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小传 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史学会理事长。曾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客座教授。(文/ 班若川) 李学勤:快乐的“首席科学家” |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4 月29 日 |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李学勤近影 深蓝色圆领毛衣随意套在身上。额头宽宽,几道皱纹呈直线状。鼻梁挺拔,一双眼睛闪着睿智的光芒。笑呵呵的李学勤打开家门:说话的声调有点高,语速很快,让我的思维感觉有点跟不上他说话的速度。他爱笑,说话间笑声不断,一下子就被他的快乐所感染―― 执著 ――越看不懂就越看 回忆儿时往事,李学勤的笑声里含有一丝孩子般的得意,根本看不出他已经73岁了。“我对符号特别感兴趣。”他说,“我小时候弄到一本书,但不管学什么语言的都看不懂。”原来,这本书是用老式打字机键盘上的非字母符号写的。一个符号对应着一个字母。“实际上它是一本小说。我喜欢得不得了,想办法去解读它。这本书我搁在口袋里好长时间,越看不懂我越要看,我就喜欢干这种事。”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我学的是哲学,但我经常到北京图书馆看甲骨文的书,我的甲骨文都是自学的。”李学勤说。“1952年我结束了在清华的学业。那一年,我大学还没毕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属中国社科院)邀我去参加编撰《殷墟文字缀合》。1954年正式去历史所上班,实际上我已经工作一两年了。” 50多年的学术生涯,李学勤成为一位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献学家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他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秦汉简帛以及先秦史等研究领域建树颇多。他首次鉴定出西周的甲骨文;他对战国时期金文、陶文、古玺、货币文字及简帛的研究,促使古文字学领域中新的分支――战国文字研究的形成;他先后参与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等出土文物的整理注释。他对战国以至汉初的学术史、文化史的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尤其是1996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李学勤的建树,更令海内外学术界瞩目。 “朋友们说我改行改得对,改得好。”李先生哈哈大笑。 陶醉 ――并没有强制别人使用 说起“夏商周断代工程”,李学勤说这东西“非常复杂”。“越是久远的越模糊。就像你坐在我面前,我看你比较清楚,坐远了就看不清了。”李先生笑着打了个比方,“《史记》里有个12年表,世界所公认的。年表第一个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从前841年后,每一年我们都可以数啊,但往前数有分歧。” “这个工程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参加的专家学者就有200多人。”李先生说,“项目最大的特点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李学勤和众多专家一起,对中国古代文献和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进行整理研究,对其中有关的天文、历法记录通过现代天文学计算,推定其年代。同时,对一些典型的考古遗址和墓葬材料进行分期研究,对发掘的样品,用科技手段进行测年。最后综合成果,制订“夏商周年表”。 2000年10月,这些成果通过验收,并出版了简本。在新的年表中,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盘庚迁殷约为公元前1300年、夏商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这样,一份完整的夏商周年表,使中国古代文明史的纪年向前延伸了1000多年。“不过,我们称它为阶段性成果报告,不叫成果报告,因为还要修正。”李先生说,“正式的报告,我们叫繁本,很厚的一本书。大的修改已经进行了5次,希望这是最后一稿。” “年表已得到新编《辞海》等方面的采用,但不是国家宣布用这个年表的。”李先生笑着说,“我们可没有强制别人使用啊。”他的笑声充满自豪。 乐趣 ――没事就看看电视剧 清华大学荷清苑小区,绿草茵茵,桃花盛开。 “清华大学恢复文科后,一直想要我去,社科院不放。”李先生笑着说,“后来我不做行政工作了,2003年正式调到清华大学。”“我不要提职,也不要涨工资,我真的想为母校做点事。”除了带博士生外,李先生最近在研究西周的金文,做西周青铜器的分期工作。 虽然做着这么多的学问,李先生仍然很会安排自己的时间。“我晚上一般不工作,过去也是。睡得早,10点多钟就睡觉。”“没事就看看电视剧,《乔家大院》什么的,挺好看的。”李学勤先生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