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新课改的三个误区(原创 )

新课改的三个误区(原创 )

2009年03月19日 00:32:48 来源:教师Office 访问量:516
                    新课改的三个误区



               作者   边会均



     目前,新课改工作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形势一片大好,令人欣慰。不过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之中,走入了一些误区,以下谈三点浅显的认识:



     一、多媒体教学设施使用过滥。随着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及、制作水平的提高,有力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一点不可否认。于是乎,凡遇公开课、赛教课、观摩课、汇报课,无一例外,全部使用多媒体,不然就不算新课改。但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多媒体课件确有直观性、形象性强的特点,可谓图文并茂,用得好会增色不少。反之,使用不当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对文本的解读,尤其是文科,很多时候要求学生能够将文字信息在大脑中转化为意象。比如诗歌,最高境界即是让学生尝试进入意境,这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而不是我们制作好精美的图画供他们欣赏,那样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腾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何等美妙的文字,如果我们制作成精美的画面,学生会象看电影一样兴趣十足,但是过后会怎样呢?反过来,如果让他们透过文字信息在大脑中去想象自己所理解到的画面,会经久不忘,且易于进入文字所营造出的特有的意境——因为那是他们艰辛努力之后的劳动成果。正如人们评价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样。所以笔者有以下建议:1、教习文科,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把文字信息转化为脑中图画(须用语言描述出来),然后再欣赏多媒体课件,不可先入为主;2、根据文章内容,图画色彩浓淡要适宜,不可一切都浓墨重彩,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他们与文本的交流(如制作《荷塘月色》课件时,应力求有淡雅之风,因为它的文字本身就是美的画面)。



     多媒体只起辅助作用,不可主次颠倒,更不能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电影放映员。我曾经有幸听了南通专家的一节课,他只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课题,且颜色淡雅,剩下的就是和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了。这节课十分精彩!



     二、课堂讨论有时流于形式。新课改强调合作与探究精神,于是乎,三个一组,五个一堆就成了合作,漫无目的(甚至说闲话)就成了探究。委实怪哉!教学的组织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不能热热闹闹流于形式。在学习期间,我曾经有幸跟专家就此进行了交流,得到的答复是:教学设计问题化,问题设计情景化。即设计有效的问题,创设有效的情景去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哪怕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一的交流,也会启迪其他学生的智慧。简言之:活而有序,讲求实效。



     曾经有人把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说的一无是处,这是不对的!讲授法是传统教学的主要手段,的确不假。它的优势在于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讲解疑难,提高效率。但是要反对满堂灌,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留有思维的空间。



     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被看成一对冤家,势不两立。以我拙见:让这二者联姻最好不过。你不觉得这是一对性格互补的“恋人”吗?一个外向,一个内向,找到一个切合点,这二者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晶”。换言之,应试教育并不是都不好,素质教育也并不是都好。相对而言,后者更符合孩子的终身发展,所以我们选择。但是,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时孩子明明说的不对,自己却违心的说,你讲的也有道理,你真棒!......根本不敢实施正面“打击”,怕被人说有违素质教育之目的。这就显然不对了!错就是错,对就是对,旗帜鲜明,观点明确,不能和稀泥。



     应试教育在中国历史悠久,必然有一些优点。杨振宁先生曾经坦言,自己日后能取得那么多的成就得益于早年他在中国私塾里学到的东西。很多东西,他当年不理解,只是一个劲的背下来(那时也不敢问老师),后来日积月累从内心深处终于理解了,而且成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应试教育当中哪些精华应予以继承,所谓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新课改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我说的一定有错误之处,但是只要我们挽起裤腿,脱掉鞋子,勇敢的下到河里,无畏地走向彼岸,就一定会看到春光无限!





 





                                               2009.3.18草就





                                                  
编辑:边会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彩虹路一号 邮编71202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