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汇报
我受学校的委派参加了
一、 对德育、德育教材、德育课程的理解
1. 对德育的理解
德育,道德教育。“道”,道理;“德”,外在的表现。德育不同于智育,德育的价值取向不是刻意去落实多少知识与能力,而是如何将国家对青少年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外显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2. 对德育教材的理解
德育课课程标准代表了国家的意识,学生的发展方向。德育教材没有办法克服以下三个弊端:教学内容的时效性问题,教育效果的有效性问题,教育对象的针对性问题。因此德育课程应淡化教材,重视课程,以动态的资料包取代固定的德育课教材,实现德育课程的校本化。
3. 对德育课程的理解
德育课程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管理维度可分为:国家德育课程、地方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按功能维度分为:基础型德育课程,拓展型德育课程、研究型德育课程;按课程表现形式分为:显性德育课程、隐形德育课程;按作用分为:必修德育课程、选修德育课程。学校构建德育体系需要切实结合校情,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既要避免大而空,又要防止“教育盲点”。
二、 基础型德育课程的实施
1. 合理确定 “教学专题”
在基础性德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国家教材、教学顺序和学时限制,应根据学生的思想基础与生活经历,以课程标准为指南采用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方法、途径、手段和评价体系。
2.操作流程
三、 学科德育
1. 原设性与生成性
学校思想品德课、社区活动、主题活动等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干”。说它是“主干”,是因为每个学生都受到的正面教育,往往是原设性的,它试图解决一些学生的共性问题。然而,各学科的学习占去了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会有预先设计。但是,学科教学中大量存在的德育教学内容是生成性的,而非预设性的。这要求教师要做好学生突然提问的准备,学会抓住学生突然出现的“闪光点”,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2. 显性与隐形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主要还是在接受间接知识,即前人已经获得,并且已经加以提炼,总结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大量进行的还是显性的教育教学,人们把它们称作显性课程。然而,实践证明学生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是显性与隐性并举,甚至隐性的教育作用往往大于显性的教育。学生习惯的养成,品德的提升,往往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自身的感悟和体验。
3. 机械执行与积极创造
长期以来,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烛,“点亮别人,毁灭自己”,以此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持这种观点者实质上是认为教师工作付出多回报少。传统观念也认为教师是教材的、机械的、重复的执行者。而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能够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案,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捕捉学科教学中或学生心理上的、思想品德上的突发的东西,演变成新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恰当的、合理的处理,这便是教师的一种创造。
4. 听课与评课
要使评课能深入、到位,听课能有所收获,完全有必要让授课者与听课、评课者之间有交流、有沟通。要使听课、评课者不但能了解显性的、原设性的内容,也能体验到隐性的、生成性的教育资源,这样,才不至于忽略授课老师极富有教育意义的劳动。
张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