尼在1922年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对内镇压,对外扩张。1943年,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3.应掌握的主要理论观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代替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经过一些反复和曲折是正常现象,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又决定了它必然走向衰亡;(4)经济状况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基础,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使其矛盾加剧并导致战争。
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1.民族解放运动史内容、历程和特点: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包括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革命、1848年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本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兴起等内容。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经历了斗争——失败——再斗争——最终胜利的曲折历程,其特点是由一国独立革命,到一个地区掀起独立运动、再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这样一种
发展趋势。
2.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阶段划分及地位:(1)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上半期,西欧国家大肆进行殖民扩张活动,通过屠杀、掠夺、贩奴等方式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并进行了多次争夺殖民霸权的战争。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北美独立战争使美利坚民族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在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下,拉丁美洲爆发了独立革命,拉美人民摆脱了西欧殖民统治而纷纷独立,奠定了拉丁美洲的政治格局。这一时期,英法资本主义还处于童年时期,加之西欧殖民战争削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实力,因此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基本上都取得了胜利。(2)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发展了巨大的生产力,同时也加剧了殖民扩张。其殖民掠夺政策由直接抢劫财富、贩卖奴隶变为商品输出、抢占原料产地、开拓海外市常这就使大批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奴役,日益贫困落后,从而激起了广大被奴役国家和人民的反抗。亚洲革命风暴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性质,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起义把这次革命风暴推向了高潮,它沉重打击了内外反动势力。同一时期的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成为1848年欧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输出资本,亚非拉各国遭受的殖民灾祸更加深重,民族民主运动也广泛兴起。亚洲已经觉醒,进入了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时期,其中中国、印度、朝鲜、伊朗和土耳其的革命运动比较典型;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埃及、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反帝斗争规模较大;拉丁美洲人民也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十月革命和一战影响下,亚非许多地区兴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自决的运动。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支援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5)30年代至二战期间,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各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指导下,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加速了法西斯的败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国提高了觉悟和民族意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此伏彼起。第三世界兴起,亚非拉国家先后摆脱殖民枷锁,赢得民族独立;第三世界人民联合进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
作用。
3.复习民族解放运动史,要联系各历史时期的国内外局势分析因果关系、主要特点和重大影响,认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内在联系。民族解放运动史还要以拉丁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和中国、印度、朝鲜、埃及、埃塞俄比亚为线索归纳复习。
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
1.主要线索、特点和作用:(1)无产阶级的形成及早期斗争阶段:工业革命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相互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激化,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因此,无产阶级把斗争矛头指向机器和厂房。(2)19世纪30、40年代到1871年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斗争的发展,无产阶级不断成熟,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逐渐提高到理性认识阶段,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因此采取了新的斗争形式。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和创立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2月发表了无产阶级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科学共产主义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864年诞生了第一国际,这是国际工人运动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在第一国际精神影响下,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进行了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3)1872年到19世纪末,是无产阶级为未来的伟大战斗准备力量的时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是向横的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开始成长起来,工人阶级理论、文化素质提高,无产阶级政党和团体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建立,工人运动充分利用合法地位而以合法斗争、经济斗争为主。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第二国际。(4)20世纪初到1917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已成为现实。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共产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主义,明确宣布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列宁主义诞生后的第一次伟大战斗,是十月革命的总演习。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部分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5)1918年到30年代中期,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的时期。苏俄政权战胜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发展国民经济,1922年成立苏联,1925年“十四大”通过工业化总路线,1927年“十五大”决定开展农业集体化,1928年开始三个五年计划建设,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时社会主
义成分已取得彻底胜利,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在此期间,马克思主义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共产党在许多国家建立,第三国际成立并为推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进行了大量工作和斗争,德国、匈牙利、芬兰等国一度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1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6)30年代后期到1949年社会主义力量大大增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许多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反法西斯胜利的基础上,欧洲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新中国的成立,是继十月革命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最伟大的胜利。(7)从50年代至今,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动荡和艰难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并存和竞争中曲折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2.注意掌握几个重要的认识问题:(1)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有高潮也有低潮,呈波浪式前进、曲折的发展,主旋律基本不变。每一次高潮都前进一步,取得高出以往的新成就。(2)工人运动中心先后发生过四次大的转移:19世纪前期以英国为中心,19世纪30年代到1871年以法国为中心,巴黎公社失败后转移到德国,20世纪初又转移到了俄国。但是,工人运动中心都集中在欧洲。(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斗争中产生、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是教条。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4)要理解巴黎公社的原则和十月革命道路的涵义及历史意义。
四、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霸权和世界霸权的斗争
1.本专题内容可按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1)17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为争夺殖民霸权展开激烈角逐。从17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中期,为了争夺殖民霸权,英国先后同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多次交战,最终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使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欧洲列强为争夺欧洲霸主地位进行了激烈斗争,先后爆发了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克里木战争和普法战争等。(2)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不平衡性加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加紧争夺霸权,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在错综复杂的角逐中,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各国加紧扩军备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这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年1~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签订了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巴黎和约”,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中东地区的统治秩序。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由美国发起,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和《九国公约》,又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完成。这是战后帝国主义推行霸权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它从各方面宰割德国等战败国,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协约国帝国主义为分赃和称霸而互相争夺,英国和日本受到压抑,美国利用国联称霸世界的企图被英法挫败,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绝加入法国的欧洲结盟体系等等,加深了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协约国帝国主义为了共同利益又互相勾结,与世界人民为敌,如维护殖民主义制度,共同策划对苏俄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加深了世界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体系”建立在火
山口上,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斗争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强而加剧,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把陆军扩展到60万人,后又出兵莱茵不设防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并挑起二战。日本违反《九国公约》,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3年退出了国联,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2.英法美等国对外政策及其演化:(1)英国:从16世纪起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末参加反法同盟。19世纪晚期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和“光荣孤立”政策。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英德矛盾激烈和自身国力不足,转而调整同法、俄的关系,结成“三国协约”,并通过一战打败德国。一战后,继续推行欧洲“势力均衡”政策,抵制美国操纵国联的企图,共同染指中国,敌视苏俄,拒绝接受法国结盟建议。30年代纵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二战中,丘吉尔推行反法西斯政策。二战后支持“冷战”政策。(2)法国:17~18世纪同英国争夺殖民霸权遭到失败。拿破仑打败反法同盟,多次对外战争,性质复杂。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被迫赔款、割地。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推行对德复仇政策,与英、俄结成“三国协约”,进行帝国主义掠夺性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推行维护凡尔赛和约外交,组建对德国的包围圈,防止苏俄势力西进。二战前夕,积极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二战中,贝当政权投降德国。二战后,响应“冷战”政策。(3)美国:亚当斯总统推行领土扩张政策。1823年提出“门罗主义”,不干涉欧洲列强内部事务,也不允许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反映了美国要称霸美洲的野心。19世纪,采取多种手段夺取欧洲列强在美洲的土地。19世纪末,西奥多·罗斯福以“大棒政策”为外交后盾。1899年对中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一战前期实行“中立”政策,后期对德宣战,攫取了38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一战后实行“金元外交”,企图以此支配世界。本世纪20年代,扶植德国,使之军国主义复活。30年代又奉行“不干涉政策”,通过所谓“中立法案”。二战期间,逐步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二战后实行霸权主义,推行“冷战”政策(欧洲)和“热战”政策(亚洲),奉行美苏争霸政策。
3.几个大国之间矛盾关系的演变:(1)法德关系:从法国来说,是三次战争中失败,胜利,再失败,再胜利。(2)英德关系:从德来说,是争夺、战争、复活、再战争。(3)英法关系:从英国来说,是争霸、勾结、均衡、合作。(4)日美关系:从日本来说,是争夺、妥协、战争、投降、追随、竞争。(5)美苏关系:从美国来说,是干涉、敌视、援助、结盟、冷战、争霸。
4.学习本专题应注意的几个理论问题:(1)经济是外交的后盾。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西方列强在分割世界的斗争中,总是根据相互之间的经济实力来进行。一个历史阶段,谁的经济实力强,谁就在争夺世界的斗争中居于主导地位,谁也就获得最多、最大的好处。(2)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因此,在分割世界的斗争中,争夺是绝对的、长期的,勾结是相对的、暂时的,勾结是为了争夺。(3)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根源,矛盾斗争发展到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就必然发动战争。
五、三次科技革命
1.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随后向欧洲大陆国家和美国扩展,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是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都引起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它把人类推进到了“蒸汽时代”;其次是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强国的殖民扩张大大加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再次是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是最重要的后果;第四是把劳动力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第五是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2.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确立后迅速显示出它的优越性。19世纪7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自然科学新发现被迅速应用到工业上,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电讯事业新发明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较之第一次科技革命具有三个显著特点:(1)自然科学新成就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对一些后进国家(如日本)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3)电力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从“棉纺织时代”跨入了“电力和钢铁时代”。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侵略则以资本输出为主。
3.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科技革命是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计算机、航天技术、核能利用等先进科技成果,使人类进入计算机时代(太空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经济发展所需的过程大为缩短,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战后30年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有80%是靠最新科技成果取得的,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黄金时期”这是最主要因素之一。当前,第三次科技革命还在进行中,这对我国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21世纪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三条主线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我们学好这段历史,进行这段历史的教学,必须把握三条主线。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二、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才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在中外矛盾加剧的19世纪末,终于引爆了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他们打击的对象是外国势力,到1900年发展到顶点,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团众以血肉之躯和八国联军进行了英勇搏斗,尽管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下失败了,但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英勇斗争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政府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三、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弈訢为首,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督抚为首,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还出现了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知识分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创造了一些条件。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建学会、和顽固派论战,传播了维新思想,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尽管不足百日,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在21世纪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年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 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8年 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 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98—1900年 义和团运动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lO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 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945年 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56年 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82年 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4年 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9月 秋收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底 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
1937年秋 中共召开洛川会议
1931—1933年粉碎国民党四次反革命“围剿”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长征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57年 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45年8月—10月10日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签字
1949年4月 北平谈判
1946年初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9年9月北平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1949年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952年 土地改革运动
1950—1953年 抗关援朝战争
1950年 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6年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1957年 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反右倾”斗争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
1967年 二月抗争
1976年 四五运动
1973年 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复苏
1975年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1971年9月13日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76年10月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
1971年10月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
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7—18世纪 欧洲启蒙运动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765年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1785年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807年 富尔敦制成汽船
1814年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1866年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67年 诺贝尔发明炸药
19世纪70年代 贝尔发明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卡尔·本茨研制汽车
19世纪90年代 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
17世纪后半期 牛顿力学体系确立,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19世纪30年代 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的时代创造条件
19世纪初 道尔顿原子论标志近代化学的开始
17世纪早期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奠定近代生理学基础
19世纪 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衡定律并称三大发现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础
1840年前后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14—15世纪 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
19世纪中后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
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825年 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
1857年 资本主义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3年初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
20世纪50—70年代初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初 联邦德国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20世纪60年代末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1973年 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1973年 资本主义世界引发战后最严重经济危机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亚洲新加坡、韩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地区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
1997年 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形成
20世纪90年代 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
1992年 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
2001年12月11日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40年—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3年 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7月—1794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810—1826年 拉丁关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1年 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640年 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75年 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1804年 海地宣布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开始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
治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1794年 法国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结束
1689年 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76年 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
1789年 法国发布《人权宣言》
1804年 拿破仑颁布《民法典》
1862年 美国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92年9月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9年 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 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82年 德、意、奥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1907年 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
1922年10月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3年初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6年 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945年9月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938年9月 慕尼黑会议
1939年9月1日 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1941年6月22日 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 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初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正式形成
1943年11—12月 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3年12月 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4年6月 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年2月 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年7—8月 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
1942年6月 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转折
1942年7月—l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
1942年10月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8月13日 八一三事变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40年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3年9月 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集团开始瓦解
1945年5月8日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1919年1—6月 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建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建立 二战后—1991年底 雅尔塔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1920年 国际联盟成立
1945年10月 联合国建立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马克思主义诞生
1903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列宁主义诞生
1864年 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1889年 第二国际在巴黎建立
1919年3月 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
1871年3月—5月 巴黎公社
1917年11月7日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35年 共产国际七大制定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
1925年 联共(布)“十四大”--工业化方针
1927年 联共(布)“十五大”--农业集体工业化方针
1936年 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标志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1956 苏共“二十大”,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1968 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20世纪80年代末 东欧剧变
1922年 苏联成立
1991年底 苏联解体
19世纪上半期 亚洲革命风暴
1848—1852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亚洲的觉醒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11年 辛亥革命
1905—1908年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易混淆概念50例
1.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的两位代表人物与意大利早期新文化的两位代表人物:前者是但丁和乔托;后者是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2.继承和发展、证实、捍卫哥白尼“日心说”的科学家:继承和发展的是开普勒;证实的是伽利略;捍卫的是布鲁诺。
3.詹姆士一世与詹姆士二世:前者是斯图亚特王朝第一位国王,相信“君权神授”;后者是查理二世的继任者,在“光荣革命”中被推翻。
4.查理一世与查理二世:前者是斯图亚特王朝第二位国王,1642年挑起内战,1649年被处死;后者是前者之子,1660年登上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5.路易十四与路易十六:两者同属波旁王朝,前者于17世纪中期进行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后者阻挠、破坏法国大革命,1793年被处死。
6.李成桂与李舜臣:前者建立朝鲜;后者率水师两次抗击日寇侵略。
7.拿破仑与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前者即拿破仑一世,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者即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8.亚历山大一世与亚历山大二世:前者于1815年建立“神圣同盟”;后者于1861年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9.威廉一世、威廉二世、威廉三世:威廉一世是普鲁士国王,1871年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是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威廉三世曾任荷兰执政,1688年“光荣政变”后,与玛丽就英国王位。
10.迪亚士与迪亚斯:前者为葡萄牙人,1688年发现好望角;后者为墨西哥反动军人,美国于1876~1911年扶植的独裁统治者。
11.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简单协作是指众多劳动者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即分散的手工工场,是工场手工业中较为低级的形式;工场手工业是指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是集中的手工工场;机器大工业是指以大规模使用机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
12.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前者指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贸易联系加强和商路贸易中心转移等商业关系的变化;后者指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贵金属增加,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猛涨等价格体系的变化。
1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前者指14~16世纪,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后者指16~17世纪,西欧各国掀起的旨在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改革运动。
14.非国教徒、清教徒、清教徒运动:非国教徒并不是指罗马天主教徒,而是指不信仰英国国教的人;清教徒是指以加尔文学说为旗帜的,要求清洗英国国教内保留的天主教残余的非国教徒;清教徒运动指17世纪在英国发生的以清教为旗帜,把宗教改革和社会改革结合起来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15.尼德兰、新尼德兰、尼德兰王国:尼德兰指中世纪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地区;新尼德兰是荷兰于1609年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尼德兰王国指维也纳会议上,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将比利时并入荷兰后成立的王国。
16.尼德兰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前者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后者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17.君主制与君主立宪制:前者指君主独揽大权,不受任何限制的政体制度;后者指用法律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18.人文主义、重商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是文艺复兴文化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重商主义是16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它主张政府应该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损害和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实力;自由主义是19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思潮。政治上主张天赋人权,反对封建专制,经济上主张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19.奴隶和农奴:前者指奴隶社会中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后者指封建社会中隶属于农奴主或封建主的、没有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的农业生产劳动者。
20.启蒙思想和启蒙运动:前者是17~18世纪,欧洲兴起的提倡“理性”、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和新主张;后者指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1.三级会议、国民议会、制宪会议、立法议会、国民公会、救国委员会:三级会议指1789年5月,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而召集三个等级参加的会议;国民议会指1789年6月,第三等级以代表全体国民为由,宣布第三等级代表会议变更而成的议会机构;7月初,国民议会宣布以制定宪法为己任,更名为制宪会议,它是大革命中,1789~1791年的最高行政和立法机关,根据1791年宪法,制宪会议解散,成立立法议会,享有立法权;国民公会指1792年8月,由普选产生的机关取代了立法议会;救国委员会指1793年4月,国民公会决定成立的机构。它是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法国实际上的最高领导机构。
22.《人权宣言》与《独立宣言》:前者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后者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23.热月政变与雾月政变:前者指由反对罗伯斯庇尔的力量于1794年发动的夺权事件;后者指由拿破仑于1799年发动的夺权事件。
24.督政府与执政府:前者由热月党人于1795年成立,1799年被拿破仑推翻;后者由拿破仑于1799年建立,1804年被拿破仑帝国政府取代。
25.反法同盟、神圣同盟、四国同盟、南部同盟:反法同盟指1793~1815年间,英、普、奥、俄等国封建君主组织的、武力干涉法国革命、以削弱法国在欧洲大陆影响的组织;神圣同盟指1815年由俄、普、奥三国成立的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组织,1830年以后名存实亡;四国同盟指1815年11月由英、俄、普、奥组成的,为了把“神圣同盟”所维护的反动秩序具体化的组织;南部同盟是美国内战前期,由南部种植园主成立的“美利坚诸州同盟”的简称。
26.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前者指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平等和民族独立的革命;后者指以反封建为目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27.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与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前者是美国;后者是海地。
28.地主和领主:前者指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后者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受封在一个区域里掌握权力?娜恕T诰蒙鲜峭恋厮姓撸谡紊鲜峭持握摺?
