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应试策略指导

应试策略指导

2009年03月06日 17:24:11 来源:教师Office 访问量:517


应试策略指导

明确考试目的,端正考试动机。

一般地考试分检测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两种。检测性考试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通常是以某一部分知识为考查重点的。同时也是检查老师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知识上还存在哪些漏洞或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弥补和改变存在的问题。如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给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它考查的知识范围比较广,甚至深而活,对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要求更高。虽然两类考试均以分数衡量,但高一级学校是以考分的高低录取新生,故选拔性考试的成绩比检测性考试成绩更重要,更有实际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好成绩。下面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淡化外在因素

期望值过高。老师及家长的殷切期望是我们的学习动力之一,而不是唯一的学习目的。考试时不应当过多的在意别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成绩,给自己增加压力。不要太计较得失而过分紧张,也不能对其轻视而马虎从事,要保持一种平常心态,良好发挥自己的考试水平。入场前30分钟要尽量放松自己,若过分紧张可通过深呼吸或与别人闲聊来缓解。学会自我调节,把自己的心态调节到最佳状态。人的个性心理完美发展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自身的努力。对自己要有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前奏,是成功的关键,只有相信自己的实力,才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2、进入试场后应注意的问题:

1)进入试场后要使自己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答题上来,过分紧张会使注意力难以集中。试卷发下后,先检查科目及试卷类型是否正确,共有几页,印刷是否清楚,有无错误。再将试题的数量、类型、各种题的比例做一浏览,并对各题的难度做一大概框估,迅速摸清“题情”。尽可能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量,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全面的准备。考前通读试题不是浪费时间,而是预防错漏,少走弯路,合理利用时间,提高答卷效率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防止“前面的题做不出来,后面的题没时间做”的有效办法。

2)认真审题,答题时做到一不漏题、二不看错题、三要看准题,要做到“四先四后”,即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高(分)后低(分),先同后异。先易后难,先做简单题,后做复杂题,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就无须拘泥从前到后的顺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跳过自己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先熟后生就是说先做那些内容和解法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的题目。从心理学角度看来,这些题目容易刺激精神兴奋,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进入境界,展开联想,促进转化;先高后低,两道题都会做,应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减少时间不足的失分,到了最后10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实施“分段得分”;先同后异,就是说可考虑先做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构建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但仍应注意先易后难的原则。如理综文综考试,不能只照某一科一答到底,而导致另一科简单题无时间顾及,而潜在失分。总之,四先四后要因人而异,防止“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及”。

3)一慢一快,审题要慢,要细心推敲,慎之又慎,做题要快。题目本身就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通过语言文字,公式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间接告诉你这道题怎样解。所以审题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字字斟酌,句句推敲,严防错觉,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物理意义等各方面弄懂题意。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凡是题目未明确写出的,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点不要怕慢。找到解法后,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的写出来,把握好“得分点”。

4)分段得分: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要努力解决好“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会而费时”,选择题可猜测,填空题也可用特殊情况乱蒙。

5)以快为上:特别是选择题要快,防止“小题大做”,失去时间,等于失分。

6)立足一次成功,重视复查环节,考试时间有限,不可能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查,所以要立足于一次成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不能缺头少尾,丢三落四,提高成功率,稳扎稳打,字字有据,段段准确。若有时间,或剩余题太难,不要提前交卷,剩余时间一定要认真复查做过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7)对于难题,要变换角度,设法攻克,攻克难题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攻克难题应首先确信:考题难度一般不会超出所学知识范围,只不过信息点多,题型新,综合性强,或学科之间联系多。解答难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综合,寻找突破口,分析已知条件和未知之间的隐蔽关系,灵活运用多种知识,调动多种认知手段,运用正确思维方法,全方位考虑,一个角度攻不下来,再换一个角度,不要被思维定势束缚,突破定势,往往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编辑:石玮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彩虹路一号 邮编71202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