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体育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普通的高考生,也不同于其它体育专业训练队队员。因为体育生除了要在体育训练中提高专业技术之外,还必须学好各学科的文化知识。只有体育、文化两方面成绩齐头并进才能确保体育生高考成功。因此,如何有效指导体育生进行训练和学习,显得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奥运会的召开,社会对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视。报考体育院校的学生也在逐渐增加。因此高考的体育运动训练也在逐步完善。带好体育高考生,教练员本身不但要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还要有很强训练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其他方面相关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用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管理训练体育高考生,从而才能为高校输送素质过硬的、成绩优良的体育高考生。
一、训练员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班任、科任沟通了解体育高考生
体育术科训练比较累、枯燥,意志品质相对薄弱成了他们取得成绩最大的障碍,为此我们教师必须把培养体育生顽强的意志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并关心他们的学习训练,否则教师的努力和心血都会由于他们的脆弱而付之东流。
2、克服体育高考生不良行为
相对来讲体育生自我约束能力及纪律较差,这就要求教师经常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强化管理。比如:训练有怕苦、怕累,训练出勤不保障,我就用每天签到、奖罚制度、公布出勤训练表现等杜绝他们不良行为增长和蔓延。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这样训练工作才能开展的井然有序。
3、正确处理好文化课与训练课的关系
体育高考生面临着文化学习与训练双重任务,教师要正确引导体育生“学”与“练”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缺腿是行不通的。以练促学,以学促练,让他们形成比着干,才能提高两方面能力的要求,各科教师要坚决杜绝“一手软”“一手硬”的做法,从而使他们齐抓并进。
4、训练讲科学,保证体育考生的营养
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阶段性安排训练计划,科学管理他们的运动负荷、循序渐进,把基础打好,训练强度把握好,训练不能间断,使他们感觉不知疲劳,身体处于高峰期,在体育生饮食方面采取合理的膳食结构,使他们每天都充分摄取和增补营养,从而保证学习训练的正常进行。
5、预防体育生运动损伤
体育生在训练过程中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到一生的前程,为此在训练中教师必须把安全摆在第一位,特别是在训练铅球中,我每次都到位指导教育并做好准备活动及放松整理,切不可忽视每一个环节,十几年来坚持杜绝“放羊式”的训练,由组长带领,以便最大限度防止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要充分利用假期进行术科训练,在假期里体育生课量少,睡眠时间充沛,营养好,是增强体育生体能的黄金时期,是增加“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最佳时期。
二、提高术科成绩训练方法
1、重点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机体“发动机”,因此训练要以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作为主要目的,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训练的量和强度要从小到大,训练的内容要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安排走跑结合练习,如越野跑,变速跑等,可以根据学生的训练水平,适当调整间歇时间,重复次数和跑距,一般采用:重复跑,间歇跑等方法;变速跑多采用直道加速,弯道减速的训练方法。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和有氧、无氧乳酸混合供能能力。
2、力量素质是决定各项成绩的重要因素
没有力量成绩就不会有大的提高,而协调能力是决定力量发挥能动功效的关键,所以要安排力量素质训练于协调性练习交叉进行,共同发展。根据学生训练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重量的杠铃蹲起,负重跳跃,负重加速跑,上坡跑,加强腿部及腰腹肌力量;十字往返跑,追逐跑和各种游戏来改善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3、强调训练后的放松练习和饮食营养,加快恢复
只有恢复才有成绩的提高,教练员一定要把放松性练习放在重要位置,主要做好:
(1)从思想上教育学生,放松练习就没有成绩的提高,让学生认识到放松性练习的重要性
(2)认真安排训练内容,切实能够达到放松的实效。
(3)教师要做好监督作用,并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放松练习动作。如两人一组的按摩练习,互相倒立,慢跑等。饮食营养也是学生体力恢复的重要因素,要多安排一些高能量的食物,保证机体的能量供应,如鸡类、蛋类、肉类、牛奶和一些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
4、多安排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是运动场上的灵魂,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考场上的良好发挥。高考训练队的学生,一般心理素质较差、比赛经验少、自信心不足。一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使其提高自信心,增强求胜的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二要多安排学生参加一些比赛,增加比赛经验;三要增强学生临场兴奋性,消除心理的紧张情绪,让更多的学生观看训练课。
三、突出重点,讲究方法
高考体育考试项目多,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各有所长,抓住重点项目是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成绩的关键。
训练中,本人重点抓100米跑项目,因为100米项目跑为每年必考项目。短跑是速度、力量、弹跳、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的艺术组合,短跑与各运动项目有着密切的联系,短跑成绩的好坏,间接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能否全面提高。
整个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科学合理训练,手段多样,方法多变,不断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使学生既得到了科学的训练、合理的发展,又使学生在“笑声加汗水”的训练中度过每一节训练课,体现了愉悦训练。
同时,每隔两周或四周模拟高考体育考试测试一次,严格按照高考标准操作,使学生心里有数,既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又找出了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刻苦、协调地训练。
对学生个体来说,都有具体的运动处方,为了防止学生在训练中过度疲劳,并掌握好学生的肌体反应,训练中注意观察询问,要求学生写好训练日记(训练内容、反应和效果)。这样,通过查阅学生训练日记及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使训练能有的放矢,科学选择训练内容,保证训练强度、密度,避免学生走入训练误区。从学生的体育基础、运动特长的实际出发,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长的专项,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技术及素质训练。
另外,每当训练结束时,本人都把放松整理活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如果忽视了训练结束后对学生放松整理活动的指导,或者是象征性的叫学生放松一下,一是不利于学生养成运动后整理放松的好习惯,一是不利于消除学生在训练中产生的“运动状态”、促进体力和精力恢复。训练中所涉及的运动项目是多种多样的,针对训练的内容,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性质,合理选择放松整理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进行放松,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重视德育,爱心指导
体育专业训练是一个目的突出、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的目的。因此,在训练教学中,指导老师同样需要做到教书育人。要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在训练教学中必须将学生的一切动作规范化,让他们在严肃、公正、平等的竞技条件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训练队的管理条例与激励措施。
体育训练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在训练的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训练必须密切结合,指导老师与学生必须保持频繁接触和默契配合。因此,师生的感情融洽,就显得十分重要。保证师生感情融洽,这对教师提出了诸多要求。首先,教师自己必须带着爱心去指导学生训练,并把这种感情体现在行动上,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其次,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再次,还要注意教育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要以“师者,父母心”的态度和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从心底真正尊重老师,从而有效提高训练及教育效果。
训练教学与德育的结合,能使学生心服口服,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师的专业技术指导。
五 、结论和建议
通过指导高考体育生训练的实践,本人认识到,在训练中,训练目的要具体明确,训练方法要科学合理,训练手段要多种多样,训练时间要确保充足,训练进度要循序渐进,对学生必须要求严格,坚持高标准训练。这样,才能尽快地提高体育考生的整体素质,达到预期的目的。
根据现代教学的发展方向,教师应充分发挥起主导作用,在整个术科训练过程中,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加强学生的身体、心理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成绩。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