29.标志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与彻底瓦解的事件:前者是七月革命;后者是1848年欧洲革命。
30.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地:前者于1825年发生于英国;后者于1857年发生于美国,然后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1.路德宗教改革与卢德运动:前者指马丁?路德掀起的反封建性质的改革天主教的社会运动;后者指由英国工人卢德第一个起来捣毁工厂机器而引起的众多工人破坏机器的运动。
32.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共产主义者同盟:前者1846年成立,为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做了准备;后者于1847年成立,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33.圈地运动与西进运动:前者指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西欧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事件,以英国最为典型。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的变革,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后者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美国政府向西扩张领土,并动员东部居民向西迁移、印第安人被屠杀、被驱赶的运动。它改变了美国的政治地理、经济地理和人口分布,带来了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34.美国北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部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两者在形式上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前者指采用自由雇佣劳动制、发展工商业而形成的经济形式;后者指以黑奴劳动为基础,依赖资本主义市场,最终目的和原动力是追求剩余价值、增殖财富的一种商品奴隶制经济形式。
35.铁血政策、大棒政策、金元政策:铁血政策指俾斯麦推行的以武力来完成德意志统一的政策;大棒政策指美国西奥多?罗斯福宣扬的以武力作为处理外交事务手段的政策;金元政策是美国塔夫脱提出的以资本输出作为对外侵略、扩张手段的政策。
36.开明专制与文明开化:前者指奥地利的特蕾西亚女皇及其子约瑟夫二世的封建改革;后者指日本明治维新中所推行的文化政策。
3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与最终确立的时间:前者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者是20世纪初。
38.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前者包括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定型与统治地位的巩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全球性国际关系的形成四部分;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
39.亚洲革命风暴与亚洲的觉醒:前者指19世纪五六十年代,亚洲人民掀起的反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后者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40.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与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前者是列宁对沙俄帝国主义特点的论述;后者是毛泽东对日本帝国主义特点的论述。
41.门罗主义与泛美主义:前者指“门罗宣言”所包含的排斥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的原则;后者指美国通过“美洲国家会议”(泛美会议)。
42.莫卧儿帝国实行宗教宽容与宗教迫害的君主:前者是阿克巴;后者是奥朗则布。
43.19世纪上半期,亚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前者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后者有土耳其、伊朗、中国。
44.土兵与义兵:前者指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招募的土著士兵,是1857~1859年民族起义的军事骨干力量;后者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朝鲜人民反日爱国武装斗争中,凡不经朝廷征发而奋起御敌抗暴的民军。
45.殖民主义与军国主义:前者指资本主义强国对力量弱小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压迫统治、奴役和剥削的政策。主要表现为海外移民、海盗式抢劫、奴隶贩买、资本输出、商品倾销、原料掠夺等;后者指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下的黩武思想政策和制度。
46.第一国际成立的意义与巴黎公社的意义:前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
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后者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和教训(历史风云网提供)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47.无产阶级专政与无产阶级革命:前者指无产阶级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后建立的新型国家政权;后者指工人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进步的社会制度的过程。
48.奥匈帝国与奥地利:前者是神圣罗马帝国诸邦中最大的一个公国,1699年兼并了匈牙利,1867年成立二元制的奥匈帝国。一战后,分裂为奥地利和匈牙利;后者存在于普奥战争后到一战结束前夕,1867年成立,奥地利皇帝为帝国元首,同时兼任匈牙利国王。
4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前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后者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50.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的标志与最终形成的标志:前者是法俄同盟的建立;后者是三国协约的建立。
高三复习中外历史基本线索
中国古代史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历史。中国古代史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六个时期。
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原始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分别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兴盛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大大发展,从而引发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瓦解。公元475年,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虽加重了人民的灾难,但也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和儒家思想对后世和东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00年)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确立。秦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两汉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西汉虽实行郡国并行制度,但封国已是地方行政单位。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的版图大大拓展,民族融合不断加快,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活跃起来。丝绸之路开辟。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生产力有了提高。秦的统一和统一货币、度量衡的措施,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有了重要发展。出现了很多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文学艺术绚丽多彩,史学、哲学成就辉煌。此时,佛教传入,道教产生。这些,对后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9年)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大量南迁的中原农民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当地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共同开发江南,从而使南方农业有了新的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出现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第四阶段:隋唐(581年至907年)封建社会繁荣时期。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其速亡后,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举措。三省六部制,大大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重要的经济制度;科举制是影响深远的选官制度。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所实行的开明民族政策,恩威并用,正确处理了民族关系,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和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外交往活跃,超过以往各代。统一局面的实现、统治政策的调整,民族交往的扩大,使封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业产量提高,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隋唐文化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书法、绘画成果卓著。
第五阶段:宋元(907年至1271年)。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没有完成全国性的统一。辽、夏、金、蒙与汉族建立的宋,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政权之间,互有攻伐,但也有和平共处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发展。边疆地区都迅速封建化。元的统一并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科技有突出的发展,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此时。宋词、话本、元曲、史学,是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
第六阶段: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271年至184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代取消丞相制度,设立特务机构;清代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朝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清初有所发展,但由于封建势力的束缚和阻碍,成长十分缓慢。对外关系方面,一方面,郑和下西洋;欧洲殖民势力入侵,中国进行了有效的抵抗。从整体上看,主要实行封闭、落后的闭关政策。元明清的科技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文化承古萌新,但与西方渐有差距。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思想领域早期民主启蒙思潮潜滋暗长;小说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西方传教士来华,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新阶段。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但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也发生着不同变化和演变。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内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先进的中国人民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直至最终取得民主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中国近代化即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历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大平天国运动失败(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迅速成长的欧美资本主义与封建末世的中国,以鸦片问题为引子,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和内河航行权,中国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封建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但也有鲜明的时代内容。鸦片战争严重冲击了闭关、落后的中国,在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外国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而太平天国时期,则是阶级矛盾居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到义和团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时期。清政府适应当时局势,设立总理衙门,开展洋务运动。在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情况下,列强先是造成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继而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此后,竞相向中国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中外“和好”局面又一次打破,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彻底被降服,通过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派别都作出了反映:清朝爱国官兵作了英勇抵抗;农民阶级发动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推行“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统治阶级中以光绪帝为代表的开明派,支持维新变法;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上层,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另一方面,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发展,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五四运动前(20世纪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中西文化碰撞和新旧文化并存的时期。一战时,列强忙于在欧洲的厮杀,被迫调整了侵华政策,“以华治华”,先扶清政府,后拉袁世凯,进一步控制中国内政外交。日本乘机在中国大肆扩张,是本时期侵中国的主角。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深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宣传革命思想,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发动反清起义等,大大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此后,为了维护共和和民主,革命派又先后发动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反对张勋复辟,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由于其阶级时代的局限,这一系列运动多是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中国社会陷入黑暗的谷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主与共和成为当时两大思潮,中国的近代化加快。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第四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新。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致力于工人运动。为推动民主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4年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一系列胜利。在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异常尖锐。由于中共当时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国民党集团的叛卖,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了。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是当时主要的社会矛盾。
第五阶段:从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国共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南京国民政府;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的探索。“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寻求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革命道路。由于 “左”倾错误,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在此期间,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打击,加紧了侵华步伐,先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民族危机空前。中共又一次调整政策,开始放弃”抗日反蒋”口号,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但自1931年后,随着日本侵华步骤的加快,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六阶段: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八年抗战,历经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在抗战中,形成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为主要力量的正面、敌后两个战场。国民党实行片面的抗战路线,在抗战初期,组织过几次大规模的会战,但结果多是失败。中共在敌后战场,建立农村根据地,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抵御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亡到振兴的转折点。抗战期间,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广大人民群众与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矛盾虽存在,但一直居于矛盾的次要地位。
第七阶段: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解放战争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时期。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进步力量争取国内民主、和平的努力失败。国民党反动政权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旨在消灭共产党及领导的人民军队,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打退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进行了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并开展土地改革,巩固和发展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思想上、组织上和政治上的准备。最后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终结。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在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完成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阶级矛盾不再是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我国长期的历史任务。中国现代史的主要内容: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艰难曲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拔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继往开来,沿着邓小平理论指明的方向,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之,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曲折发展的历史。中国现代史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12月底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时期的前三年,面临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历史任务。首先,人民解放军解放大陆,进行抗美援朝,完成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从而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巩固了人民政权;同时,努力恢复国民经济,初步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从1953年1月,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经过近四年的努力,全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取得了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党也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
第二阶段:从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中共率领全国人民基本执行了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取得了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成果,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左”的指导思想开始抬头,政治上出现了反右斗争的扩大化错误,经济建设方面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继而又进行了反对彭德怀等人正确主张的“反右倾”斗争,致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党对“左”倾错误进行了一定纠正。调整国民经济,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但党的指导思想是左的倾向和阶级斗争理论,并逐步扩大为全局性的错误,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三阶段:从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时期。1966年5月到1969年4月,是“文革”发动阶段,形成全国动乱局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被中断。此后.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相继掌权,“左”倾错误发展到了顶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受挫。“文革”后期,邓小平在周恩来的支持下进行整顿,国民经济一度复苏,但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生活都处于”左”的思想严重影响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受到巨大灾难,但由于干部和群众的抵制,仍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外交一度活跃,国际地位有了一定提高。
第四阶段,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革”结束之初,由于当时“两个凡是”的影响,我国各项工作曾处于徘徊状态。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农村、城市等领域的改革,出现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此后在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全面转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世界近代史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世界形成整体后出现的复杂国际关系,构成了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占主导地位的是资本主义的历史。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宗主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矛盾。世界近代吏分为资本主义制度兴起阶段、工场手工业发展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蒸汽机时代和工业资本主义阶段、电气化时代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制度兴起阶段(14至17世纪中期)总特点: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由于生产力的发展,14、15世纪,欧洲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原先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步融合为统一的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文艺复兴大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尼德兰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这一时期,是工场手工业前期,虽形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雇佣关系,但近代意义上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尚未出现,工人运动还未产生。同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葡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
工场手工业发展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总特点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封建主义衰亡。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资产阶级革命得到充分开展。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矛盾的激化,在英、法、美等少数国家,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其结果是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此时的资本主义经济仍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力仍不发达,资产阶级处于童年时期,无力战胜封建主义。代表时代方向的是资产阶级,居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产阶级、封建化的大资产阶级和工商资产阶级。此时期尚未形成近代工业无产阶级,工人中以手工工人为代表。工人作为资产阶级的附庸,追随着资产阶级参加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斗争。社会主义运动还未出现。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与欧美联系较强的拉美地区。在欧洲启蒙运动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拉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独立运动。但由于主客条件的限制,并未取得北美独立战争那样的成果。国际关系情况极为复杂。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同时,部分封建国家和英国,组成了反法同盟,进行了干涉法国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战争。其性质有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也有英国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性质。
蒸汽机时代和工业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早期至19世纪70年代)总特点:工业革命进行,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确立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由于蒸汽机的出现,工业革命扩展,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提高,从而具备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物质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已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法美等国,通过革命和改革,进一步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扩大了资产阶级统治基础;在德、意、俄、日等封建国家,则通过改革或革命,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自由”资本主义进入鼎盛时期。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诞生了工业无产阶级,并迅速壮大,工人运动兴起。此时,工人阶级虽与资产阶级共同参加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有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有时发生直接与资产阶级对立斗争。工人运动特点:政治斗争、暴力斗争为主,自发性、分散性强。随着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真正形成一股进步潮流。工业革命后,殖民侵略扩大,广大亚非拉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亚洲革命风暴,从形式上说,仍属旧式农民战争,性质是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其领导者,有的是农民阶级,有的是封建王公;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这些运动都先后失败了。在国际关系方面,近代国际关系进入新时代,维也纳体系从形成到瓦解。列强为争夺欧洲霸权、海外殖民地和殖民霸权,相互间展开激烈角逐,导致了一些局部性战争。国际关系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
电气化时代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典型阶段。基于科技发展基础之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进而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生变化,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模式大体成型。在英、法、美等国,完善和建立了政党政治和代议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了发展。而德、俄、日等封建传统强烈国家,并未形成那种民主政治,专制色彩较浓,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社会主义运动方面,出现了复杂局面,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工人阶级中有了蓝领、白领工人之分,工人阶级出现分化。工人运动组织性增强,无产阶级政党纷纷建立。斗争形式以议会斗争、经济斗争为主。议会斗争的一些成果,又促使机会主义倾向增强,第二国际中修正主义泛滥。马克思主义也有了发展,列宁主义诞生。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阶段。列强对世界已瓜分完毕。亚洲除日本外,全部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拉丁美洲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的形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亚洲革命风暴,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高潮。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性加强,引发了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激烈斗争,导致了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帝国主义之间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出现了激烈的军备竞赛,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现代史从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至今,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立,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是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世界现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延续和发展,近代史的矛盾仍存在,但也有了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矛盾等。这些基本矛盾和斗争交织在一起,互为消长,成为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当前,和平与发展是最主要的两大主题。分为两大时期,1917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一时期,这是战争与革命的阶段;1945年至20世纪90年代,为第二时期,这是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每个时期又可分为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1917平至20年代末)总特点:革命高涨和国际关系的调整。帝国主义与苏俄之间的矛盾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十月革命的爆发,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从而形成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共产国际诞生。战后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重新调整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这种调整是暂时的,隐含着不少新矛盾。英、法利用凡尔赛会议和国联,维护欧洲对世界的霸主地位;而美国则利用在太平洋的优势和对西方经济上的控制,挑战欧洲的霸主地位。但总的来说,欧洲仍保持着国际关系的中心地位。
第二阶段(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总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苏联克服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包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193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等问题。共产国际提出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推动了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但也出现了不少失误,给各国的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一定影响。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灾难时期。30年代所爆发的空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受到严重冲击。为摆脱危机,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意大利强化了法西斯专政。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国家干预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开了先河。英、美、法等有民主传统的国家,采用国家干预政策。两者的目的都是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法西斯国家挑起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国被迫投入战争,各国进入战时体制。大战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结合起来,中国、朝鲜、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帝国主义的打击,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导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30年代中期解体。围绕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法西斯的威胁,各国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大战前,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苏联出于自保,与英、美、德等国进行周旋;法西斯国家则加快了联合的步伐。在法西斯与反法西斯这一主要矛盾的制约下,法西斯国家结成了轴心国法西斯集团;而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也暂时放弃了意识形态上的对抗,结成同盟关系,建立起广泛的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二战中,通过一系列国家会议,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关系,从而为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保障,也为二战后更加错综复杂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同时,也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时期。二战后,欧亚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各目都仿照苏联,建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度起过积极作用。但后来,其弊端日益暴露,各国相继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改革。由于受政治、经济体制制约,各国改革历经曲折的过程。由于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苏联控制与反对控制的斗争日益激烈,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恶化,中苏反目,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分裂。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罗斯福新政奠定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被广泛借鉴,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战后短暂恢复后,借助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50年代到70年代初,进入相对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被称为“黄金时期”。美国凭借其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货币制度的优势,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日本和联邦德国在50年代至70年代中,经济发展尤为突出。西欧国家加快合作步伐,逐渐开始了向美国霸主地位的挑战。在国际关系方面,全球性的特征更加突出,联合国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织。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这也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时期。在两大阵营内部,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社会主义阵营内有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在帝国主义阵营内,随着西欧共同体成立,日本的崛起,也形成了与美抗衡的力量,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是美苏争霸,第三世界崛起后的复杂斗争。
第四阶段(1970年至90年代)新旧世界格局交替时期。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曲折和新探索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挫折,出现了严峻的政治、经济局势,进而导致了连续的政治动荡。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苏东剧变,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社会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而中国开始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运动统一的模式被打破,从而开始了适应本国国情模式的探索。以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为起点,资本主义各国进入长达10年的“滞胀”时期。西方国家的右翼势力得势,他们借助于新的经济理论,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到80年代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出了经济“滞胀”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和新旧政治格局的影响,美国控制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进而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发展新格局。同时,经济区域化加强,北美、西欧、东亚三个工业发达地区成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主体。但美国仍是有维持其超级大国的经济实力,资本主义世界中“一超多强”的局面仍维持着。亚洲新独立的国家和海湾国家的民族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在国际关系方面,出现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向世界多极化演变的趋势。在美苏争霸斗争中,互有攻守,但总的趋势是苏联处于守势和劣势。苏东剧变后,美苏两极格局和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美国成为唯一大国,美、日、西欧、中、俄间相互竞争、依存,成为一强多极状态。在经济方面,区域化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中心,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生活的重大问题。
怎样区分历史事物的性质和实质(本质)
【方法指导】
性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有属性。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或假象来表现出来的,必须靠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到本质;按不同的标准本质可划分成不同的方面;本质经常和目的尤其是根本目的相关。而性质则是比较稳定的,一般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
【举例说明】
1.美国内战的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内战的实质: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之间争夺国家权力的战争。
2.鸦片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是一场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的实质:英国为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掠夺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农民对封建暴政和外国侵略的激烈反抗。
4.1861年俄国改革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1861年俄国改革的实质:农奴主对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经济实质);农奴主为防止矛盾激化、维持和巩固专制统治的挣扎(政治实质)。
5.拿破仑法典的性质: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拿破仑法典的实质;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6.《权利法案》的性质:英国资产阶级的宪法性文件;
《权利法案》的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限制国王权利、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法律文件。
7.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实质:北宋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一次尝试。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各种制度和思想主张?
【方法提示】
对各种制度和思想主张的评价最重要的方法有三点:其一,是将所评对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包括特定的时空范围,特定的时代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试题本身所限定的条件等。其二,掌握好评价的标准。这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准。其三,注意表达的格式。如包括划分出不同阶段,归纳成不同的方面(肯定、否定)等。
具体表达模式:
模式一 判断功过并评价影响
(1)功过判断
(2)积极影响及史实依据(时间、地区、特定条件、相关主体、是否促进社会或生产力发展及影响的具体表现);
(3)消极影响及史实依据(同上)。
模式二 开放性评价题
(1)说明自己的观点
(2)说明自己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具体写法同模式一)
【例题释疑】
例1 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影响?
答案要点:
⑴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功过不同。⑵积极: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说,重视农业的思想出发点是正确的。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政策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就是一个典型 例子。⑶消极: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则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例2 (1999·上海)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⑴这两种看法是否相互矛盾,为什么?
⑵就科举制度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
答案要点:
并不矛盾。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度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
隋唐建立科举制度,适应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阻碍新兴人才的成长。
例3 (2001·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
1794年法国热月政变后,热月党领导的国民公会于1795年制定了宪法。宪法草案报告人在解释宪法的指导思想时说:“应该由优秀人物来统治。优秀人物是最有教养和最关心维护法律的人。目前,除个别例外,优秀人物应该从下面这类人中去寻找:他们拥有财产、热爱其财产所在的国家和保护其财产的法律,以及维护其财产的安定环境;由于他们拥有财产而过着优裕的生活,因而很有教养;这种教养使他们明智而有判断力,可以讨论决定国家命运的法律的利弊。一个由有产者统治的国家是有秩序的国家,而由无产者统治的国家将陷入自然状态(按:即无政府状态)。”
——(法)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简编》
回答:对这段话写一篇短评。(说明)文中应包括当时的背景、这段话所含的政治主张、对它的评价。 评价时对它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均可同等得分。
答案要点:
背景:革命高潮已过去,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正常秩序。
主张:由资产阶级独占统治、实行法治、稳定局势、立法明智。
评价:⑴基本肯定:符合历史客观发展需要;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是革命的任务;稳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⑵基本否定:否定了雅各宾派的民主精神;资产阶级独占统治体现了它的局限性;排斥人民群众,破坏了平等原则
怎样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方法提示】
规律:革命根源+矛盾激化的表现+思想动员(可选)+人民斗争+资产阶级领导+导火线
1.根源=“……(旧制度、旧统治或旧政权等)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旧制度、旧统治或旧政权等)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此规律的详情请点击:中学历史教学空谷规律一
2.矛盾激化表现:往往是**反动统治者的暴政、独断专行等激化了矛盾
3.思想动员为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4.人民斗争使革命时机成熟
5.资产阶级顺应潮流,发动并领导革命
6.某一突发事件直接引起革命,成为革命导火线
【举例说明】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根源: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矛盾激化:查理一世独断专行,实行无议会统治,征收苛捐杂税,激化了阶级矛盾;
3.人民斗争:农民和城市贫民不断起义,使革命时机成熟;
4.资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顺势发动人民革命;
5.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怎样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方法提示】
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⑴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⑵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时间——负担的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等。
⑶上层建筑因素:包括中央集权、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重要制度,重农抑商等经济制度,还有宗教、文化等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
⑷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和安定。
⑸地理条件因素:如江南和西北的差异等。
以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⑴生产力因素——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
⑵生产关系因素——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⑶上层建筑因素——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的制定;
⑷社会环境因素——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⑸外来因素——对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掠夺和剥削、外援或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等等。
【例题释疑】
例1 简要概述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答案要点:曲辕犁、筒车的创制,大面积兴修水利,人民辛勤劳动(生产力因素);隋末农民战争对地主的打击,唐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生产关系因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科举制的完善,政治清明,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对外交往政策(上层建筑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社会环境因素)等。
例2 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50至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答案要点:⑴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和第二、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前者垄断组织形成,后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⑶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前者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结束,未发生重大革命运动;后者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政局相对稳定);⑷政策调整。(前者推行政治民主化,后者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等社会改革);⑸对落后地区的剥削和掠夺。(前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后者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怎样分析某一历史阶段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
【方法提示】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条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史上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⑴政治因素:国家统一与分裂,社会动荡与安宁,政府重视与摧残。
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与停滞,发展的新突破与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⑶民族关系:民族团结与战争,民族融合与交流。
⑷对外关系:友好往来与频繁交往,闭关政策与开放。
⑸前代基础:
【例题释疑】
例1 宋元时期的文化特征如何?其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宋元文化具有“高度繁荣、领先世界、人才辈出、成就辉煌”等特点。其原因是:两宋时期局部统一和元朝大统一的实现,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与海外贸易的极大发展。民族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高峰。对外关系空前活跃。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基础。
例2 (1996·全国)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答案要点:政治稳定: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盛世景象;对外开放: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特点、地位:全面繁荣 (有杰出成就的各领域);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表现);世界领先:领先于世界的项目;影响深远: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进步的表现。
怎样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
【方法提示】
1.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意义:该起义的特点+沉重打击了(或动摇了、瓦解了、推翻了)**朝的反动统治+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 中国古代统一战争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开创**长期统一稳定局面,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生产发展和各地区经济交流,为国家繁荣强盛创造了条件。
3.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意义:
(1)对本国的政治而言:推翻了**统治(或废除了**制度),确立了**形式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初步或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2)对本国的经济发展而言: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发展表现的高度概括(可选);
(3)对外国的影响(可选)
(4)特点或局限性(可选)
4. 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人民运动的意义:性质+特点+影响
(1)性质:斗争目标(反……反……)+阶级属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学生、人民等)+斗争形式(革命、改革、起义、运动等)
(2)特点(可选)
(3)影响或历史功绩(略)
5. 近现代史上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的意义:解决了**问题(或提出了**主张,结束了**错误,确立了**正确理论或领导等,总之是会议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为……指出了正确方向+会议的特点(可选)。
【举例说明】
1.隋末农民起义的意义:瓦解了隋朝的统治,促使唐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减轻百姓负担,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隋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三国以来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分裂割据状态,开创了隋唐两代长期的统一稳定局面,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国家强盛创造了条件。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1)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体制的资产阶级政权,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促使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逐步发展为世界经济强国殖民霸国;
(3)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4)英国革命的胜利是资产阶级首次在欧洲大国取得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从而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1)性质:它是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影响: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后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3)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提出《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由于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使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它的某些领袖还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这是非常可贵的。
怎样分析历史事件的目的
【方法指导】
历史事件的目的一般分为根本目的、主要目的和直接目的。
1.根本目的:如果事件或政策、措施是统治者所为,那么其根本目的一般是为了维护或巩固其统治(如**王朝的统治、**阶级的统治等),在做选择题时,如果需要区别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的话,关键要看选项中哪一项和其统治利益最接近。
2.主要目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最主要目的,其他主要目的是指当事者除根本目的外想要达到或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一般来说,长远目的比眼前目的主要,全局目的比局部目的主要,集体目的比个体目的主要,深层次目的比表面目的主要。
3.直接目的:顾名思义,就是当事者想要达到的表面的、浅层次的目的。有时直接目的表现为统治者的声明、宣称等口头表示。
【举例说明】
1.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
(1)根本目的: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
(2)主要目的:发展农业、促进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直接目的:减轻百姓负担,保证充足的农时。
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
(1)根本目的:巩固和加强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统治;
(2)主要目的:解决1929年以来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缓和阶级矛盾;
(3)直接目的:每一项措施都有其直接目的,如实行《国家复兴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复兴工业,实行工赈救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就业岗位,增强社会购买力等。
3.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的目的
(1)根本目的:谋求美国在欧洲的霸权,为美国的霸权服务;
(2)主要目的:增强协约国力量,击败德奥同盟国;
(3)直接目的:报复德国实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
4.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目的
(1)根本目的:巩固工农联盟,维护苏维埃政权;
(2)主要目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直接目的: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在恢复农业的基础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高考历史辅导之一:怎样分析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
【方法提示】分析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一般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经济因素:看看经济是否发展;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是否加强;差距是否缩小;是否为国家统一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条件。
⑵政治因素:看看是否是人心所向;民族融合是否加强;利于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是否减弱或消失。
⑶核心力量:看看是否存在有实力、有影响、有抱负的政治实体。
⑷领导者的素质:看看策略是否正确;组织是否有力;指挥是否得当。
以上诸条件中,⑴⑵是客观条件,⑶⑷是主观条件。
【例题释疑】
例1 (2000·春季北京、安徽卷)结合史实分析隋统一的社会历史条件。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社会历史原因,主要从经济和政治二个方面的因素去考虑。
答案要点:
(经济上)三国时,江南初步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北魏统一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从经济上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础。
(政治上)北方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政治上受汉族文化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重新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各族人民共同要求;东晋以来,南方士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南朝时,士族势力逐渐衰落,这也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例2 阅读材料:(摘自邓中绵著《康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郑经以后的台湾政权,内部相互倾轧,矛盾重重,已成为加重台湾人民苦难的割据势力。同时,郑氏集团还经常窜犯大陆,使福建人民“内输官赋,外输郑饷”,处于“十室九空”的破产地位。……1681年(康熙二十年),姚启圣(清福建总督)向康熙帝上疏,提出郑经已死,其子年幼,而内乱不息。……主张乘机统一台湾,并推举熟悉水战的施琅为指挥官。康熙采纳了这一建议,并提出,三藩叛乱,已经次第平复,“惟有海寇游魂,潜踞台湾,尚为闽害”。……因而“特加擢用”授施琅为水师提督官职,令其乘机收复澎湖、台湾。
……这时,郑氏集团惧怕清兵打击,乘机派人携书到福建,“请照高丽等外国例”,“愿称臣进贡,不剃发登岸”。康熙帝得知后表示,台湾“不得与高丽比”。拒绝了郑氏集团的请求。……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
问: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清政府能够一举收复台湾,完成国家统一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答好本题,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见方法提示)。思路明确,则会做到逻辑严密,条理清楚。顺着正确的思路阅读材料,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案要点:
经济上:1683年,康熙帝即位已有二十余年,清朝的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为最终完成国家统一创造了物质条件;
政治上:一方面,郑氏集团的腐朽统治和分裂国家、阻挠统一的企图,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得人心。另一方面,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清朝政局稳定;消除割据,实行统一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
主观上:康熙帝立场坚定,用人得当,决策正确。
怎样分析变法改革成败的原因?
【方法提示】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例题释疑】
例1 结合史实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春秋以来,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封建化趋势);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和秦孝公的有力支持下(改革派力量强大);“废井田,开阡陌”,动摇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特权、建县制”,摧毁了奴隶制上层建筑,从而建立起适应封建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政策措施正确,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不畏权贵、勇于献身改革(改革者必备素质)。
例2 试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北宋中期开始,三大危机严重,积贫积弱,病入膏肓(趋势);大地主大官僚的极力阻挠和破坏(改革派力量弱小);所有措施中,没有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农民负担不能减轻,因而当时最主要的危机不能解除(政策、措施不力);用人不当,新法出现危害百姓的情况(改革派中有的素质较差)。
例3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同一时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相当的发展。(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潮流);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迅速壮大,倒幕派掌握较大的实力,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改革派力量强大,且扫除了主要阻力);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措施正确得力,顺应历史潮流,也反映出改革者素质好);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怎样区分和解答选择题中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方法指导】“根本原因”是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潜在的、深层次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主要原因”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导致该事件发生的诸多现实的、具体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或决定性作用的原因。两者的区别在于“根本原因”在语言表达较为抽象,分析时一般可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历史事件或政权的性质(或阶级本质)等方面入手;“主要原因”在语言表达上较为具体,分析时一般从具体史实入手,通过对多种因素不同作用或地位的认真比较得出正确结论。应当指出的是有些“最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其区别在于,“根本原因”是从原因的性质上说明其重要性,“最主要原因”是从原因的地位重要性来确定的。
【例题释疑】
例1 (1995年-全国)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
C.革命前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人民共和国”
解析:社会改革和革命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入手,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答案。选项A中“金融贵族的统治”属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上层建筑。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它要求打破金融贵族的统治,建立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从而促进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选项A是正确的。
例2.(2001年-全国)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
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
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
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解析: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从四个被选项来看,C项是外在的因素,B项是改革过程中的一个侧面,是非本质的因素。实际上在二十世纪初,推翻封建统治,实行民主共和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而清朝的本质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权,不管改革不改革、是真改还是假改都不可能顺应时代潮流,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从而挽救自己灭亡的命运。所以A项作为根本原因也是错误的,答案为D。
例3 (2001年-广东河南卷)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是因为
A.议会权力加强 B.法律取得至高地位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内阁制度形成
解析: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是英国君主立宪出现的主要标志。《权利法案》最主要的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取消贵族特权和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证,从而使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得以巩固。本题的四个被选项都体现了英国君主立宪的特点,但仔细分析,A、C、D相对B项而言,处于从属地位。因为如果没有法律至高地位的确立,“人治”仍然大于“法治”,那么,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就是一句空话,议会的权力加强就会失去保障,内阁制也就不可能形成。故正确答案为B。
例4 (2000年-全国)从尼德兰革命到法国革命历时两个多世纪,而此后仅半个世纪资本主义就初步形成为一个世界体系。这主要是因为
A.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广泛传播
B.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各国社会矛盾
C.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力量迅速增强
D.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大州
解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四个备选项分别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方面揭示了这一原因。但哪一个起着决定作用,是最主要的原因呢?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C。因为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力量迅速增强,从而导致了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相应变化。
组合选择题的四种解题技巧
近年来历史高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多项选择题改成的组合选择题(以下简称“组合题”)考查能力的力度愈来愈大,同学们普遍反映解答这类题目时失分率很高。如何指导学生答好组合题呢?以下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供同学们参考。
一、限定语突破法
做组合题,首先要仔细审读题干,这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我要求学生解答组合题时,要像语文划分句子成分那样,抓住题干中的每一个字,尤其要抓准限定答题要求的字词,从而明确题目的时空限定以及特殊的解题要求,并以此作为解题突破口,排除错误选项原得正确的选项。
如:美西战争与日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最典型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二者相似之处有:①新殖民主义国家向老殖民主义国家挑战②战争在交战双方的国土之外进行③战争对亚太地区局势影响重大④战争加剧了美日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比较历史事件和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解答此题的着眼点是再现美西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基本史实,然后再从战争的时间、交战双方、目的、性质、地点、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此题难度不大,用排除法可排除④,因为美西战争时,日本刚从甲午中日战争中获利,并脐身于欧洲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之列,那时日本尚无同美国争夺太平洋和美洲的实力。
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属于类比型选择题。解答此类题目的思维障碍是不善于发现可比项即寻找可比点。排除障碍的方法有:①纵向回顾不同历史事件的前因、经过和结果,以便认识其相同点和不同点。②横向对照,尤其要从类似的方面寻找可比点。
二、背景切入法
对于原因类多选题,我教给学生一个基本的解题思路:把历史事件放在发生前的特定历史背景中去,从中找到根本原因、具体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
如: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重要原因是:①进行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②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发展迅速③大量吸收外来移民④内战后工业、农业得到较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归纳以及准确再现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本题迷惑性大的是选项①,这是所学的“美国内战”一目中提到的知识。事实上美国领土扩张历时近一个世纪,如1898年吞并夏威夷。西进运动也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过程,且西部开发本身也是美国经济在19世纪晚期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题目要排除的是选项②,因为这时美国还是一个积极引进欧洲剩余资本的国家。
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要求在多个选项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解此类题的思维障碍:①粗枝大叶,不能对每一选项仔细分析;②出现知识空洞,对史实的分析和掌握不系统全面;③缺乏必要的知识迁移能力。排除障碍方法可采用:①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培养知识迁移能力;②学习历史一定要注重对历史事实、历史现象的理解、分析;③做此类题一定要更为小心,对所有选项都要审查,再逐步缩小包围圈。
三、参照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形成了正向思维的习惯,因此解答某些题目时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这些题目往往是完整的问句或叙述句,选项是答语。因此,可以要求学生按照题干要求,先想一下正确的答案以及与之有关的史学界权威观点,把它标注一旁,但不盲从于权威,再以之为参照,对比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如: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出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③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④拿破仑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答题本应依靠材料即论从史出。这段材料前面一层意思表明了拿破仑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即反映了①和③,后一层意思表明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故②成立,④虽然正确分析了拿破仑战争的积极意义,但与材料无关。
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与理解材料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的思维障碍有:①对材料的理解不够,不明白这位爱国者为什么要“感谢”拿破仑,“法国人鲜血的价值”是什么?②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排除障碍的办法:①认真阅读材料,提高理解能力,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②坚持论从史出。依托课本,但不照搬课本知识。结合所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
四、两种思路结合法
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运用这一方法会取得好效果。首先,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其次,联系学过的与材料有关的史实或选项所及的有关知识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如: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与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是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19世纪的西欧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进行之时,结合工业革命的有关影响即题干的叙述来分析比较备选项的叙述,可知①②④项叙述正确,而③项“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是工业革命发生之前就有的历史现象,不属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A
[解题指导]本题属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类型,导致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障碍的因素有:①是没有读懂材料,不能获取有效信息或总结出其基本内容及特点;②是缺乏比较辨别能力;③是对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认识不清,不能形成正确认识。排除障碍可采取如下方法:①认真研读题干材料,充分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出基本内容。②将所得信息与备选项进行核对比较,从而判断出两者是否一致。③平时学习中要加强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和理解。
答好高考历史主观题的三点看法
所谓历史主观性试题,是指除选择题外必须用文字表述的试题,它包括材料题和问答题。它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影响和制约着一些考生的总分成绩。怎样答好历史主观性试题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近三年参加湖北省高考文综评卷的体会谈三点看法。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高考试题评分标准。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最近三年甚至文综考试以来的高考试卷及评分标准进行研究性学习,找出高考试题答案具有的共同特点。在历史答题中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语言不简洁,不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来回答;2.知识学得过死,灵活性方面不足。这实际上说明了考生答题不能符合考试标准。这里以2001年高考第38题第②问举例说明。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的?答: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发明。这个题的时限很明确,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心词是科技革命推动世界成为整体,求答项是“怎样推动”。通过时间限制,我们应很明确地答出第二次科技革命,只要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进一步答出,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市场不能满足各国发展要求,使得世界市场的争夺成为必然,故列强以全球为目标进行扩张,结果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回顾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电力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发现及运用;二是以内燃机为代表的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三是为远距离提供信息的新发明,即通讯事业的发展,而能够使世界形成整体(即联系加强)的是第二、三两个内容。由此可见,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具有层次化、要点化、规范化等特点。
其次,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历史主观性试题的训练。如何答题本身就涉及到考生的能力问题。答题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直至符合考试标准。它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种能力一旦具备,也不会轻易丧失。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中讲到新课程的目标是:“在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学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一方面要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平面知识结构提高到立体结构上来。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材料题和问答题。学生在练习中要尽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对于教师布置的练习题,一定要独立完成,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要严肃对待,不可敷衍塞责。二是注意教师的批改和评讲。在这个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师评讲练习时,既会注意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会教同学们如何审题,如何答题。当教师评讲练习时,学生应用心体会教师的思路,学会思考。尤其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师没有提及的问题大胆发言,请教师分析指正。三是总结反思。一些主观性试题练习、评讲以后,教师还会做一个或给一个现成的答案,针对参考答案,要多看多思,学习其思路,学习其对要点的把握,并与自己做的答案做对比。对于优点要发扬,并由此增强信心,更要正视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思考中加以改进,力争在下次练习中避免类似的问题。
第三,重视对重大历史知识、历史概念的掌握和积累。近几年来,历史学科命题一直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主线,考查学生分析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命题思想(国家考试中心史明体语)。这里讲的主干知识,也就是我们历史学习中的重大概念、重大阶段的特征性的知识。学习历史从了解历史事实、形成历史概念及概念体系,进一步发展到理论概念,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深化过程。历史概念的形成对历史学习尤为重要。新课标在目标中也提到,“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胳”。因此,了解和掌握考纲中要求的知识点尤其是阶段性特征,是做好历史主观性试题的前提条件。
高三历史的专题复习(分章节)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奴隶社会的阶段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建立时期。奴隶制的建立主要表现在:政治上,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和一系列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出现(如军队、刑法、监狱等)为标志;经济上,夏朝属于金(铜)石并用时代,其经济的初步发展为后代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文化上,夏朝的一些突出的文化成就如夏历对后代影响深远。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1世纪中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其发情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奴隶制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商朝奴隶主用残酷的刑法,镇压人民。“人牲”和“殉葬”也是商朝奴隶制发展的表现;经济上,商朝属于青铜时代,其农产品种类增多,产量增加,畜牧业饲养的牲畜种类和数量很多。其青铜文明更是举世闻名;文化上,商朝文化成就领先于世界,以文字(甲骨文)和天文学成就最为突出。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时期,我国的疆域空前广大,农业和手工业获得空前发展,农业已包括了后世的大部分作物,是我国农业原生作物系统的形成时期,而在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也渐趋完备。综上所述,西周被称为我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
制度的完备,是西周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中国奴隶社会的两种最典型、标准的制度—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时期达到完善。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周初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目的),先后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分封对象)。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诸侯对象)。周朝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宋、晋等(主要分封国)。通过分封,周朝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也可以看作是奴隶社会的典型生产关系。周朝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有时代享用权,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缴纳一定的贡赋(生产资料的经营使用方式)。奴隶制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人与人在生产劳动中的关系),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产品分配制度)。
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并和井田制相适应。联系这两种制度的纽带是土地和义务。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主要体现在奴隶社会的两种典型-分封制和井田制的解体。
在政治上,春秋时期,较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他国的支配权而进行争霸战争,其性质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但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大大加强了统一的趋势;在战争中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争霸战争也沉重打击了西周以来的奴隶主贵族统治体系,加速了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瓦解。
在经济上,春秋后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开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发展,私田的开垦增多,影响到国君的财政收入。公元前594年,鲁国率先颁布“初税亩”,在客观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由国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贵族为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变剥削方式,让劳动者上交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产品分配制度发生变化;生产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由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转变成了封建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至此,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例题:1996年普通高考第2题: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理解。考生如果对其基本内容掌握较为全面,B、C两项不难排除。而A项则是D项的具体内容之一,因此应选D项。
封建社会初期社会思想的变迁及与封建政治的关系
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均取得突出成就。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当属意识形态领域的“百家争鸣”现象。
“百家争鸣”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大变革。奴隶制的统治基础—井田制彻底崩溃,封建生产关系在各国先后确立,各诸侯国兴起变法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集权政治。百家争鸣正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的这些巨大变革。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在古代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思想素材。
春秋战国以来,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为知识分子流动和思想自由创造了社会环境,活跃了我国时代的学术空气,造就了一批有见解的思想家。
战国时社会变革也促使阶级关系变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化,各阶级从维护本阶级利益出发,寻打自己的代理人,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抨击批评对方,以确立自己的学说,这诸多因素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初创阶段,面对的各种敌对势力比较强大。统治者为维护利益,必须采取雷厉风行的果断措施,以严刑峻法来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法家对中央集权的鼓吹和“法治”的主张正符合秦统治者的需要。而儒家厚古薄今的历史观,以古非今的作法,其作用恰恰会削弱秦的统治。故秦推崇法家,而“坑儒”。
西汉初年,借鉴秦朝因暴政二世而亡的教训弃法家不用。当时统治阶级面临的当务之急是恢复生产,稳定统治秩序。而恢复经济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作保证,应尽量减少大规模的政治、军事活动,与民休息。因此,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自然居于主导地位。
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汉初的很多遗留问题具备了解决的条件,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好大喜功,因此“无为”之说显然过时。而随着大规模的政治军事活动日益频繁,如出击匈奴、通西域等,人民的赋税徭役负担必然加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此时如用法家学说必会重蹈秦亡覆辙。而儒家的“仁政”“爱民”“大一统”之说比较适合统治者的需要,因此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加强中央集权。
例题:2000年普通高考第2题: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封建社会初期思想界的变化与统治政策的关系的掌握。考生必须对本阶段思想界每次变化的背景、原因及影响等内容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
封建社会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
秦汉时期,中国同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同东方邻国朝鲜、日本的往来更为频繁,中华民族的文化开始对这些东方国家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隋唐时期,国力强盛,对外吸引力大;陆海交通也比较发达;政府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都为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此时唐朝同东亚各国如朝鲜、日本的交往十分密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也包括城市建筑、文字、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对西亚、南亚各国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唐朝文化固然对外国的影响深远,但外来文化对唐文化作用也极其明显。唐文化的博大精深,泽被深远,是建立在不断吸极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是互相影响,互为补充的,各国家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重心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汉族政权相对弱小,控制区域有限,与外国的内陆贸易受阻,“丝绸之路”不复畅通。南宋时期,由于政府大力扶植,加之造船技术的进步,经济繁荣等便利条件,海路成为对外交往、贸易的重心。元朝时期,陆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均很发达,再次出现了对外交往繁荣发达的情况。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王朝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后,统治者即开始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清前期统治者效法之。该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茫然无知,是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同时,本阶段中国开始遭到西方早期殖民活动的骚扰,如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这也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例题:1995年普通高考第5题: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答案:B
解题分析:这是一个考查历史概念的题目。对于闭关政策,教材并未作出明确的解释,考生必须凭借所学知识,通过综合分析作出判断。闭关政策并不是禁绝中国对外贸易,事实上清政府也和外国通商,只是限定在广州一个口岸,而且要经十三行办理。闭关也不是一概排斥西方事物,西方国家送的自鸣钟等礼物,皇室也十分喜爱。因此,准确的解释应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中央集权是“地方分权”的对称,是国家统治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地方政府统一服从于中央,并根据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办事。
君主专制通常指奴隶制和封建国家实行君主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拥有无限权力,他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以国家为其私有财产,依靠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维持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萌芽于战国时期。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提倡这种治国方式,成为该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从商鞅变法开始推行多年的县制作为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也为日后统一的国家提供了政治制度的样板。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为巩固统一,在中央建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和三公制,在地方确立郡县制,并在思想文化方面通过“焚书坑儒”等强硬手段,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势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根本解决。为以思想上的统一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社会上占统治位的理论。
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其主要原因在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这是东汉一朝政治上的突出特点。加之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极其黑暗腐败。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最高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因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统治者也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也对魏晋南朝以来腐朽的士族制度产生了冲击的作用。这两种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封建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封建社会的另一对固有矛盾—中国和地方的矛盾,本阶段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导致安史之乱和籓镇割据的发生。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阶段。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巩固统治,本着“强干弱枝”的指导思想,解除中央和地方大将的兵权,使地方行政权和财政权分开,又在中央组织强大的禁军。这些措施避免了地方分裂的再现,使北宋在政治上出现了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又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数量的激增,造成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至北宋中期,已出现了严重的财政、政治和边防危机。为缓和矛盾,富国强兵,宋神宗任命王安石进行变法。他制定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和保甲法等措施,力图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缓解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由于用人不当,特别是新法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削弱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遭到特权阶层的反对,新法没有成功。
元朝统一全国后,为有效治理广阔的国土,实行行省制,初步奠定了后世省区的规模;并通过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等机构,有效地保证了中央对包括西藏、台湾在内的广大边疆地区的管辖,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时期,其突出特点即为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统治者在中央废丞相,在地方废除行省制,设三司;清朝统治者在中央设立军机处,以上中央或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均加强了君主权力。明清统治者均采取一些“非常”措施以维护统治,加强君主权威。如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严密监视和控制官员、百姓,并以八股取士作为科举考试的形式,以培养皇帝的忠顺奴仆;清朝统治者则大兴“文字狱”,造成“万马齐喑”的恶劣局面。这些措施的出台,恰恰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例题:2000年普通高考第7题: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答案:A
解题分析: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考生对北宋初年政治措施的理解。北宋建立于唐后期长期藩镇割据及五代十国大分裂局面之后,为防止地方分裂再现,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起到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变化:
赋役是“赋税”和“徭役”的合称。赋税是中国历代政府的强制征课;徭役则指古代国家强迫平民(主要是农民)从事的无偿劳役。秦汉以后,赋指按户口征收的税,徭役则另行征发。
秦朝时期,赋税沉重,政府强迫农民把收获物的2/3交给政府作赋税,兵役和徭役更加繁重,人民不堪重负。
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西汉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如西汉初年针对秦的暴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又经过文景之治,将田租先后降为十五税一和二十税一。但农民仍须服徭役和兵役,并要上交人头税,即算赋和口赋。
南北朝时期,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于北方长期战乱,出现大量无主荒地,不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更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北魏政府遂将此种土地收为国有,并于485年颁布均田令,将政府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农民受田分为露田(后称“口分田”,农民丧失劳动能力后须归还国家)和桑田(后称“永业田”,可世代相传)两种。与均田制配套的赋税制度为租调制,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租粟、调帛或麻,并服徭役和兵役。
可见,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得以实行的必要前提为国家手中必须掌握大量的土地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劳动人口。它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较为安定,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北魏政府将土地授予少数民族,也推动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向农耕经济的转化和封建化的进程,是推动民族融合的根本性措施。
但均田制作为土地国有制,毕竟和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土地私有制存在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人口和永业田也逐年增多,国家手中无地可分,均田制必然瓦解。
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该制度最大特点在于“庸”的设置,即可以纳绢或布代服徭役。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又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这两种制度成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使政府手中可以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为解决财政上困难,780年唐政府实行两税法。它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但它并没有限制土地兼并,因此唐朝后期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导致农民战争的发生。
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另一方面土地兼并加剧,自由农民大量佃农化,国家户籍混乱,赋税征收发生困难。为增加政府收入,1581年,大学士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和杂税折合成银两,分摊于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来收税。从此农民主要负担即为地银和丁银。这种制度沿用了唐朝两税法的以田亩为主的收税标准,规定田多多收,田少少收,无田不收,使农民负担有所减轻。税种的合并,简化了征税手续,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农民的盘剥,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特别是统一征收白银的收税方式,使中国的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使大量农产品流入市场,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清朝雍正帝时,又实行“摊丁入亩”,即将丁税也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并以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的人丁数为标准,以后“滋生人丁,水不加赋”。这是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它进一步简化了税收手续,按土地单一标准收税,并从此取消了人头税,这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有利于工商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例题:1995年普通高考第4题: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B.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赋税
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答案:C
解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地丁银”这一概念的把握。清朝雍正帝实行的“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考生必须对这次变革的内容有准确的理解,还要注意区分它和以往的赋税改革如两税法、一条鞭法的区别,从而抽象出“地丁银”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选项中,B、D两项均无法将“地丁银”同一条鞭法区分开,因为这两项均未将“摊丁入亩”体现出来。因此当选C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重心曾发生从北至南、从西到东的转移。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特别是关中地区。正是由于该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这就使黄河流域原本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农民迁居南方,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统治者,如宋的刘裕,也比较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因此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赶上北方,为国家实现政治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也为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的空前繁荣准备了条件。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发生,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平均十年左右即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战乱,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大量北方人民迁居江南,补充了当地劳动力;加上许多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重视发展生产,因此南方经济又一次获得发展。
南宋时期,北方为落后的金政权,而汉族建立的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例题:1999年普通高考第39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火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上(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自《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回答:①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5分)
②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
③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①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1分)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起来;(1分)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1分)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2分) ②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2分)。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1分);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分);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1分)。
解题分析:本题以三段文献材料和一张南北人口数字统计表设置情境、提供信息,然后据此提出三问,旨在考查考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
本题第一问由两小问组成,集中考查考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即能否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典型地体现了材料解析题的特点。回答前一小问,首先要注意材料的时间性(材料出处可判定为西汉),其次要全面提取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回答后一小问,则需对后三则材料作全面的解读,获取东晋、唐代、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有效信息;特别是在解读材料四的统计表时,不仅要看到南方人口的增长趋势,而且要注意南北人口比例的变化。回答好第一问的基础,即从史实中得出应有的结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从表面上看,这一问似乎比第一问深入,但由于材料反映出的问题十分明显而且是高考复习中必讲的结论,因此这一问题难度不大。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均有经济促进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中心。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从游牧经济转向定居农耕经济的过程。从社会形态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从游牧经济转向定居农耕经济的过程。从社会形态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民族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民族迁徙:当时指从东汉以来周边各族的内迁,这也是民族融合的必要前提;友好交往:当时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往的游牧生活,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各少数民族丰富的畜牧业经验;联合斗争:指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了联系和了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春秋时期,由于争霸战争普遍进行,华夏族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齐、秦、楚、燕等国成为所在地区民族融合的核心。
自东汉时期开始,北部和西部的游牧民族匈奴、鲜卑、渴、氏、羌等陆续内欠,居住于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明显差异。由于东汉和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这是形成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国家大分裂的重要原因。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局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北方各少数民族逐渐改变原来的游牧生活,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汉族人民也学到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验,丰富和提高了生产知识。他们还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和友谊。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而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均田制,它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其余措施如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等,都加速了民族融合,成为国家统一不可或缺的条件。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长期并存,战争连绵。尽管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这突出表现在战后的议和活动上,例如北宋和辽订立的“擅渊之盟”,有利于满足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增进了各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边疆地区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因此和平共处仍是本阶段民族关系的主流。特别是元朝统一后,又一次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现象,并出现了汉族外迁、形成新民族等新特点。
例题:1998年普通高考第6题:唐太宗说:“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
②在东突厌建都督府,由突厌人自己管理
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招
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⑦③④ D.①②⑦④ 答案:A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型组合选择题,考生对唐太宗言论的含义当不难理解,本题回答关键在于题干中“他在位期间”这一时间条件,考生如果注意到该条件,并对唐朝前期民族关系领域中的重大事实有准确的把握,作出正确选择并不困难。
封建文化的发展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各民族的联系加强,中外的经济政治交往频繁,科技文化由此得到很大发展。造纸术的发明以及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成就,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政局混乱,但我国的科技文化仍取得了辉煌成就,并超越秦汉,有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如数学、农学等,其成就即便与后代“治世”相比也毫不逊色,为我国封建文化在隋唐时期达到繁荣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就。文化昌盛发展的原因包括政治稳定,全国统一,为文化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唐朝政府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各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本国的文化内涵。这时期的文化出现下列特点:全面繁荣,即在文学艺术、科技、宗教等方面均出现了杰出成就;兼容并蓄,即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世界领先,即在很多领域均出现了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如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等:影响深远,是“中华文化圈”的源头。
宋元文化高度繁荣,继续领先于世界,在天文历法、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均在本阶段外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没落,使明清文化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在思想领域,产生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学者;在科技领域,中国虽仍在传统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产生了几部总结性的著作,但在近代自然科技和人文科学方面则明显落后于西方;在文学艺术领域,则开始出现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没落的小说、戏剧作品,如《红楼梦》、《牡丹亭》等。
例题:1998年普通高考第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12分)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5分)
答案: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搂梦》、《聊斋志异》等佳作。戏曲丰富多彩,《牡丹亭》等名剧先后问世,地方戏曲繁盛,京剧形成。“吴派”画家、“扬州八怪”开创了一代新的画风。(6分)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2分)
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巨著,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3分)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1分)
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4分)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1分)
解题分析:这是一道“小切口,深分析”的比较分析题。命题者以中学教材为依托,首先在试题中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这就从完全不同于教材表达的全新角度,创设出一种新情境。命题者以此作为设问的出发点,向考生提出两个问题。第一问:“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偏重史实;第二问:“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则偏重史论。试题的立意在于通过对明清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的比较和分析,希望考生既看到中国古代文化成就辉煌的一面,又能认识明清时的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潮流(欧美资本主义已经兴起)的一面。这对于培养考生全面地、本质地观察历史问题很有帮助。
审明题意,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回答好问答题的前提和关键。解答第一问时,回答文学艺术繁荣兴盛的表现,要答出小说、戏曲、绘画等领域的代表性成就;回答科技由发展转为停滞的表现,要答出明末清初三大科技巨著及此后的“沉寂”。而回答明清文学艺术的特征要突出其反封建的民主色彩,回答明清科学技术的特征要答出“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知识。”这实际上都体现着那个时代的特色。
试题第二问主要考查分析能力,难度大于第一问。分析形成某种历史现象的社会原因,只能到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分析形成某种文化现象的原因,要把握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这就是解答第二问的正确思路。“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正是产生明清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的社会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在该题的参考答案中,要求考生务必将这种分析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即“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未认识。尽管分值不高,但却是答案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
社会性质: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又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对这一概念,不能理解为一半殖民地的,一半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严格地说,鸦片战争后的20年间,中国社会主要呈现出半殖民地的特征,到60年代,又呈现出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1949年一1956年为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后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简称为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简称阶级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大矛盾在中国近代的不同历史阶段,其尖锐程度不同,并且互相之间紧密结合,不可截然分开。
1949年一1952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产阶级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1953年一1956年主要矛盾是同资产阶级的矛盾;1956年以后,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大提法)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提法)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由于两大矛盾的作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统治,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简言之,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标。
1949年一1952年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1953年一1956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6年以后主要任务是把我国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
革命性质:由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任务所决定,中国人民在近代所进行的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尽管两者在产生背景、指导思想、领导阶级、发展前途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其所要完成的任务和革命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1949年一1952年,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1953年以后,进行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知识体系: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有三条基本线索贯穿其中。其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或称其为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屈辱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间,外国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军事恫吓、外交高压、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扶植代理人以及文化渗透等各种手段,疯狂侵略中国,致使近代中国在政治上丧失了独立,经济上横遭掠夺,文化上惨遭破坏,并最终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其二,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及国内封建势力的侵略和压迫程度的不断深化,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进行了100多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其三,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即在抗争的同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先进代表,向西方学习,不懈地探索各种救国救民的道路,并提出了多种救国方案。但不论是地主阶级中的进步分子,还是农民阶级,抑或是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其救国理想都相继以失败而破灭;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艰苦曲折的探索和实践,才最终领导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中国现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史、奋斗史。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可将这些史实分为成功与失误两个方面来把握。
例题:1998年普通高考第2l题: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是:
A.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答案:C
解题分析:本题理论水平要求较高。学生必须依据“革命性质取决于革命任务”这一论断来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完成推翻三座大山的任务,其中之一即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明显是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而对没收的国民政府财产和资本,人民政府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又符合社会主义革命要完成的“剥夺剥夺者”的任务,即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因此,该措施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特点:
美国:19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没有独立的侵华政策,在列强侵华活动中,居于从属地位,尚未具备独立侵华的能力。经过了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黑人奴隶制被扫除,美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强大,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日益膨胀。1898年,美国在美西战争中获胜,获得了菲律宾这一重要的侵华基地。此时,列强所掀起的瓜分中国的高潮已接近尾声。美国为使自己的侵略利益渗入各国的势力范围中,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从此该政策就成为美国独立的并一直推行的侵华政策。在侵华过程中,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特别重视运用经济手段对华进行渗透,以达到最终排挤其他国家,独霸中国的目的。
日本:日本有灭亡中国的既定国策,其目的性和步骤性极强。从对外扩张角度说,日本近代史就是一步步落实其侵略计划的过程。并且始终重视运用军事手段达到这一目的。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并制定了所谓“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将矛头指向其近邻-朝鲜和中国。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取得对朝鲜的控制权,便利了它向中国东北渗透。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在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披露日本对外扩张计划为: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以后日本的扩张活动看,如“九?一八”事变(“征服满蒙”)、华北事变和“七?七”事变(“征服中国”)、珍珠港事变(“征服世界”)等,该计划得到了完整的实施。
俄国:俄国是封建军事性很强的国家。因此,它的领土野心十分强烈,侵华始终重视吞并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并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残暴性。同时,俄国还很善于伪装友好,利用拉拢收买的手段达到侵华目的。如俄国以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为借口,并采用收买手段,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中俄密约》,获得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权利。
英国:英国是在各个领域首先发动对华侵略的国家,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对华贸易上长期占有明显优势。它还具有得天独厚的侵华条件-控制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
法国:法国始终重视对中国西南边疆(如广西和云南)的侵略,将该地视为本国的势力范围。1883年法国挑起中法战争,意图即在于以越南为基地打开中国西南门户。它更进一步在瓜分狂潮中将云南和两广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强租广州湾。法国也很善于对华进行文化渗透,如《黄埔条约》中有关于传教权的规定。
例题:1997年普通高考第8题:“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因为该政策:
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
B.可使美国在华获得权益居列强之首
C.表面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
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 答案:D
解题分析:该题设问角度是“由果找因”,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和作用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该政策对美、对华、对列强侵华都有重大影响。其中,C项可看作是A项的原因,但涉及的是对“门户开放”政策对列强的影响。而B项尽管有较大迷惑性,但只要考生对美国侵华的阶段特征有较为清楚的把握,应不难排除。
中国近代列强侵华手段:
1.军事侵略:指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侵华事变。侵华战争有六次,即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37-1945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侵华事变则包括诸如“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2.政治侵略:
①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1842年《南京条约》、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58年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条约》、中俄《爱珲条约》、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1885年《中法新约》、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896年《中俄密约》、1901年《辛丑条约》、1915年《二十一条》、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1935年《何梅协定》、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
②以各种方式强占中国领土:如英国割占香港岛、强租威海卫和“新界”并将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俄国割占我国东北、西北15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强租旅顺大连并据有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势力范围;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并据有福建作为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并将山东划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并据有两广及云南作为势力范围;等等。列强强占中国领土的方式有很大区别,如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通过开辟“租借地”变相侵占以及划分“势力范围”等。
③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自19世纪60年代起,中外反动势力通过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勾结起来;1900年帝国主义组织八国联军直接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在辛亥革命中,先后支持清政府和袁世凯对革命进行破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帝国主义扶植各派军阀镇压人民革命,并直接出面制造一系列惨案,如“五卅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等,随后又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国共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又对新中国进行包围、封锁;等等。
④扶植代理人以达到侵略目的:在共同镇压太平天国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帝国主义转而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袁世凯死后,英美帝国主义扶植直系、滇系、桂系军阀,日本扶植皖系、奉系和晋系军阀,使中国陷于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北洋军阀统治行政被推翻时,帝国主义又选中蒋介石为侵华的统治工具。
帝国主义扶植代理人,在中国实行间接统治,是中国作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上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个特征决定了中国近代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本内容。如由于帝国主义对华采取间接统治、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了军阀割据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的政治上的可能性;又同样由于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手法,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由此决定中国近代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就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反之亦然。但由于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形式所决定,在一般条件下,中国人民欲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首先要推翻帝国主义在华扶植的代理人。而如果帝国主义企图变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即要变中国为完全的殖民地,则民族矛盾压倒一切,中国人民的斗争矛头就要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反封建的任务要从属于反帝的任务。
3.经济侵略: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具体手段繁多,但总体上可分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两大类。商品输出指资本主义企业向国外倾销商品并掠夺原料的经济渗透方式。它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特征之一。这个特征鲜明地体现在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列强对华进行的经济活动中。其具体手段有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和控制中国海关等,同时列强在华取得很多政治特权以维护这种侵略方式。资本输出指用过剩资本向他国投资或贷放的经济渗透方式。它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自1895年《马关条约》后,该特征在列强对华进行的经济侵略中日益明显。其具体手段有开设银行、政治性借款、控制铁路修筑权、开采矿山、投资设厂等,并在政治上通过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以适应这种经济侵略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资本输出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即已出现,但输出额较少,未成为经常现象,一般是作为商品输出的辅助手段存在。如19世纪40、5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的外商开办的船坞和工厂即属于此类,直至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这种行为才取得合法地位。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商品输出并未停止,而且与资本输出密切联系。
例题:1998年普通高考第14题: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俄国 ⑤日本
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帝国主义侵华史有关史实的记忆再现能力。审题时首先应注意题干中“在鸦片战争后”这一时间条件,其次应对“割占”这一概念有准确理解。尽管法国和德国在19世纪末参与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但其手段如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均属变相侵占中国领土的方式。而英国、俄国和日本均曾通过不平等条约正式割占了中国部分领土,取得了对这些地区合法的统治权。因此,应选A项。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局面的变化:
①19世纪中期--19世纪80年代:参与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俄、美等四国。其中英国居于明显优势。
②19世纪80年代--20世纪早期: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对外加强侵略扩张。法国和日本先后挑起侵略战争,而以德国为开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则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机会均等。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为维护共同利益,八国联军镇压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此时英国传统的侵华优势地位已开始受到挑战,美、日、德等国的侵华利益上升很快,而法、俄仍保有较大利益。可见,中国此时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其中主要是英、法、俄、美、德、日六国。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侵华同盟的形成只能说明列强暂时在侵华问题上取得了暂时的表面上的一致,内部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妥协是相对的,而争夺是绝对的。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发生就是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之机,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又利用袁世凯急于称帝寻求支持的心理,于1915年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形成了事实上的独霸中国的局面。美国是当时欧美列强中唯一有能力同日本争夺中国的国家,双方的矛盾以“府院之争”的形式表现出来。1917年美国参战后,其主要注意力在欧洲,也默认日本独霸中国的现状。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列强在《凡尔赛和约》中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正式移交给日本,巩固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地位。
④“一战”后至20世纪30年代:欧美列强不能长期容忍日本独霸中国。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尤其是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1922年美国操纵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各国在华“利益均沾”、“机会均等”和“门户开放”的原则,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下。但此时由于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德国战败,以及英、法被一战严重削弱,因此美日即成为战后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
⑤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20年代,日本的侵华势力受到美国的严重排挤。为实现变中国为其一国独占殖民地的野心,日本于30年代连续发动大规模侵略,频繁制造事端,如“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等,更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而逐步打破了一战后帝国主义确立起来的在华统治秩序,又一次造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中日民族矛盾极度尖锐,日本同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尖锐化。
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除美国外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美国为确立其世界霸主地位,力争使中国成为其全球战略上重要的一环。为此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并于1946年同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形成了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
上述侵华势力的消长和局面的变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列强各国政治经济实力变化在侵略中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反映。
例题:1999年普通高考第10题: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解析式的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分析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1.近代前期:应主要把握三次革命高潮
①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农民战争有明确的宗旨和比较系统的理论,有比较坚强的领导集团,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和政策,有强大的武装,得到人民的拥护,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中国日益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这场运动同中国古代史上发生的农民战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其领导人开始从西方宗教中寻找思想武器;由于面对着中外联合的反动势力,太平天国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还肩负着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一些先进的领导人还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②义和团运动:这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积累的民族矛盾的大爆发。它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又有严重的自发性质;“扶清灭洋”的口号既反映了尖锐的民族矛盾,又有模糊性和盲目性。它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重创了清朝反动统治。
③辛亥革命:这是中国近现代三次历史性的飞跃之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工具的情形下,为挽救民族危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力图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改造中国。经过思想、组织、纲领、武装等方面的准备,发动了辛亥革命。它明确地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的,有较完整的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理论基础的革命纲领,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并始终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是中国真正近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近代后期:首先应注意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应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发展阶段概括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首先通过“二大”确立民主革命纲领,并领导发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随后即将工作重点转为同国民党合作,组建革命统一战线,并共同领导了国民革命。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首先以三次起义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随后便开始了党的历史上工作重心的伟大转移--由城市转向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在经历一次大型路线错误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长征和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随即开始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将其付诸实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转折阶段,应特别注意这个转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中国共产党此时已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其二,中国共产党此时已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独立自主地解决内部的矛盾和分歧。其三,中国共产党此时已善于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方针,并灵活处理同国民党的关系。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独立自主地开辟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在理论上,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为中国的抗战指明了前途。在抗战的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高潮。并在坚持对敌斗争的同时,采取多方面措施进行根据地建设,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又召开七大,为迎接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准备。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在后方开展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6月,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一年后又进行了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随后在军事上进行渡江作战,开始解放全中国。在思想理论上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重大理论问题。在政治上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政协),筹备建立新中国。
例题:1996年普通高考第15题: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答案:A
解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对“大革命”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大革命”即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发动的国民革命,其实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因此衡量其成败的主要标准应是其任务是否完成。
农民阶级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近代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农民阶级由于深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因此具有革命的要求。加之人数众多,因此农民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例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进程的作用;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有力地配合了北伐战争;而后来根据地的农民相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军参战,是民主革命胜利的有力保障。这些史实都足以说明农民阶级的革命主力军作用。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不是中国近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个阶级所从事的小农经济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这就决定了农民阶级具有一些自身所无法克服的致命弱点。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思想理论武器都与宗教有关(拜上帝教和白莲教),这说明农民阶级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理论作指导;从太平天国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分析,又可以看出农民阶级在政治上不能提出彻底的科学的革命纲领,而平均主义构想又背离农民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因此不能实现;而从天京变乱和义和团运动的组织特点来看,农民阶级也不能建立先进的巩固的政权组织形式,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始终保持内部团结,不能抵御封建主义的侵蚀。上述弱点说明,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但是,不能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忽略其革命性,应该认识到:中国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广泛支持是不能取得胜利的。这是由中国近代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在中国近代史上,无论哪个阶级领导的斗争,如果不动员农民,均不可能成功。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压制工农运动,也限制了革命力量,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例题:1995年普通高考第6题: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最主要是因为: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答案:C
解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太平天国历史地位及其意义的理解程度。考生应有意识地将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古代史上历次农民战争相对比,并必须理解:衡量中国农民战争的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看他们当时的斗争口号、政治主张。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这个阶级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中国近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革命性主要由其产生的背景和条件所决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进程中,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一定的生命力,在夹缝中依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发展。其发展必然会带来新的意识形态和新的阶级力量的壮大,必然对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产生越来越大的瓦解作用。特别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先后领导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等革命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又积极谋求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并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发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此后,民族资产阶级又屡次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接受社会主义改造,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以上这些史实,均能说明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民族资产阶级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即“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在阶级来源上,民族资产阶级有很多是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而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近代革命中集中表现为以下两方面:其一,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二,由于做为剥削阶级同普通劳动人民之间存在排斥性,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发动和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以上弱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一支不可忽视的同盟军。中国近代进行的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要完成的是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的任务。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之间存在着矛盾,而其发展也会推动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不能因其软弱性和妥协性而否定其革命性和进步性。必须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而不能将其排除在革命阵营之外。否则即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所组织的历次统一战线中,都包括着民族资产阶级。
例题:2000年普通高考第11题: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属理解类型选择题,需要学生结合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两面性来分析戊戌变法不彻底的原因,难度不大。
无产阶级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性,使中国近代产生的无产阶级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诞生时间早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人数不多,但是分布比较集中,这就便于组织和宣传,并使无产阶级具备了农民阶级所不具备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早期无产阶级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这就在今后的民主革命中便于形成工农联盟;中国无产阶级受外国资产阶级、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种压迫剥削,经济状况恶劣,政治上无权,因此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远大的前途。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任。而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则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是由所代表的无产阶级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由各阶级的革命实践结果所证明了的。
即便如此,单纯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也是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因为中国毕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无产阶级的物质力量也有限。而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又是非常强大的。再结合对其它中国近代革命阶级状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近代社会上任何一个有革命要求的阶级都不可能单独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中国无产阶级必须同其它革命阶级联合,组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而无产阶级则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居于领导地位。
例题:1990年高考试题: 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出现于:
A.洋务派举办的军工企业 B.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
C.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企业 D.外国资本家在华经营的企业
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解题时首先要细心审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出现于什么企业。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相继在上海、广州、香港等地设置船坞和船厂,在这些外国资本家经营的工厂企业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之后在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近代企业中,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因而正确的答案应是D。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不仅要记住它首先产生于什么企业,而又要记住产生的时间。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以及为什么具有这一特点也应掌握。
中国近现代探索史的阶段划分:
1.1840年鸦片战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本阶段探索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又可分为三个小阶段:
①1840年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本阶段探索的主体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主要是学习以坚船利炮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包括鸦片战争期间新思潮的萌发和洋务运动。
②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本阶段探索的主体是民族资产阶级。主要内容是仿效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该运动前期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后期性质有所转变,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
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本阶段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具体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探索适合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又可分为三个小阶段:
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本阶段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同中国民主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建立统一战线,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过程。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本阶段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变革生产关系,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
②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至今:本阶段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过程。
中国近代社会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探索的方案及其实践效果:
1.地主阶级:
①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等地主阶级开明人士在反击外来侵略的同时,开始了对西方“长技”的探求,促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其指导思想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着眼点主要在西方先进的科技(主要是军事科技)和介绍西方的史地知识与某些政治事物。新思潮揭开了中国近代探索救国真理的序幕。但这些先进人物倡导新知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认识还很肤浅和模糊,有些甚至是歪曲,其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基本属于西方文明的皮毛,而且其主张基本没有落实。
②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清王朝统治而发动的一场“自强”运动。其重点在军事、外交、机器制造技艺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某些文教事业。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认识方面,他们较前人有所长进,但出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能,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企图把近代西方的技术--“用”和中国的封建专制--“体”相结合,使“用”为“体”服务,其目的和手段的矛盾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对外国经济势力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2.农民阶级: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扶清灭洋”口号的分析,均可以反映出单纯从农民阶级的角度出发提出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是缺乏理性、科学性的。然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出现的一个独特的现象:洪仁玕为了振兴太平天国内政,写出了著名的《资政新篇》,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表达了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愿望。该方案出现在中国正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外国资本主义的先进事物已在中国开始出现,因此它的问世具有必然性。同时,由于当时的中国尚未产生新的经济成份和阶级力量,该纲领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洪仁玕的个人实践活动,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实践相差甚远,因此它的产生又具有偶然性。当时的中国缺乏落实这个纲领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其设想不能实行。
例题:1994年高考试题: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答案:C
解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洋务运动的目的、作用及特点的分析。考生既应凭借对其作用的记忆而从反面排除A、B、D三项,更应该从正面理解“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的确切含义,即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再结合对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中学”和“西学”概念的准确把握,将答案选出。
中国近代社会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探索的方案及其实践效果:
1.民族资产阶级:
①早期维新派: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早期维新思想也应运而生。以冯桂芬、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一批进步人士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主张振兴工商业,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早期维新派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主张,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行动。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19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但在成长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就出现了政治倾向的分歧。维新派和革命派几乎同时出现,当时维新派的活动条件较为有利。
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维新思想有了新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比较全面、系统地发展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把抵抗侵略挽救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从而为维新变法运动莫定了理论基础,也含有减少变法阻力的策略意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这是90年代维新思想出现的新特点,但也暴露出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理论上的不成熟。他们同顽固派展开了一场论战,把维新变法思潮推进为具有很大声势的政治运动。1898年,光绪帝任命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要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由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仍存在依赖性,这就注定了维新派在政治运动中的软弱妥协:没有反帝要求;反封建也不彻底,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严重脱离群众,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最终不能摆脱“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剧命运。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工具的情形下,为挽救民族危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力图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改造中国。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以美、法两国的民主制度为政治理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并通过同保皇派的论战与其划清了界限,并用以指导了辛亥革命的实践。
④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20世纪早期,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当时北洋军阀所掀起的复古逆流,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则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掀起了一场强烈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大大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又注入了新内容,李大钊等人开始在中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不仅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为中国找到了真正的出路。
2.无产阶级: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近代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方式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人民群众客观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辩证地将此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0世纪中国国情的最大特点,就是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
例题:1998年普通高考第11题: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戊戌变法历史功绩的准确理解和评价能力。戊戌变法有多方面的作用,而审题关键在于题干中“突出”一词的理解。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推动政治改革,未达到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但由于该运动的失败,因此在这几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宣传其思想理论,并和顽固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在思想领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不会随着变法的失败而被抹杀。因此应选B项。
中国近代存在的经济成份:
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成份在中国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近代以来开始逐步解体,但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的农村地区仍占主要地位。
自然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对称,指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即每一个生产者不仅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农产品,而且可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其基本特点即“自给自足”,这里的“足”并非富足,而是基本满足的含义。这种经济形态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因循守旧,是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
自然经济是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 关系和阻止中国进步的根源,因此决定了中国近代要富强必须完成反封建的任务。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以船坞、工厂为主要形式。甲午中日战争后,通过《马关条约》的签订,外商企业在中国取得合法地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大规模对华资本输出,投资设厂也进入高潮,此后只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所放松。建国初期,被人民政府以各种形式接收。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机器生产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所 出现的最早的近代企业。它资金技术力量雄厚,且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和资源以及中外之间不平等的经济秩序,榨取超额利润。
开办企业是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使中国的资源被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严重排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是加剧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但它在客观上为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技术、机器乃至企业管理,也造就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它对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有明显的冲击、瓦解作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又有一定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洋务派企业: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在“自强”和“求富”旗号下,兴办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但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战后逐渐趋于没落。
洋务企业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些进步人士探索富国强兵之路的产物。其军事工 业采用机器生产方式,但其产品不是商品,在经营管理上更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基本属于封建性近代工业。而民用工业基本上是建立在利润、市场和价值规律基础上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封建性。
洋务企业的兴办,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机器设备,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它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诱导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被迫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20世纪30一40年代,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历史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形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急剧膨胀,把持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通过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不是中国资本主义正常发展的结果,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政权同英美帝国主义侵华资本结合而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对外适应帝国主义对华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掠夺资源的需要,对内除直接剥削无产阶级外,还利用政治特权,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压迫和损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基础。
新民主主义经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和出于支援革命战争的需要,领导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努力发展生产,根据地的经济即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它存在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革命型”的经济形式,但正如民主革命阵营由多个革命阶级阶层组成一样,它本身又是由多个经济形式组成的,包括个体小农经济、小工商业经济、部分地主富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农业互助组、合作社经济和公有性的军事和民用企业等。正因为是作为革命过程的过渡经济,所以更重要地表现为革命的经济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保存或限制富农经济,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代表着民主革命各革命阶层的经济利益。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过程。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即为同时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处在逐渐解体状态中的自然经济、缓慢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财大气粗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恶性膨胀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不断壮大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自然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以及新民主主义等经济成分都在瓦解着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勾结、依赖,也存在矛盾;民族资本主义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主义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着中外反动经济的重要阻碍,同时其发展也在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例题:1997年普通高考第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9分)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7分)
答案:兴衰过程: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1分)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2分)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被迫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2分)20世纪30-40年代,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2分)
历史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分)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2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3分)
解题分析:本题主要是从宏观角度、从近代史全局的高度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和认识;对考生的知识掌握、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要求较高。考生应首先明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近代史上的发展共分为几个阶段,在叙述每个阶段的状况时,都要注意“结合有关社会背景”。再结合这种经济成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特点及其发挥的作用、评价其历史地位。
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经验教训:
建国以来,尤其是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既出现过严重的失误,也有辉煌的成就。其中包含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自1957年反右扩大化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的主要矛盾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工作重心逐渐偏离到阶级斗争上,导致“左”倾错误不断积累,最终导致“文革”内乱,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蒙受巨大损失。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工作重心重又回到经济建设上来,又坚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方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2.进行经济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由于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中忽视了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使经济建设遭受挫折。
3.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如1958年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脱离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一味提高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程度,大搞“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改变生产资料的经营使用方式和产品分配制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
4.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符合本国国情。
5.必须调动一切经济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重新得到落实,并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它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祖国而奋斗。
例题:1995年普通高考第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2分)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客以及结果如何? (12分)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2分)
答案: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2分)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3分)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3分)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3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是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分)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2分)
解题分析:本题对考生的理论要求和答题技巧均提出了较高要求。考生应首先注意提干中的答题条件:“建国后”为时间条件;“农村”为空间条件;“生产关系”为概念条件,也是回答的关键。考生必须对“生产关系”这一概念特别是对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后我国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分别调整的是生产关系中的哪些环节。据此作答,答案应高度概括。
第三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
近现代的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上半期完成的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技术革新过程。它首先发生于英国。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前提。英国的海上贸易、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可能。而英国海内外市场的扩大,又成为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
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然后促使采矿、冶金、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技术革新和机器使用。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向欧美其它国家和地区扩展。自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英、法、美、德、俄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经历了一次飞跃。以机器生产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工业生产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也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随着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展开,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在这些国家经济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它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进展的速度和深度因各国具体历史情况的不同而有差别。英国因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最为充分,所以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上半期最早完成。这就奠定了它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经济优势。19世纪中期,英国拥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近40%,向各国供应工业品和机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法、美等国与英国拥有一些相同的条件,故受工业化的影响较早。而德意志、俄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工业革命开展相对较晚。
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导致了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这就是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国际工人运动及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三大历史潮流。或称为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大倾向。
19世纪70年代,西方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宣告结束,东方的资产阶级政治运动还未兴起。世界上基本没有大的革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孕育在这个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大发展,一系列重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促成了新工业革命的发生。而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又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以轻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已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了。
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从而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变化,重工业逐步超过轻工业成为国家最主要的工业生产部门。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必然会促成生产关系的变化,产品结构的复杂化,设备的更新,资金的需求等都要求生产规模必须扩大,设备与资金更加集中。于是垄断组织应运而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逐渐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这样,以科技为基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出现。这表明了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已经定型。尽管此后又出现了诸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等,但在基本形式上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由于各国生产的集中程度和其它历史条件的差异,各自的垄断组织发展的速度、程度和形式也有所不同。美、德两国的垄断程度较高,美国更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而英、法两国的垄断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进一步加剧,美、德超过英、法,日本崛起为亚洲强国,而俄国仍远远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
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既是由于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科技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是由于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学技术迫切需求的结果。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例题:1993年普通高考第44题:简述工业革命的后果,并据此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答案:工业革命的后果,首先是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使资本主义力量增强;其次是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强国加紧掠夺殖民地;最后是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特别是形成了无产阶级。(4分)
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三股进步历史潮流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运动;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6分)
三股历史潮流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848年欧洲革命;俄国废除农奴制;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 美国内战; 日本的明治维新。(1分)(答出两件即可得分)
民族解放运动:爪哇人民起义;阿富汗人民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印度民族起义。(1分)(答出两件即可得分)
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共产党宣言》发表;第一国际建立。(1分)(答出两件即可得分)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大跨度,高概括”的评述题,第一问要求考生简述工业革命的后果,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第二问要求考生根据工业革命的后果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三股进步历史潮流。重点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和从宏观上把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趋势的能力。解答这一问必须把三股“潮流”概括为三组历史概念(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运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才行。答案要求极为精炼、准确。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特点: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发生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16世纪后期的尼德兰革命应视为其先声,而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则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仅爆发在少数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国家,一方面该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革命的成功创造了物质前提,另一方面旧的社会体制又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造成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较为单一,即推翻本国、本地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旧有社会秩序(在英、法表现为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在北美表现为英国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此外并不肩负其它任务(如解放劳动人民)。
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不充分,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就并未强大到使革命一蹴而就的程度,加之国际环境的原因,这就决定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具有曲折多变的特点。例如:英国革命有过几次反复,法国革命则更为明显,美国独立战争也经历了先挫折后胜利的转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般说来,在革命的第一阶段,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所追求的目标大体均己实现,这便是革命的基本成果。但出于封建势力的反扑以及外来势力的干涉,使革命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必须大大突破预定的革命目标,才有可能巩固既得的成果。当此任务完成时,这些超出革命预期目的的步骤也就失去了存在了理由,就必须在退回到成熟的起点上-即革命初期取得的那些革命成果。从阶级关系角度分析,革命最初的领导者多是大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如英国的新贵族、法国的自由派贵族),人民群众是资产阶级的同盟军,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有一致的斗争目标,但却有不同的斗争目的。当革命需要向前发展时,掌权的大资产阶级就开始不能适应要求。此时主要的推动力量是下层群众和革命阵营中更激进的派别。而最终革命成果得以巩固和维护时,大资产阶级又会重新执政。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主要表现在革命推翻了旧制度,使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掌握掌权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但政权组织形式有所区别,如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体制,而美国则较早地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而革命成功后,充其量只能确立起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而不可能建立起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当本阶段接近终结时,世界上仅有四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英国、美国、法国),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处于封建制度甚至更落后的社会形态中,资本主义远未形成世界体系。这归根结蒂是由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将封建制度彻底废除,不足以改造社会,更谈不上改造全世界。
同时,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虽从时空观念上讲相去甚远,但相互间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美、法两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而美、法两国革命的联系则更为紧密。
例题:1997年普通高考第19题: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现这一性质的是:
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了王军
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方对国王的封建义务
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D.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答案:B
解题分析:本题有相当难度,旨在考查考生对“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概念的理解,特别要注意“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这一论断。该题的四个选项均可从不同角度说明英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但要求回答的是“最”能体现性质的选项。一切资产阶级革命,无论最终确立何种类型的政体,是否处死国王,均不重要。重要性在于是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是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即是否对社会进行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造。可见,C、D两项并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必须完成的任务,而A项单纯强调武装斗争的方式不能体现“资产阶级”这一性质,而B项涉及到对土地问题进行资本主义改造的内容,因此应选该项。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政治发展趋势:
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出于资产阶级尚未完成反封建任务,而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尚未建立起来,资产阶级的统治手段还带有很浓厚的封建色彩,高压政策经常使用。在经济上,资产阶级又以榨取绝对剩余价值为主要剥削方式,手段相当残暴,工人阶级的状况极为悲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较为尖锐。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职能进一步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国家职能作用越来越大,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调节作用。国家机器的强化固然有助于资产阶级镇压劳动人民,但更有利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调整社会关系。国家从过去的自由放任政策过渡到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通过给予工人阶级一定的政治权利、改善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来缓和矛盾,稳定政治局势。从而也使政治民主化的程度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日益成熟,社会矛盾渐趋缓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愈加巩固。
出于各国的国情及历史原因不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呈现出两种 不同的类型。这是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性的重要体现之一。英、法、美等国家基本走上了自由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其特征为比较促全的议会制、发达的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这是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的基本模式。而俄、德、日等国则呈现出专制主义的特点。
“一战”后初期,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社会政治危机和经济困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状况也发生了某些变化。首先,各国都加大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干预的力度,国家职能进一步扩大。一些坚持自由竞争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社会政治集团,在政治上的地位和作用大大下降。如英国的自由党逐渐丧失了执政党的地位。有的国家甚至不得不借助建立极权政治来恢复统治秩序,如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其次,面对革命高潮,各国资产阶级政府均采取镇压政策,从而使战后兴起的世界革命高潮走向低潮。
1929-1933年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一次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大震荡。在危机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采用议会民主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摆脱危机,从而使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相结合,开始了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而德、意、日等国则完全抛弃民主,先后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进入了完善和继续发展的新阶段。各国普遍注意消除法西斯主义的影响,议会制民主相对巩固,行政权力的社会基础逐步扩大,政党政治继续发展,舆论、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大大增强。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矛盾的相对缓和,工人运动趋于低落,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度进入了一个较长的相对稳定时期。
例题:2000年普通高考第43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请分别说出这时俄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 (2分)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2分)从这四个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9分)
[说明]答题时要概括论述,不要罗列具体过程。
答案:俄日体制:俄国为沙皇专制, 日本为天皇制。(2分)
主要差异: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俄日为专制主义体制。(2分)
历史原因: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2分)对封建制度改造比较彻底;(2分)俄国过渡道路是1861年改革,日本过渡道路是明治维新,(2分)两者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分)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1分)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对比型的论述题,要求考生对世界近代史的第三阶段即垄断时期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政治制度的类型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史上寻找两类政治制度形成差异的原因。这就要求考生对英、法、俄、日四国在世界近代史上发展的线索有一全面而完整的把握,又要对专制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有深刻的理解,将此二者结合,才能作出正确回答。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活动:
随着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西欧国家开始用殖民主义的锁链,把原来彼此孤立、隔绝的大陆连接起来。欧洲各国普遍在海外大肆推行殖民扩张的政策,掠夺财富,赚取商业利润。17-18世纪,荷兰、英、法等国成为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的新殖民强国。此时的殖民活动重点地区在美洲,以公开的杀人越货式的殖民掠夺为主要方式,充满暴力色彩,如公开掠夺贵重金属、屠杀当地居民、黑奴贸易等。其基本动因即为资本原始积累。它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给被侵略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19世纪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同时意味着世界上大批国家和地区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征服,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此时殖民活动重点地区在亚洲,西方殖民国家采取较为隐蔽的侵略手段,即通过商品输出,将东方广大地区变成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再辅以炮舰政策。列强对东方的侵略扩张,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亚非拉的贫穷和灾难,也从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这些落后地区的旧有社会体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起来。在殖民扩张中,帝国主义国家将世界从经济上和政治上瓜分完毕。这给被压迫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但同时也使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了。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各大工业国的资产阶级日益将资本输出当成了攫取更大利润的手段,为资本寻求投资场所,利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廉价原料、劳动力和东西方之间不平等的经济秩序,榨取超额利润。资本输出必然促使东方各国各地区的传统古老社会机构进一步瓦解,并出现一批西方式的资本主义企业,继而又产生民族资产阶 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扩张主要表现在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对殖民地的再分配。如协约国对战败国德国、土耳其的殖民地和属地的瓜分;30年代法西斯国家建立后对一些亚非国家发动新的侵略。同时,出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一些殖民国家被迫改变统治策略,如英国被迫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承认其自治领的内政外交均独立自主;而国际联盟在重新瓜分殖民地时也不得不冠以“委任统治”以掩人耳目。
二战后,大批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至90年代,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殖民活动,完全是为了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利益需求,给被其征服的亚、非、拉地区首先带来的是破坏、奴役和灾难。但在客观上,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整个世界的资本主义进程。正如马克思在评价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所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例题:1999年普通高考第27题:《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①资本原始积累 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扩张 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项
解题分析:本题题干中引用历史材料,又属组合选择题,重在考查史论结合的能力,题干中的中心观点是“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及其表现,然后要求考生确认四个选项中哪些是得出这些结论的依据。解题时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时间界定,这一观点提出的时间是19世纪中期,它讲的“在历史上”的时间范围应指从16世纪至19世纪中期的历史,这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和发展俄历史,也是又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期的历史,在这三百余年中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趋向和主流;第二,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细心审视四个选项中哪些具有材料所说的“革命作用”。特别是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认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原始积累,因此也有革命性的一面。
近代主要的社会思潮: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反映各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该运动不仅以天才辈出、成就显著而著名,更以其主要思潮影响着世界。
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为人文主义。它的主要观点是: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漂缈的神话,追求生活的幸福;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及创造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之禁锢人性,等等。可见,人文主义就是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它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新兴的资产阶级就是在这个人生观的指引下开拓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7-18世纪,欧洲又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思想遂成为社会的主要思潮。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突出特征即为自由。因其只能通过市场运转,而自由是进行市场活动的先决条件。商品市场上的买卖双方、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双方、劳动力市场上的雇佣双方都要有选择的自由、谈判的自由、成交的自由和签订合同的自由。而取得这些自由的前提即人要有自由。由于商品经济的这个基本要求,启蒙运动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的,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理性就是人的思考和判断,它以人的自然权利(天赋人权)来和封建主义的王权、 神权和特权对抗,提倡自由平等、法治、社会契约和三权分立等主张。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最充分的思想动员。同时,启蒙思想家还为新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各种国家的政治构想,为日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如美国1787年宪法就集中体现了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工业革命在欧美各国迅猛展开。随着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希望巩固并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以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兴起。要求在政治上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取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在经济上则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国家不干涉资本家事务。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资产阶级积极展开自由主义改革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例题:2001年普通高考第23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一致主张有:
①人权自由 ②实行法治 ③反对教权 ④反对专制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属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启蒙运动基本要求和主张的掌握,难度不大
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变迁:
17、18世纪,西欧各国在对外进行殖民扩张过程中产生了尖锐矛盾,为争夺殖民霸权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7世纪,英、荷两国成为争霸的主要对手;18世纪英法矛盾又逐渐突出,互相之间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战争。这些战争从本质上说都是争霸和商业战争。结果是英国先后战败对手,在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自18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各国对法国进行了联绵不断的干涉战争。它带有争霸性质,是英法两国争夺殖民霸权的延续,也是法俄两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表现。但它更是欧洲资本主义力量和封建主义力量之间的一次斗争。从结果上看,当时即使在资本主义力量最强的欧洲,封建势力也要更为强大一些。
拿破仑失败后,欧洲的封建君主们通过维也纳会议建立起欧洲大陆反动的封建统治局面--维也纳体系。在该体系中,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得以巩固和加强,而以俄国为首的封建势力在欧洲十分猖獗,他们通过“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对各国革命进行镇压和干涉,使欧洲大陆一片黑暗。但该体系在确立后不久即面临着崩溃。原因在于它出现在欧洲各国先后开展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发展的时代中。为工业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成为时代的要求。于是各国资产阶级展开了一系列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这些斗争对于维也纳体系都构成了沉重的打击。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结束了复辟的波旁王朝的统治,政权又回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维也纳体系被打开了一个大缺口。1848年遍及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尽管未能取得最终胜利,但进一步摧垮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并为新的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到来打下了基础。不过维也纳体系也绝非一无是处,它开创了以开会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客观上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欧洲列强为了争夺欧洲霸主地位和世界殖民霸权,继续进行着激烈的斗争。1853-1855年,英、法和俄国为争夺巴尔干半岛而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也具有一定的争霸性。此前有能力争霸欧洲的强国如法国、俄国、奥地利等国经过这些战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而新兴的德国开始崛起,成为称霸欧陆乃至世界的有力竞争者。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英法等国发展相对缓慢,而美德等国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同时,出于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扩张,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先后发生了美西战争、日俄战争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在欧洲,则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对峙的局面。
他们之间不断进行扩军备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当时,帝国主义国家除对苏俄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并调整对殖民地的政策外,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战利品的瓜分和对战后世界的重新安排上。可见,第一对矛盾为当时的主要矛盾。它又可分为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和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前者最为突出。各战胜国围绕世界霸权和欧洲霸权展开激烈斗争,分别制定了各自的争霸计划。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确立了帝国主 义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重新安排世界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其中英、法通过对国联的控制,得以继续维持其世界霸权,而在亚太地区,美日居主导地位。该体系暂时协调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但战胜因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在20年代开始在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上体现出来。出于协约国开始执行与《凡尔赛和约》原则相悖的政策,使德国开始复兴。
进入30年代,由于法西斯上台,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演变成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力量之间的矛盾。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最终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普遍削弱了欧洲强国,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操纵联合国,控制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从50年代后期起,苏联也开始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争霸开始。50、60年代,战略优势在美国一方。70年代苏联处于攻势,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重新强硬,苏联全面收缩。90年代初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争霸、“冷战”局面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崩溃。
某阶段国际政治格局形成的决定因素在于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的消长,从根本上讲,是由物质因素这种基本、长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决定的。一种国际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作用的大小,对国际政治格局影响的强弱,归根到底要由其经济实力决定,而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也是由经济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实力的消长来决定的。如维也纳体系的确立,说明当时即使在资本主义力量最强的欧洲,封建势力也要更为强大一些;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的特点则完全是出于“二战”后美、苏两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和国际地位决定的。
例题:1997年普通高考第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8分)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4分)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 (4分)
答案: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称霸和互相争夺。(2分)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提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进行激烈的争夺,等等。(2分)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和互相勾结。(2分)例如共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2分)
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尖锐矛盾,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4分)
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又出兵莱茵不设防区。日本违反《九国公约》,妄图吞并全中国,1933年退出了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解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内客及其影响的全面掌握,考生回答问题必须有论有据,史实回答必须概括、凝练。
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初,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心在美洲。由于在亚洲殖民势力尚未充分渗透,只集中于南亚次大陆一带和太平洋地区。而在非洲,殖民活动主要限于沿海地区,以进行奴隶贸易为主要形式。因此在亚非两地,殖民势力有限,民族解放运动尚未兴起。而美洲是最早遭到西方殖民入侵的地区,此时已被瓜分完毕,受殖民活动的危害最大,殖民国家在这一地区的争夺也较为激烈,所以该地区最早兴起民族解放运动。在北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而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因此爆发了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民族解放运动,它的胜利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而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尽管也取得了胜利,但其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
19世纪的民族主义运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具有资产阶级属性的民族独立运动,即通过争取民族独立为本地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如1848年欧洲革命中东南欧的民族解放运动。其二属于发展程度较低的民族解放运动,以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为典型。这些运动实质上属于旧式民族解放运动,它们反抗本国、本地区的封建统治,反抗外来侵略者,但其领导力量均属旧式的,或者是农民领袖,或者是封建王公贵族,缺乏新的奋斗目标和纲领,即使提出也不能付诸实施。因此,这类民族解放运动是没有出路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出现质的飞跃。究其根源,是在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建立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起来,从而为民族解放运动注入新的内容。除去在一些地方(如非洲)继续存在旧式民族解放运动之外,新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在亚洲兴起。领导权开始掌握在民族资产阶级手中,这种民族解放运动有着为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和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明确纲领,并较为广泛地吸收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尤其注意提倡科学。这股潮流在19世纪末期多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如印度国大党温和派领导的运动以及中国的戊戌变法等,而到20世纪初,改良逐渐转化为革命,如中国的辛亥革命。
例题:1998年普通高考第27题:19世纪亚洲各国反抗西方侵略取得胜利的根本途径是:
A.开展武装斗争 B.充分发动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
C.坚持反帝斗争 D.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对19世纪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民族解放运动不同类型的区别有正确的理解。19世纪世界发展的方向是资本主义。普遍落后于西方的东方,欲从根本上摆脱被奴役的命运,必须效法西方,发展资本主义,使自己步入近代国家的行列。如日本明治维新。而那种单纯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没有出路的。
第三世界的兴起: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大批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独立浪潮从亚洲、北非扩展到整个非洲和拉丁美洲。到90年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基本上赢得民族独立,标志着20世纪初形成的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亚非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后,面临着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都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地位。在共同的要求下,1955年4月,29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亚非会议,这次会议始终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开始或增进了亚非国家的交往和相互了解。它的召开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三世界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军。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于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此后其队伍和影响迅速扩大,其斗争矛头指向一切新老殖民主义和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斗争也逐渐从政治领域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域。它意味着第三世界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第三世界的兴起还表现在联合国的变化。战后初期,美国曾一度操纵联合国,后来美苏又把联合国变成他们争霸世界的工具。随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大批新兴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他们把联合国看作自己进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的讲坛。1971年在第三世界的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恢复。
第三世界国家随着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在国际经济领域中提出了改变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一种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新型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正式形成,他们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为此,许多亚非拉原料出口国还联合建立国际经济组织。1968年,科威特、利比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创建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1973年10月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该组织以石油为武器与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展开斗争,触发第一次石油 危机,使西方经济陷于混乱,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面对战后汹涌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许多发展中国家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制定相应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7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引人注目,如“亚洲四小龙”,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在两极格局解体后,第三世界作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中间地带”的地位已不存在,变成与西方直接对阵。发达国家在新形势下推行强权政治和经济霸权,引起了一些国家的动乱。但这也促进了第三世界在逆境中团结自强的意识不断提高,反对强权政治和不合理的经贸关系。第三世界仍然是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主力军。
例题:1996年普通高考第27题:下列各项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席卷全球的民族独立浪潮无关的是:
A.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
B.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殖民主义国家完全改变了殖民政策
D.亚非会议的召开和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答案:C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这一历史概念的的理解,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要求考生判断与其无关的选项,本题难度适中,尽管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开展,第三世界兴起,但殖民主义国家对原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剥削掠夺的基本政策是不会改变的,只是随着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化,对殖民手段稍加调整而已。
近代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工业革命的展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直接对立的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随之兴起。此时工人阶级的状况极为悲惨。他们在政治上无权,在经济上生活状况十分困苦。这使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早期工人运动不可避免地以暴力斗争为主要形式。无产阶级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经济上境遇悲惨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政治地位,故此时工人运动多以政治斗争为主。而工人阶级自身不够成熟,他们的斗争带有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缺点。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说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并不意味着工人运动已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因为此时的工人运动尚未明确提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代之以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实际上,早期工人运动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口号,包括普选权、劳动权等,都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因此当时工人运动所起到的作用,客观上只是推动和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并不能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太大的威胁。从主流上看,这一时期工人阶级主要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辅助力量存在,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本阶段的工人运动主要是“反对自己敌人的敌人”。
自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诞生后,随着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的不断胜利,尤其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国际工人运动在19世纪中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其最重要的表现是工人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明显提高,工人运动的自发性比以往有所减少,有组织的斗争增多。此外,工人运动还开始具有国际团结的特点,各国工人在斗争中互相支援,并且十分关心和支持国际上进步和正义的运动。如第一国际的建立。
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是19世纪初期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总结。它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工人运动的几乎所有主要特点,如暴力斗争、政治斗争、 -定程度的组织性、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和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等。 在垄断阶段,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也出现了新特点。有组织的、以和平合法方式进行的经济斗争逐渐增多。
出于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空前壮大。在垄断形成的条件下,大企业使工人的集中程度大为提高,社会主义思潮更加广泛地传播,对工人的影响也扩大了。同时,由于这时资产阶级由榨取绝对剩余价值转向获取相对剩余价值,更加依靠科学技术,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十分重视调动工人的劳动兴趣和提高其素质,从而使工人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文化程度也有显著提高。
工人阶级处境上的这些大的变化,使工人的觉悟程度提高很快,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有组织的斗争明显增加。马克思主义也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使工人阶级争得了部分政治权利,合法性斗争便成为主要的斗争形式。工人的斗争也开始较多地集中到经济方面。
在理论上,由于工人阶级状况的极大改善以及新的斗争特点的出现,使得主张以渐进的、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学说(修正主义)兴起并流传开来。但在专制主义盛行的俄国则例外,那里的工人运动是以秘密的斗争方式开展,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产生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列宁主义。
例题:1999年普通高考第29题: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和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都属于:
A.突发性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B.自觉性的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
C.有纲领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D.有准备的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
答案:A项。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比较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巴黎工人六月起义是由于临时政府预谋屠杀巴黎工人,工人被迫起义;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阵地而直接引发的,两者都带有“突发性”。
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建立并得以初步发展。“一战”引起了交战国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实践失败后,实行新经济政策,迅速恢复了经济。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连续通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但在经济方面存在着忽视轻工业和农业而片面追求重工业、在政治方面存在着个人祟拜、破坏甚至践踏民主与法制等严重缺陷。
“一战”后初期,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共产党在许多国家建立。共产国际的成立加强了对这些国家共产党的指导,使战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革命运动得到推动。战后一些国家曾先后建立苏维埃政权,如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和德国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等,形成革命高潮。但由于共产国际对各国的指导存在许多失误,要求各国以苏联的模式进行革命,使一些国家的革命遭受挫折。
3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点工作是反法西斯。共产国际“七大”制订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苏联也对一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给予过实际的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蓬勃发展--分化动荡--暂时挫折--曲折探索的发展历程。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的影响下,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各国不约而同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潜伏了各种危机。
从50年代后期起,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对各国进行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探索进行压制。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趋于瓦解。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出于自身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经济发展缓慢,各国改革成效不大,加之西方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政策,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一个长期、曲折、复杂的过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例题:1996年普通高考第25题: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答案:A项
解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经济政策作用及意义的把握。该政策是苏俄在恢复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次有益探索,但它持续时间不长,此后苏联经济也出现了很多严重问题,距“成熟”还差得很远。因此应选A项。
中国近代史复习?知识梳理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
第一单元 清朝晚期(上)
这一单元讲述近代中国19世纪40至60年代的历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
注意:从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资本主义侵略引起的中国社会两大这方面概述这一时期同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提示本阶段中国历史发展所呈现的时代特征。
1.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工业革命影响下,商品输出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生命线。 19世纪40-60年代,西方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用侵略特权把中国逐步变成其商品市场与原料
2.中国社会的变化:
(1)政治方面: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由此引起的诸方面的变化
.中国社会阶级状况与阶段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分化:
第一次鸦片战争:抵抗派与投降派。
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派与顽固派
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C.在遭受外来侵略的新形势下,中国社会各阶级表现出政治态度与行为上的复杂性。
(2)经济方面:经济形态的变化与经济成分的变化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呈日益加深的趋势;出现外国资本主义企业;19世纪60年代-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引进大机器生产,开始经济近代化。
(3)思想文化方面:萌发“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背景与影响)
一、背景
19世纪上半期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
清朝统治危机四伏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从经济、政治、外交等三方面进行中西方比较,可推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根本原因)与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二、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英国走私鸦片与中国禁烟。(原因、影响,1839虎门销烟成为导火钱)
三、经过
1.时间 2.过程 3.进军路线 4.清政府的抵抗与妥协 5.战争结果:战败签约(危害)
四、影响
1.政治方面:社会性质、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2.经济方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发展,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出现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早期资本输出)
3.思想方面:萌发“向西方学习”新思想
(1)原因 (2)核心 (3)内容:注视西方、介绍西方、学习西方的人或专著
(4)局限性 (5)意义
五、性质与失败原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与为什么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
外国商品滞销
修约要求被拒绝
3.导火索(借口)
二、经过
1.时间 2.过程(两个阶段) 3.结果(条约及危害)
三、影响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
(三)太平天国运动(★理论性较强)
一、兴起的原因与准备
1.原因
(1)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重要原因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2.起义的准备
洪秀全 创立拜上帝教,发展会员,展开反封建斗争
从事宗教理论建设 思想特点(三者结合)
撰写文章表达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
二、经过
1.前期:兴起与发展的过程(战略进攻阶段)
(1)兴起:爆发,初步建立政权,正式建立政权
(2)发展: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内容评价,为什么是空想?)
军事上的全盛:北伐失利,西征、东征胜利(目的、将领、结果、影响)
2.后期:转折和防御和失败的过程(战略防御阶段)
(1)转折:天京变乱(原因、概况、结果)
(2)防御:组织新的领导核心;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内容、评价);军事上的防御战
(3)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的失败
三、失败原因与教训(*为什么说是旧式农民战争)
四、性质与历史功绩(*为什么是农民战争最高峰?与以往相比的新特点)
(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19世纪70年代以前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一、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
1.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四步)
2.走私鸦片(与打击贩毒联系)
3.商品倾销、原料掠夺: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概况与后果、1865年第一次正当贸易出现逆差)
二、贩卖华工(与贩奴贸易联系)
三、早期资本输出:表现形式与危害
*经济侵略的后果,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联系
(五)清朝政局的变动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目的、设立、职权、影响)
二、辛酉政变与借师助剿
1.辛酉政变(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2.借师助剿(原因、经过、影响)
三、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原因、表现、影响)
(六)洋务运动(★影响及失败原因的分析)
一、洋务派与顽固派
1.出现的背景
2.代表人物
3.各自主张(异同点)
二、洋务运动
1.概念(*自救运动)
2.阶段(前期与后期)
3.主要内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培养人才)
4.评价
进步性:引进科技、培养人才、客观上刺激资本主义产生;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局限性:未走上富国强兵道路,最终失败
影响:
(1)政治上:未对清朝封建制度作任何改革,但客观上造成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进一步改变了中国的阶级结构。
(2)经济上:
引进机器大生产,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创办的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一些企业包含某些资本主义因素,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刺激和诱导作用
(3)思想上: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将向西方学习付诸实践,扩大了地主阶级中的影响
举办新式学堂,组织留学生,在封建文化教育制度改革上打开了缺口
6.结果和失败原因
(七)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历史条件、特点、影响)
一、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萌芽 2.资本主义入侵 3.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4.洋务运动的诱导作用
二、兴起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时间和地点
2.早期著名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与来源
三、意义
1.近代工业的出现,表明中国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间瓦解解体中的自然经济
2.伴随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先后诞生了。
3.催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与原因
(八)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早期状况
一、产生的时间与地点
二、颁布与来源
三、特点
1.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
2.自己的特点:
革命性最强
与农民阶级的天然联系,便于结盟
集中程度高
四、早期斗争
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但以罢工为手段,不断进行自发斗争,带有爱国主义色彩,初步显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
第二单元 清朝晚期(下)
本单元讲述近代中国19世纪70年代前后至20世纪初的历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形成和完全形成的时期。
注意:从资本主义(帝)对中国的侵略的资本主义侵略引起的中国社会的变化两大方面描绘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概况,揭示本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1.资本主义(帝)对中国的侵略
19世纪六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主宰世界已成定局。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企图在政治和经济上(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中国遭受更严重侵略:70年代边疆地区新危机;80年代中法战争;19世纪末瓜分中国狂潮;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及以后政变侵华政策为 经济侵略(不再发动大规模战争)和以华制华,扶植代理人破坏中国革命。
2.中国社会的变化
(1)经济方面: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困境中获得初步发展
B.洋务运动彻底破产,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断
C.中国日益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命脉完全为帝国主义控制
(2)政治方面: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
C.各主要政治力量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3)思想方面:
A.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B.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逐渐成为新思潮的主流,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近代以来,农民阶级反侵略反封建思想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新历史条件下,演化为“扶清灭洋”
(一)边疆地区新危机和中法战争(中法战争是六七十年代边疆地区新危机的继续和缩影)
一、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
1.背景:国际: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对外扩张
国内:清政府的腐败和奉行妥协政策,进一步加剧危机
2.概况:
(1)西北 (2)西南 (3)东南 (可联系新疆、西藏、台湾问题)
二、中法战争(1883—1885年)
1.背景
(1)19世纪70年代,法国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外侵略(高利贷帝国主义,对外资本输出要求强烈)
(2)19世纪70年代,法军大举向越南北部进攻,攻占河内等地。
(3)法军的侵略遭到黑旗军打击(纸桥大捷)
(4)1883年底,法军进攻驻越清军,战争爆发
*直接原因:法侵越,进而打开中国门户
2.战争经过
(1)时间 (2)过程及重大战役与李鸿章政策
(3)结果:法国计划被粉碎,茹费理内阁倒台;不败而败,签约(为什么不败而败?);台湾设行省
3.条约及影响
(二)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制定“大陆政策”(?) 2.列强的默许纵容 3.朝鲜东学党起义
*战前中日主要社会状况的比较
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向帝国主义过渡,成为“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自身不足,需从对外扩张中弥补。
中国:洋务运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未达富国强兵目的。反而在边疆新危机后,西南门户被打开,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性,无从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日本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战争经过
1.时间 2.战争过程及重大战役及李鸿章清政府政策、爱国官兵的牺牲
3.结果:战败签约;三国干涉还辽(结合战前欧洲情况分析原因;概况;后果-日俄矛盾)
三、条约及危害
1.条约内容
2.危害
A.对中国而言,大大加深半殖民地性(具体略)
B.对远东国际局势而言,日本乘势加强对朝控制,成为东亚强国,日俄矛盾激化
C.对列强侵略而言,表明列强对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四、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1.原因 2.表现 3.意义
(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以资本输出为主的经济瓜分和以租借地为主的政治瓜分)
一、原因
1.根本原因: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直接原因:中日战争的惨败及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野心。
二、表现
1.经济上:扩大资本输出
(1)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货款,投资办厂等手段-直接利用他国的原料,廉价劳动力攫取利益的一种侵略方法
(2)主要方式:
①政治货款(原因、概况、贷款的政治奴役性)
②抢夺路权(概况、影响)
③抢夺矿权(概况、企业特点、影响)
④争相开厂(概况、企业特点、影响)
2.政治上:强占租借地与划分势力范围
(1)本质目的:实行直接的殖民统治 (2)概况(英国强占台湾的三个过程)
(3)影响:对华掠夺达到高峰;面临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促使救亡图存运动兴起
三、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 2.内容 3.实质 4.影响
(四)戊戌变法(狭义上是指“百日维新”,但须掌握广义上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一、背景
1.民族危机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3.阶级条件
4.思想条件:
(1)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代表人物、主张、局限性)
(2)19世纪90年代康梁的维新思想
康有为的活动、代表作、思想特征、意义
梁启超的代表作及其思想主张
、经过
1.开始:1895年“公车上书”
2.发展 时间:1895-1897年
表现:《中外纪闻》 学会,车内设立学会报馆学学堂五十多所(著名报馆学馆)
3.高涨: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论战内容、影响)
4.顶点:百日维新(施政纲领,变法开始(1898.6.11《 》),变法内容及评价)
5.失败:戊戌政变
三、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1.意义(三点)
主观原因(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
2.失败原因 中国资本主义基础的
客观原因 列强不支持
顽固派势力异常强大
3.历史教训(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五)义和团运动(★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
一、背景
1.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2.德国强占胶州湾
二、经过
1.揭开序幕:1898年山东冠省赵三多起义(义和拳)
2.声势大振:1899年发展到山东直隶许多州县(扶清灭洋;1899年改称为义和团;袁世凯山东镇压)
3.迅猛发展:1900年,义和团进入京津地区,清政府改剿为招抚,企图控制利用
4.提出口号:扶清来洋(评价)
5.反击八国联军侵略(廊坊杨村阻击战;天津保卫战、围攻北京西什库教堂)
6.悲壮失败:清政府改扶为剿,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三、历史意义与教训
1.性质
2.作用
A.粉碎瓜分中国企图
B.迫使其改侵略政策为以华制华(扶植代理人)
C.沉重打击清统治,加速其灭亡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1)背景:前者是国内阶级矛盾高度激化的产物,反封建是首要目标;后者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尖锐的产物,反帝是首要目标。
(2)性质:前者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后者是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3)作用:有所不同,也有相似之处。
(4)局限性:农民阶级局限性与时代局限性,更多是相似点。
(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战争目的
1.把中国推入殖民地深渊,使之成为共同奴役的对象
2.镇压中国人民反帝斗争以(义和团运动),维护侵略权益
二、战争经过
1.爆发:1900年夏,八国联军进犯;1900年6月清政府宣战
2.攻陷天津,聂士成阵亡,成立都统衙门
3.攻陷北京,分区占领,成立联军书信司令部
4.结果:中国战败签约
三、条约及影响
1.条约签订、内容及危害
2.影响
(七)辛亥革命(狭义是指武昌起义,广义是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一、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新政:原因,时间,内容,性质,后果)
3.奠定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
4.群众基础具备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领导人:1894年孙中山开始早期革命活动,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时间、队伍壮大、宣传中心、宣传方式与内容、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张)
3.组织上: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与革命派的形成(兴中会成立概况、主张、意义)
4.军事上:1895年的广州起义,以武装起义迈出民主革命第一步
三、革命形势的发展
1.领导人:1905年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国同盟会总理,成为公认的革命领袖
2.思想上:提出革命纲领(旧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评价);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原因、内容、影响)
3.组织上: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背景、时间、地点、领导人、政治纲领、机关刊物、组织机构、性质、意义)
4.军事上:发动武装起义,如: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时间、领导人、概况、影响)
四、辛亥革命(狭义上的武昌起义)的爆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2.武昌起义:过程、胜利原因、湖北军政府及黎元洪、起义后的革命形势
五、革命的高潮
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原因、实质、后果)与袁世凯的崛起
2.中外反动势力压力下的“南北议和”(背景、代表、地点)
3.政权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1)成立:时间、首都、国旗、政府性质
(2)内外政策:内容、评价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内容、目的、性质、评价
4.清朝覆灭: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六、革命的失败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过程
(2)原因:革命的软弱性,革命阵营的涣散;立宪派、旧官僚的进攻;帝国主义的干涉(表明、目的);袁世凯的实力与反革命的两面手段
七、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教训
1.性质
2.历史功绩: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国际意义
3.结果:取得一定胜利但最终失败
(1)胜利之处:推翻清朝结束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失败之处:革命果实被代表了封建地主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的袁世凯篡夺,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的性质,没有完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4.失败原因:(1)主观原因:A.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B.主要原因:纲领问题、群众基础(农民问题)、政党问题、军队问题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
5.教训: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三单元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本单元讲述的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利益的北洋军阀卖国专制统治的历史,从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建立北洋军阀统治到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归顺南京政府,前后16年,共分为四个阶段。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勾画出各阶段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北洋军阀史的宏观概念。
第一阶段: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
(一)政治方面
1.袁世凯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建立个人独裁统治,直至1915年称帝。(过程)
2.资产阶级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1)1912年颁布《临时约法》,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2)1913年宋案后发动二次革命,但失败
(3)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
(4)1915年,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兴起,袁世凯复辟失败,但未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3.帝国主义加强对华侵略
(1)俄策动外蒙古独立,强占唐努乌梁海地区
(2)英国策动西藏独立未遂,1913年制造非法“麦克马洪线”
(3)一战爆发,日本乘机扩大侵华,独霸中国局面初步形成
1914年出兵山东
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二)经济方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历史背景:(1)辛亥革命 (2)一战爆发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时间;概况:工业、思潮、实业家;特点:半殖民半封建特征(无独立工业体系、与外资企业相比薄弱、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3.影响:
(1)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提出独立发展、推翻军阀统治的要求,掀起新文化运动
(2)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共成立提供阶级基础
(三)思想方面
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剧烈碰撞,产生新文化运动。
第二阶段: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16-1920年)
(一)政治方面
1.军阀割据形成,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
(1)袁死后,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社会根源、概况、后果)
(2)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北京政权的概况
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
段祺瑞重掌北京政权
2.资产阶级为捍卫民主共和与北洋军阀封建势力继续斗争
(1)1917年,反对张勋复辟
(2)1917-1918年,护法运动兴起与失败(原因、经过、结果、失败原因与教训)
3.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义义革命的开始
(二)经济方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重陷困境,社会经济日益萧条
原因
北洋军阀加强封建剥削
军阀割据与混战
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三)思想方面
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思想潮流,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阶段: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0-1924年)
(一)政治方面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大、二大)
(二)经济方面
中国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片衰危破坏的景象
原因:
在帝国主义军阀封建主义的压榨破坏下:
1)华盛顿会议后,中国重回几个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2)军阀割据局面延续,战争连年
(三)思想方面
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主流,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1)1921年,“二大”制订党纲
(2)1922年,“二大”制定党的最高和最低革命纲领(民主革命纲领),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初步常识
(3)1923年“二七”惨案后,中共初步形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
第四阶段: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4-1928年)
(一)政治方面:
1.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张作霖入关控制北京政权
2.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发动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3.1927年,大革命失败,三个反革命政权并存(南京、武汉、北京),后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出师二期北伐,张作霖败退东北,死于“皇姑屯”事件
4.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5.1927年,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三大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二)经济方面
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的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不断加剧,加之国内战争不断,包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内的中国经济日益萎缩
(三)思想方面
大革命的发展与失败,一方面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坚定统一战线的信心;另一方面使中共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革命的领导权,并掌握武装力量,坚持武装斗争。
具体问题:
(一)资产阶级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它们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与余波,均以失败告终。征战是明确失败内涵,探究失败原因,从中寻求历史启示与真知)
一、二次革命
1.背景
(1)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2)袁世凯独裁卖国(宋案;善后借款;武力镇压国民党)
2.概况
3.结果
4.失败原因 主观:软弱性与国民学力量涣散
客观: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力量强大
5.性质:辛亥革命的继续,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二、护国运动
1.原因
2.经过(四项大事)
3.结果:取得一定胜利但最终失败,未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未改变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根本原因:逆历史潮流而动
袁失败的原因 主要原因 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袁战争失利,内外交困,众叛亲离
三、护法运动
1.原因 2.经过 3.结果 4.失败的具体原因:依靠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
(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前期最广泛最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重点在于时代背景,性质演变和历史作用等三个方面)
一、时代背景
1.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2.政治方面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袁对内称帝,对外卖国,引起不满
3.思想文化方面: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民主共和)与尊孔复古逆流的碰撞
二、兴起(1915年)
1.标志 2.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3.的指导思想 4.主要的活动基地(兼容并包)
三、性质
1.前期:从四提倡四反对为主
成就:(1)陈独秀首提“民主与科学”,全面批孔
*(2)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的护符”
*(3)吴虞《说孝》一文揭示孝的真谛
(4)鲁迅:吃人的孔教《狂人日记》
(5)文学革命及人、文
2.后期:注入了新内容,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思想;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主流
(1)1918年,李大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三篇文章)
(2)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全面系统地介马克思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一批青年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3)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背景、双方代表及主张、结果)
*(4)李大钊提出“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一片”号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注意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特点
四、性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但其性质有一个演进过程
1.前期:以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主义,因而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2.后期:随着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其性质演变为无产阶级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历史作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三)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与历史作用,为保标志新民主义革命开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
一、背景
1.国际形势
(1)一战期间,美日侵华,尤其是日本 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2)十月革命胜利
(3)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成为导火线
2..国内形势
(1)北洋军阀统治下,阶级矛盾激化,是原因
(2)无产阶级壮大提供阶级基础
(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
二、爆发与发展
1.爆发(北京学生)
2.扩大(中心转移、工人阶级、三罢斗争)
3.初步胜利
释放学生
罢官
拒绝签约
三、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四、历史作用(5点)
★与近代以来资产阶级领导的历次革命运动相比,五四运动的新特点
(1)具有新型的阶级基础与思想基础
(2)具有不同的性质(彻底与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具有明显不同的光辉业绩
(4)中国民主革命新篇章,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领导阶级的不同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但其历史任务是一致,同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史条件与意义)
一、历史条件: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的历次革命运动证明由于阶级时代局限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其历史重任客观落在无产阶级上,五四运动后无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日渐成熟。
1.国内: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
2.国外: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中共的诞生:中共“一大”
1.时间 2.与会代表 3.会议内容(3点) 4.历史意义(4点)
三、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
1.背景 国际:华盛顿会议(1922年初)后中国仍处于列强共同统治的局面
国内: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2.中共“二大”
(1)召开的时间、地点 (2)会议内容与中心任务 (3)意义
四、工人运动的高潮
1.领导机关 2.概况 3.“二七”惨案的教训
(五)国内革命运动(★历史条件、北伐胜利的原因、革命失败的原因、大革命的作用等,又称大革命或第一次国内战争)
一、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标志国共合作的实现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运动的兴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3.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4.中共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内容、评价)
5.国民党“一大”(召开、主要议题、重要决定、历史意义)
*新三民主义的若干问题
A.与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B.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C.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有一致性,成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有原则区别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表现在:
1.黄埔军校的建立:建立的概况(时间、地点、人物、办学特点、作用
2.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1)背景
A.军阀混战: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迫切的要求
C.南方革命形势的的发展
(2)经过
(3)结果:北京政权落入段祺瑞手中
3.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1)孙中山北上(应邀北上的时间与《北上宣言》,孙中山的逝世)
(2)国民会议运动(领导与运动的要求)
4.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五卅运动
(1)直接原因:“五卅惨案”
(2)概况 上海:三罢斗争与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帝国主义分化政策、各阶层的态度
各地支持:省港大罢工
(3)影响
*5.农民运动的发展
(1)原因:国共两党合作以后在中共领导和推动下
(2)概况
A.1924年于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运骨干
B.彭湃领导广东农民运动
C.湘、鄂、赣、粤等县农民运动发展起来
6.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1)原因
(2)概况
两次东征
广州国民政府与国民革命军(特点)
(3)影响
三、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1)北伐(目的、对象、开始、胜利进军及其原因)
(2)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A.工人运动:支援北伐;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B.农民运动:农村大革命;湖南省农民运动发展最迅猛
(3)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A.直接原因:帝国主义暴行(万县“一三”南京惨案)
B.概况及意义
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两次反革命政变
1.帝国主义的干涉
2.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与陈独秀等人的妥协
(1)西山会议派 (2)中山舰事件 (3)整理党务案
(4)蒋介石夺取国民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成为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右派以及帝国主义的代表
3.“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A.准备 与列强、江浙 阀、上海流氓头子勾结
蒋汪密谋“分共”
B.概况 C.结果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A.背景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纵容部下叛变
B.概况 C.结果:全面失败
五、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功绩和经验教训
1.性质 2.历史作用 3.失败原因 4.经验教训
第四单元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是(1927.4.18-1949.4.23)
本单元包括自1924年南昌起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约22左右的中国历史内容。这一时期与此前的 期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相比,中国社会原有的主要矛盾和人民革命任务依然存在。但这一时期国际背景和国内阶级关系毕竟发生了巨大变化:日美曾一度先后控制中国,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逐步建立起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因而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人民革命的具体对象发生相应变化:反帝主要表现为抗日反美、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集中体现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广大人民利益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这一革命并把它引向胜利。
知识结构与要点及各阶段特点
(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8-1937.7又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蒋介石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2.红色政权的创立与发展,中国革命由低潮走向高潮,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3.日本侵华不断加剧,中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兴起并走向高涨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历了一个由国内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向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的变化的过程,由此导致国共两党的关系由内战对峙向合作抗日转化,中国局势也随之从尖锐的内战逐渐向全国性的抗战过渡。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前期统治
1.政治方面
(1)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背景、过程)
*南京国民政府的二期北伐
A.重大事件:济南惨案、占领北京、皇姑屯事件
B.性质:新旧军阀争夺统治权与地盘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英美与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
C.与言语国民政府北伐的比较(背景、组织者、军队成分、对帝态度、性质等)
(2)蒋介石建立个人独裁专制统治
A.1928年10月颁布“训政纲领”
B.巩固独裁的手段组
①建立庞大正规军,主要用于剿共
②建特务组织,实行恐怖特务统治
③制定反动法令,剥夺自由权利,进行残酷镇压
2.军事方面
(1)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2)新军阀混战(概况、结果)
3.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政策
(1)目的 (2)内容及作用
(3)特点
A.民族工业有显著发展,但仍受官僚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摧残压制
B.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形成四大家族,形成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是其独裁统治的经济基础
C.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尤其是美国势力的膨胀
4.外交方面
(1)亲帝反苏的外交政策
(2)改订新约运动(目的、内容、结果)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工农武装起义揭开序幕
(1)背景
A.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进入低潮
B.中共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C.中共决定发动武装起义,继续革命
(2)过程
A.南昌起义(时间、领导人、概况、意义、特点)
B.八大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会议内容、历史作用)
C.湘赣边秋收起义(时间、领导人、概况)
D.广州起义(时间、领导人、概况)
(3)意义
*三次武装起义的特点与教训
(1)特点:“八大”会议反映出党对国民党的方针转变为武装反抗;南昌起义没用国民党旗帜,但打响了武装反抗第一枪;湘赣边秋收起义率先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广州起义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打上俄国革命模式的烙印。三次起义都把首要目标指向大城市,并为真正发动人民起来革命,均告失败。
(2)教训:只有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方式才能中国为中国革命带来希望。文家市决策和向农村进军,成为革命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开辟根据地创造了必要条件。到井冈山后开展了以游击战争为主要形式的武装斗争。以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革命政权为核心的根据地建设,从而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井冈山根据地点燃星星之火
(1)建立:时间、领导人、措施<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工农革命政权>、意义
(2)井冈山会师(时间、人物、结果)
(3)“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表现形式、存在条件、理论核心、意义)
3.实践: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
(1)武装斗争:1930-1931年秋三次反围剿胜利,红军与根据地的发展
(2)土地革命:
A.主要内容
B.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C.土地革命路线的作用
D.土地革命的意义
(3)根据地建设
A.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目的、内容、意义)
B.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背景、建立概况:时间、名称、领导人、首都)
三、“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 “九?一八”事变
(1)背景
日本 :A、既定政策:大陆政策与1927年东方会议 B、经济危机的打击
中国: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与根据地
国际: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顾及
(2)时间及经过
(3)日本发动事变的目的
(4)结果
A.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陷
B.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C.李顿高空调查团及报告实质
D.中日民族矛盾地位开支上升
5)不抵抗政策的实质:对日妥协,对内剿共,反映其阶级本质
2.“一?二八”事变
(1)背景
(2)时间及经过(十九路军)
(3)日本发动事变目的
(4)结果
日本阴谋一时难以得逞
“攘外必先安内”,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丧权辱国
3.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一?二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
(2)东北:
A、抗日义勇军(自发)
B、抗日游击队→抗日联军,中共领导,成为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及其领导人
(3)国民党内爱国力量
A、北方: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时间、领导人、战果、败因)
B、南方 ①初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时间、领导人、概况)
②上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时间、地点、领导人、贡献)
四、红军的战略转移:长征
1.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背景、内容、实质、行动:第四、五次围剿)
2.第四次反“围剿”
(1)背景 A.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围剿
B.左倾错误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王明等人剥夺毛泽东的领导权
(2)时间:1932年秋-1933春
(3)结果及其原因
3.第五次反“围剿”
4.红军长征
(1)原因 (2)时间:1933年10月-1934年10月 (3)结果
(4)失败的原因
5.遵义会议
(1)背景
长征初期失利与占领遵义
广大党员将士对左倾错误的认识,要求改变党的领导
(2)召开:时间、地点
(3)主要内容
(4)意义
五、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
(1)背景A.1935年华北事变(时间、地点、后果:民族危机加深与中日矛盾升至主要地位)与“华北省自治”
*B.日本对华北的经济侵略
C.共产国际“七大”
(2)制定
A.1935年“八一宣言”(内容)
B.1935年底,瓦窟堡会议制定方针
C.会后毛泽东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奠定该方针的理论基础
2.“一二?九”运动
(1)背景与领导:华北事变后,中共领导学生运动
(2)时间 (3)口号 (4)意义
*与“五四运动”作个比较(背景、领导、参加者、口号、对象、意义)
3.西安事变:其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1)背景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西北实现联合抗日
(2)爆发 (3)和平解决(国内外各方面的态度) (4)意义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阶段特征:
1.抗战中出现两个战场,两者在抗战路线,方式、效果上存在很大差别,但都为抗战做出贡献。
2.抗战既是中国人民队伍史上反帝斗争的继续,又是场反法西斯战争,并同世界其他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联成一体。因此,中国的抗战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的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同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对中国抗战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日本企图完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构成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
一、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1938年秋)
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与“八?一三”事变(时间、目的、意义、结果)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七?七”事变后中国发表抗日
(2)“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发表抗战自卫宣言
(3)红军接受改编(概况)
(4)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重大战役(4个) (2)片面抗战路线 (3)后果
4.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制订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战争路线):1937年秋洛川会议(两条抗战路线之比较)
(2)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A.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根据地(概况)
B.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总后方
(3)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提出抗战指导方针
A.发表背景:亡国论与速胜论 B.发表时间与目的 C.主要内容
D.意义:指明道路,鼓舞信心
二、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秋-1943年底)
1.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A.标志 B.原因 C.后果:日本政变侵华方针、国民党动摇转向反动,中共坚持抗战
2.日本侵华方面:
(1)侵华方针的改变
A.原因
B.新方针
对国民党
对中共
C.后果
汪伪集团
蒋介石动摇转向反动
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
(2)野蛮的经济掠夺: A.总方针 B.表现: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
(3)推行奴化教育: A.目的 B.手段:学校教育方面;社会教育方面
(4)日伪的残暴统治:
A.手段 华北
华中
B.目的
C.后果:激起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领导:中共
方式:工人罢工、农民暴动
3.国民党的内外政策
(1)对外 亲日派:汪精卫公开投敌叛国,于1940年成立伪南京国民政府
亲英美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对内
A.政策转向反对: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会后中共态度)政治上:主动出击,提出三大口号;军事上:坚决回击、自卫
B.掀起反共高潮(第二次)皖南事变:时间、概况、事后各方面态度(国内舆论、中共反击、英美苏不支持)、结果、性质
C.军事上,正面战场形势恶化:两次战役及溃败原因
D.政治上,独裁统治: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者互相结合、渗透(特点及表现)
E.经济上,加强掠夺:政策:统制经济政策,后果: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4.中共坚持抗战
(1)针对国民党政策转向反攻,中共政治上提出三大口号,军事上坚决回击
(2)针对皖南事变,中共一方面揭露事实真相;另一方面坚决回击,重建新四军军部,继续抗战
(3)为克服投降危险,中共发动百团大战:目的、概况(时间、地点、指挥、部队)、意义
(4)为了克服根据地面临的困难,中共巩固根据地与争取抗战胜利而采取的措施
A.根据地的困难:产生原因(日军扫荡、国民党封锁、自然灾害)、时间、表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三、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初-1945年8月)
1.背景:
国际:1944年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成为定局
国内:
A.国民党正面战场大溃败
B.共产党敌后战场转入反攻
C.中共七大为抗战胜利做好准备(背景、召开、内容、意义)
2.全面反攻直到胜利
(1)全面反攻:A.苏联红军出兵东北;B.太平洋战场美军进攻投原子弹;C.毛泽东发出“最后一战”号召
(2)胜利:A.1945年8月15日无条件投降;B.1945年9月1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
*3.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砫战线的形成和维持促成和保护了全民族的抗战
(2)国民政府正面抗战,粉碎速决战计划,使日本陷入长期战不利地位,为坚持全民族持久战创造条件。
(3)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4)中共坚持正确的路线和方针,如人民战争战线(全面抗战路线)、持久作战方针、统一路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抗日民主救权中的三三制原则、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5)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整风运动奠定思想基础;七大为夺取最后抗战胜利做好重要准备
(6)日本的侵略同时也给日本人民带来灾难,日本人民反对战争
(7)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世界人民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中国抗战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苏军出兵东北和美军进攻日本,加速了中国抗战的胜利
*4.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它结束了中国人民在对外战争中屡改的历史,第一次赢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洗雪了百年民族耻辱,奠定了中华民族真正独立的基础。
(2)它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它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维护了祖国了统一和完整,在国际上了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4)它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大大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5)它打破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殖民地半殖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榜样。
(6)它极大的丰富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斗争的思想
(7)总之,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
历史阶段特征:
1.国民党顽固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政治上:日益独立;经济上:日趋崩溃;军事上:节节,其统治迅速走向覆亡。
2.经过24提锻炼的中共完全掌握了中国民主革命斗争的规律和艺术,将人民解放战争迅速推向胜利。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趋向彻底胜利,并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国扶植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是本时期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具体而鲜明的表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走向灭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并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1.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1)国际形势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合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巩固发展
B.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向全球扩张
(2)国际形势
A.中国人民同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扶蒋反共是美国对华基本政策
C.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内战
D.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与民主
2.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1)重庆谈判
谈判前 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 中共:提出三大口号;派出谈判代表
谈判:时间、成果与不足、意义
2)政协会议:召开时间与地点、斗争焦点、成果、意义
二、解放战争的进程
1.内战的全面爆发的标志
2.战略防御阶段
(1)全面进攻:A.国民党的优势;B.中共正确的战略战术;C.结果
(2)重点进攻:A.国民党进攻方向;B.两个战场的重要战役;C.结果
(3)国统区危机四伏:①政治危机:对内独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2)概况:三大战役与战果
(3)意义
(4)胜利原因:A.党的正确领导;B.战士的英勇奋战;C.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D.国统区地下党和革命群众的配合,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5.解放战争的胜利
*(1)1949年元旦,蒋介石“求和”声明与被迫下台,退居幕后指挥
(2)毛泽东发出口号“将革命进行到底”
(3)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工作重心、方针、总任务、党建工作;意义
(4)1949年4月的国共北平和谈,彻底揭穿其假和谈骗局。与1945年8月重庆谈判的比较(背景、举行、双方地位实力对比、内容、结果、意义)
1949年4月21日举行渡口战役
(5)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南方国内政府的覆灭
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三、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迅速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方面:(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2)经济崩溃,物价暴涨;(3)军队厌战,气势低落;(4)贪官横行,统治腐败;(5)外援断绝,蒋桂分裂
2.中共方面:(1)党的领导:正确思想与正确道路;人民支持;人民军队与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2)具体而言,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和全国人民(解放区、国统区)人民的大力支援,是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用史实加以说明)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三条主要线索
1.帝国主义侵华活动加剧和在华统治走向终结:日、美曾一度先后控制中国,但是终失败
2.南京国民政府经统治的确立和走向覆灭:(1)确立:1927年4月18日建立;宁汉合流东北易帜形式上统一中国;(2)内政外交:代表反动势力,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投靠;(3)经济掠夺与状况:官僚资本膨胀;社会经济殘破不堪;(4)覆灭
3.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逐渐走向胜利:五基本经验
第五单元 中国近代文化?知识梳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知识深化
1.近代前期文化的特点:
(1)近代前期文化是以救亡图存为主要内容,这是近代文化的时代特点。
(2)近代前期文化由初期的模仿西方科技开始到后来逐渐领悟到西文制度的重要。其实质是由模糊到清晣、由表及里追求科学与民主的过程。总主来说,追求科学与民主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流。
(3)中国近代前期文化的演 与发展是在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和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随着西方侵略的加剧,西方文化也源源东渐。中国人对此由全部排斥到逐步区别对待并吸取营养,使中国近代文化无处不是新与旧,中与西交织在一起,体现出“动”的特点。
(4)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变化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也决定了不会太深入,不会在本质上出现更大的飞跃。
2.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1)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始终是围绕着救亡图存而进行的,充满着爱国精神。
(2)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始终是以向西方学习为主题
(3)从程度上看,中外文化交流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 物到伦理,从表层一步步走向核心,从鸦片战争时的坚船利炮到洋务运动时期的工艺 致,从甲午战争后的法政哲学再到五四时期的伦理意识,西方文化不断由浅入深,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导致了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启蒙和建立。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改良和革命运动交替出现。
(4)从鸦片战争到马克思主义传入近百年间,欧风美雨竟相涌入,但始终未能在中国形成成就,系统的近代文化体系。其原因有:是由于封建文化根深蒂固阻力很大;二是近代中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传播西方文化的主体力量资产阶级十分薄弱。
3.近代思想发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第一阶段是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内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学习西方科技,引导中国看世界,面对现实。
(2)第二阶段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出于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和鉴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学,并付诸实践,创办新式学校和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
(3)第三阶段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期间,维新派和革命派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出君主立宪制方案,掀起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一次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掀起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二次潮流。
(4)第四阶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学习西方民主思想,向封建伦理道德宣战,并逐步发展成为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文化运动,掀起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三次潮流。
(5)但各个阶段的学习并未与中国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完成这一任务的是中共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军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梳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现代化历史的进程,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逐步巩固的历史,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起步和曲折发展的历史,也是具有中国特别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并日臻成熟的历史。
第一单元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诞生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它的基本特征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克服困难,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一方面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时期(1949-1952年)
一、新中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与国际背景(4条)
2.经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参加者、确定国名、《共同纲领》(内容、性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人员、定首都、国旗、国歌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时间、内容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意义:国内;国际
二、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
1.背景
(1)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残余军队与特务、匪徒的破坏
(2)国民经济面临崩溃:不法资本家猖狂进攻
(3)国际上:
A、以美为首的决定因素主义对华政治孤立,经济封锁禁运,军事包围,企图扼杀新中国
B、以苏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
2.中共的对策
(1)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1950年夏基本消灭大陆的残余军队与武装土匪
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2)抗美援朝:原因:外部威胁、朝鲜请求;概况(1950年10月-1953夏);意义
(3)土地改革:民主革命中反封建斗争的继续
A.原因 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
新解放区尚未土改,农民迫切要求
B.政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孤立富农
C.概况:(1950年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底)
D.意义
(4)镇压反革命运动:民主革命任务的继续,消灭反革命残余势力
A.原因 B.概况(1950年-1951年) C.意义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是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
(5)三反、五反运动
A.原因
B.概况:
三反:范围与内容
五反:范围与内容
刘青山、张子善案
C.意义 三反:纯洁队伍,抵制腐蚀
五反:打退进攻,开始建立监督
3.意义:这些措施,使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更加巩固,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1.建国初期经济形势十分严峻:(1)原因;(2)表现
2.中共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兼具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1)一届人大召开:时间、地点、首要任务、与人民政协的关系
(2)1954年宪法:制定、性质、内容、特点(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意义(经验总结;建设的保证)
第二单元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又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方面党和人民积极探索,努力工作,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党在理论上犯了“左”倾错误因此工作中失误不断,曲折不小。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探索的开始
(1)背景 A.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但又缺乏经验
B.苏共二十大造成思想混乱;但有利于破除苏联经验迷信
A.一五计划的实践提供前进的基地
(2)条件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十分高涨
C.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提供了借鉴
(3)开始的标志:1956年底,《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4)内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成功探索的表现
(1)1956年《论十大关系》:意义(说明中共主义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A.八大召开的概况
(2)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B.正确决策: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C.意义
(3)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发表
B.主要内容:正确区分;政治生活主题;处理方式
.开展及其范围:党内
(4)1957年整风运动 B.主要内容 (*与1942年延安整风比较)
C.目的
(5)1957年反右派斗争(初期):原因、开展及其范围、目的
*(6)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和七千人大会
3、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不成功的探索)
(1)原因: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A.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原因;表现;影响(改变八大科学论断)
(2)表现
B.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目的;提出;内容;评价
C.1958年大跃进:开展;特点;后果 *“左”倾错误的
D.1958年人民公社华运动:开展;特点;后果 主要标志
E.1959年反右倾斗争:开展及其范围;概况;后果
(3)后果:探索的失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毁约,造成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4)经验教训: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等
二、国民经济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纠正左倾错误
A.原因:探索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右倾斗(1)背景: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争)、自然灾害、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
B.时间:1959—1961年
C.概况
(2)措施
A.1960年开始在农村中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C.1962年七千人大会 召开
内容:初步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毛等自我批评
D.会后为“反右倾”斗争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3)结果:1962—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未从根本上纠正左倾错误
2、十年建设的成就
(1)表现:基础建设;产值;工业;交通;科技
(2)涌现出的英雄模范
第三单元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内乱。同时党和人民不断抵制左倾错误,与反革命集团进行英勇的斗争,使文革的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一、文革的发动和发展
1、原因
A.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B.周边局势紧张,过重估计世界战争形势
C.毛泽东认为中央处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D.林彪、江青、康生等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过程
(1)发动 A.导火线
B.全面发动的标志 *文革指挥部
(2)发展:全国动乱
A.红卫兵运动
B.“一月革命”:开始;发展;实质(全面夺权)
C.“二月抗争”:目的(力图纠正文革的错误);概况;结果
D.迫害干部:党史上最大的冤案
E.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背景;开始;后果
F干部下放:“五七”干校;后果
二、文革的结束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集团形成;阴谋败露;覆灭标志;意义
2、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文革爆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966、1967年损失近千亿元
2)周恩来纠左:时间;措施;后果(1973年经济开始复苏)
3)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局势又陷入动荡
4)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时间;实质;效果
5)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原因;表现(结合地图)
3、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局势又陷入混乱
2)1976年“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奠定群众基础
3)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
4、文革的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5、文革的后果
(1)大批干部受残酷迫害,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2)经济受到巨大破坏与损失,人民生活长期无法改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3)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文化遗产被毁弃,国民素质下降
6、战胜反革命集团,结束内乱的历史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中共和社会主义制度有顽强的生命力
7、教训
(1)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尤其实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2)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形势,必须作出合乎实际的科学分析,不能人为制造“阶级斗争。”
(3)必须正确理解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神化领袖的做法。
(4)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律。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 )
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热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全面纠正“左”的思想,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完善的历史;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1)文革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2)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
A.表现
a、政治上:两个凡是
b、经济上:急于求成
B.后果:出现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1976—1978年)
(3)邓小平复出,进行大力整顿:措施;效果
(4)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开展;结果;意义
2、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
(2)会议的主要内容
(3)意义: A.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也开始形成。
B.工作重心及时转移,为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科教文的极大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体现。
C .开始全面纠正文革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扭转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两年的徘徊局面,使社会主义事业开始全面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3、拨乱反正:(1)条件: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
(2)工作:平反冤假错案;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
(3)作用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1、经济体制改革:(1)开始时间
(2)概念
(3)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2、对外开放:原则、目的、内容、过程与新格局、作用
3、改革开放的成就:表现(略)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根本前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内容与重要性)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共十二大:时间、中心内容
(3)中共十三大:时间、中心内容
(4)中共十四大:时间、中心内容、意义
(5)中共十五大:时间、内容、意义
(6)中共十六大:时间、主要内容(三个代表理论写入党章)
四、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2)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和政策》的谈话
(3)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以及内容
(4)1982年宪法与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2、 “一国两制”的运用
(1)香港回归:过程;意义
(2)澳门回归:过程
3、 海峡两岸的交流
(1)打破两岸的长期隔绝的状态
(2)1980年以后,两岸加强了交流
(3)岛内存在分裂倾向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阻碍和平统一
第五单元 现代史专题复习
一、 统一战线的发展
1、建国后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原因
(1)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
(2)革命胜利后,任务更加艰巨:要将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要实现统一大业;要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性质: 统一战线组织
(2)初期作用:A.1949年初步建立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
B.为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实现改造起了重要作用
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原因 (2)目的 (3)意义:标志着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1)文革后落实政策:针对;时间;结果
(2)爱国统一战线:时间;成分;任务;两面旗帜;特点;新的十六字方针;意义
二、各族人民的团结
1、新中国的民族政策:A.旧中国少数民族情况:落后原因;意义
B.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原则;意义
2、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A.途径: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
B.结果:1958年跨入社会主义
3、民族区域自治:概况;意义
4、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措施;成果
三、新中国的外交
1、建国初期的外交: A.时间: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B.国际环境:二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和国际关系突出特点
C.建交原则和基本方针
D.重大成就(略)
2、外交事业的发展
(1)初步发展: A.时间: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B.国际环境:中美关系与中苏关系
C.政策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大片”的方针
D.重大成就(略)
(2)重大发展: A.时间:70年代
B.国际环境: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美苏争霸美国出于守势; 第三世界的兴起
C.重大成就(略)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A.时间:1978年以后
B.国际环境:美苏争霸中美国易守为攻;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C.外交政策(略)
D.重大成就(略)
四、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的显著成就
(1)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建国初现代科学基础十分薄弱
(2)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措施
(3)文革中,遭到严重摧残,但个别项目仍有突破
(4)新时期: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5)成就与科学家
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1)建国初期: A.目的:发展人民教育事业; 彻底改造旧教育
B.措施
(2)全面建设时期:A.新的发展:半工半读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B.受“左”的影响:以劳动代学习,盲目发展各级各类学校
(3)文革时期:A.教育战线陷入瘫痪
B.四人帮炮制《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C.批判“智育第一”为名,宣扬“读书无用”
(4)新时期:A.推翻两个估计
B.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时间; 内容
C.确定教育方针,改革教育方针
D.主要表现
3、史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代表人物与著作; 史学研究成果
4、文学艺术
(1)主旋律
(2)文革前:长篇小说;诗歌;话剧;电影
(3)文革中:林彪、江青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万马齐喑
(4)文革后:文学(“茅盾文学奖”;小说、剧本、诗歌的成就); 影视(成就)
5、体育事业
6、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名医的成就
世界近代史复习?知识梳理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开始了人类历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由分散到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人类社会开始向近代迈进。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世界近代史包括三方面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体系;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在这一历史时期中,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矛盾。
教材分析:上册共5章,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第一章为资本主义的形兴起和初步发展(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章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本主义的确立),第三章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资本主义的巩固),第四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五章为近代文化。就生产力发展而言,可分为资本主义工业手工工场时期(第一、二章),蒸汽时代(第三章),电气时代(第四章),以及近代文化。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本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西欧资本主义兴起反映在经济、思想文化、政治等方面,)
1、经济方面:(1)14、15世纪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2)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国际市场开始逐步形成;(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中心由地中海地区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政治方面:(1)阶级关系的变革,新兴资产阶级产生;(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3)16世纪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
3、早期殖民扩张方面:(1)以葡、西等封建国家为代表;(2)殖民活动由政府出面进行;(3)殖民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直接以武力或欺骗的方式,强行占领殖民地,公开抢劫和掠夺殖民地的财富;(4)殖民扩张掠夺的财富并未在葡西等国转化为资本,而是被两国封建统治者用于购买荷兰、英国、法国等的工业品挥霍殆尽,结果荷、英、法等国壮大,葡、西衰落。
第一节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一、欧洲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1、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作用
2、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巨变
3、农业技术的改进
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条件
(1)生产技术的进步;(2)社会分工的扩大;(3)经济结构的巨变;(4)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5)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兴起;(6)国内外市场的逐渐形成
2、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产生的时间、地点
(1)14、15世纪首先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随后在西北欧的尼德兰、法国南部、莱茵河畔等地德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前提: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几种形式
(1)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是指以雇佣关系为基础和本质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G—W—G’(G-货币;W-商品),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生产,获得更多的货币,从而获得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获得剩余价值)
*一般商品生产的特点:W—G—W,卖出商品获得货币,再购买商品。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佣关系)的产生
①手工业生产领域:富裕作坊主成为资本家;帮工、学徒和破产作坊主沦为雇佣工人。
②商业资本的介入:商人成为包买主;小生产者成为雇佣工人。
③农村:富裕农民、封建领主成为农业资本家;破产农民沦为雇佣工人。
(*15、16世纪之交,欧洲各国地主的主要形式已是货币地租)
*商业资本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接替和市场的扩大。商人成为包买主,最初采用低价预购的小生产者产品;后来将原料分配给小生产者,要他们按时按质交货,付给他们酬金;最后又将分散的小生产者集中在一起生产,形成了新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4、资本主义在工业中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工场手工业在欧洲一直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因此这个阶段通常被称为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第二节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背景)
(1)原因: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了对贵金属货币需求量增加,同时也增强了对市场的需求。
②社会根源:欧洲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
③商业危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商路。
④15世纪晚期,已经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西班牙同时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2)客观条件
①西欧生产力的进步;②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③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四次远航)
①1488年,葡萄牙迪亚士,欧洲→非洲好望角 葡萄牙王室支持下向东探险
②1497—1498年,葡萄牙达?伽马,欧洲→印度
③1492年,意大利哥伦布,欧洲→美洲
(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 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探险
④1519—1522年,葡萄牙麦哲伦,欧洲→环球航行
(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为什么是葡萄牙、西班牙走在海上探险的最前面?
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完成了政治统一,中央集权化的过程,国家有力量支持和供应远航所需的必要装备;两国处于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两国曾是意大利和尼德兰之间的商业贸易转运站,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而且集中了许多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从而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的作用
②欧洲殖民者开始对其他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掠夺。
③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④打破了世界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二、西欧诸国的早期殖民活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
2、欧洲早期殖民掠夺的结果
(1)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殖民地的掠夺,使殖民地人民陷入灾难之中,给殖民者带来了巨额财富。但这些财富并未在葡、西两国转化为资本,用来发展资本主义,结果葡、西两国逐渐衰落下去,而荷兰、英国、法国等壮大起来,同葡、西展开了争夺商业和殖民霸权的斗争。
(2)欧洲的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进行血腥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3)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手段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和货币资本积累的过程。资本的原始积累:一是对国内劳动人民的剥削,如当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引起“价格革命”,资产阶级一方面剥削廉价雇佣劳动力,另一方面囤积居奇,牟取暴利;二是靠对国外劳动人民的掠夺,如欧洲殖民者从贩卖黑奴中获得巨额利润,掠夺自殖民地的金银,运回国后转化为资本,用来发展资本主义。
*总之,新航路的开辟以及随后发生的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和殖民扩张的各种结果,集中到一点,便是资本的增长,一个新兴的拥有资本的阶级——资产阶级,首先从西方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注定要通过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治经济的统治,由此加速了西方社会经济的根本变革,并且影响了整个世界。首先这一突破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三节 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15世纪逐渐向西欧其他国家扩展;16世纪则是文艺复兴的鼎盛阶段。
1、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和实质
(1)背景(原因):(*为什么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
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这是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前提条件。意大利的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改变维护封建制的各种传统观念。
②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众多人才,也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
(2)实质: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反映欧洲各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和文化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人文主义
(1)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为人文主义。
(2)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简言之,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3)人文主义对解放人们思想有着巨大的历史进步作用。
3、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兴起
(1)最早的代表人物 但丁:《神曲》
乔托:《哀悼基督》 “近代绘画的奠基者”
(2)早期的代表人物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十日谈》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全盛时期的“美术三杰” 米开朗基罗:雕刻家、画家、建设师和诗人
拉菲尔:《大卫》、《西斯廷圣母》、《雅典学派》 “画圣”
(4)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军事著作家和诗人,《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主义”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英国:莎士比亚极其戏剧
2、法国:拉泊雷及其《巨人传》
3、德意志:伊拉斯谟及其《愚人颂》
4、西班牙:塞万提斯及其《堂吉可德》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哥白尼(波)及其“太阳中心说”: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
1、文艺复兴时期 开普勒(德意志)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发现行星沿椭圆轨的天文学 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伽利略(意)证明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自制望远镜进行观察发现;被视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2、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的发展:数学、物理学、医学、生理学等领域
3、唯物思想家的出现 布鲁诺(意):捍卫和发展哥白尼的学说;提出“宇宙无限论”
弗兰西斯?培根(英):科学归纳法;“知识就是力量”
*四、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积极性:在于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醒人们的觉醒,把人们从关注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2)局限性:①他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了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与罪恶,但他们还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的保护与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态度,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②人文主义者还把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
第四节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一、宗教改革
1、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实质
(1)背景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王朝,也是在封建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有力工具。在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的时候,它的反封建斗争只能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即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形式。
(2)实质: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政治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
*为什么西欧资产阶级斗争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
2、西欧的宗教改革的概况
(1)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形成路德教派:直接原因;时间;主张、结果
(2)加尔文教派:瑞士宗教改革和法国宗教战争(胡格诺—天主教),形成加尔文教派
(3)英国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形成英国国教,后又出现清教徒运动
(4)天主教、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的分布范围
*西欧宗教改革中,产生了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教派。
3、西欧宗教改革的影响
(1)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2)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从此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得以发展。
二、尼德兰革命
1、尼德兰革命的背景(原因)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南北方的差异与影响
背景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产生。*阶级关系的变化
(原因) 直接原因:西班牙及天主教会的统治与压迫,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尼德兰革命的经过和结果(1566—1581年)
(1)开始:1566年圣像破坏运动
(2)经过
第一阶段:60年代的圣像破坏运动和南北游击战争
第二阶段:始于70年代。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南北双方因经济和宗教因素分道扬镳
第三阶段:荷兰共和国(联省共和国)的成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完全胜利
(3)结果:1581年,成立联省共和国,又称荷兰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尼德兰北方取得胜利;南部后形成比利时和卢森堡
3、尼德兰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以加尔文教为旗帜,以民族解放运动的形式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北部的统治,为荷兰在17世纪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开辟了道路,被成为“海上马车夫”。
*为什么说尼德兰革命是以加尔文教为旗帜的?
因为加尔文教是适应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的新教教派,它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民主教会,因此,正像恩格斯所说:“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间的王国难道还能听命于君主、主教;、领主吗?”所以,加尔文教成为高器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