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作文课堂的转变

作文课堂的转变

2009年02月23日 00:47:44 来源:教师Office 访问量:1085


作文课堂的转变

众所周知,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一提到写作就愁眉苦脸,老师又何尝不是为怎样上好作文课而苦恼呢?当然是因为一写作文就觉得无话可说啊!每节作文课,让人感觉总是上得枯燥乏味,老师、学生都无法提高兴致。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教学模式。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评。这种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较易养成依赖心理,从而缺乏独创精神;教师劳动量大,但效果不佳;教师主观的设计,脱离学生的评讲,又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意图模仿,甚至抄袭。显然这种教学效果与新课标格格不入,亟待改善。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只有产生强烈的写作兴趣并予以保持,才可能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若是“你不想写,也得写”,就会使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应付了事。可想而知,这种“强扭的瓜儿”怎么会甜呢?因此作文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对学生写作情感的激发和写作兴趣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通过多媒体光、声、像有力的冲击,能使言、情、景融为一体,极大地渲染了入景入境的作文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写作。又例如指导名为《最后走过的日子》时,屏幕上出现了一副副扫描进去的照片和编辑过的录象,那是班上学生一张张天真稚气的面孔、一串串爽朗无邪的笑声、一次次小大人似的举动,一幕幕我们共同经历的有喜有忧的日子。感人的画面,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当这一幕一幕缓缓流过,最后定格一张几天前我们刚拍的毕业照上时,许多学生的眼角已经湿润。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激情在学生胸中回荡。望着他们无语凝重的表情和轻快飞移的笔尖,我相信那笔尖下流泻的定然是此生不泯的真情。在不知不觉中,情景教学就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二、充分汲取同班同学成功范文的优点。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老师或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范文。认真听的学生则聚精会神,不认真的学生则蠢蠢欲睡。因此,下面的学生听的听,玩的玩。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以往的作文课堂中,老师经常愿意给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文,新概念作文,高考满分作文之类的文章和书籍中大量的范文读给学生听,真可谓恨铁不成钢。不可否认,这样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也会起到反作用,大多数同学认为那些作品离他们遥不可及,这样更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因此,在作文课堂中多读自己学生的成功文章,不仅激励了这位学生本身,对于全班同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同学们认为和自己差不多基础,学习环境的同学能写出如此成功的文章,相信自己也一定行,极大地增强的自信心!所以,同班同学的优秀作品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与改变

三、重阅读,勤积累。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经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根本没有办法做到写作时文思泉涌下笔如神的,所以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阅读,通过广泛的阅读,为学生准备丰富的“内存”,就为激情的燃烧准备了柴薪,一旦有了灵感的火花,就能燃起熊熊的烈焰了。

当然阅读积累不是一句空话,在鼓励和放手让学生去阅读的时候,老师要做适当巧妙的引导和适时的检查,否则阅读只会成为成为一种形式。书海浩瀚,良莠并存,谁都知道只有好书才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老师应该明确指出读哪些书最好,如中外名著,历史传记,优秀散文、科普著作等,并告诫学生哪些书是不可以读的,如黄色书籍,充满灰色消极情趣的迷幻读本等。在读好书的基础上还得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略读,精读等介绍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提出一些相关的要求,如要求学生要做好阅读笔记,读书的范围肯定比较广泛,所以一开始就可以帮他们分好类,如好词摘录、精彩语段、诗词沙龙、美文欣赏、智慧纷呈……以便于记忆和查找运用。除了指导以外就是要做好适时的检查了,通过检查,有阅读兴趣的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就会更认真的去阅读,不怎么喜欢阅读的学生,因为要检查,所以也得去读去记,无论哪种情况,只要达到了多读书的目的就可以了。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多看一些名家习作,多记一些精词妙句,为积累写作素材奠定了基础。丰厚的阅读是写作成功的一半,古人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点滴的积累,学生就会言之有词,写之有物了。

最后,我们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做的还很多,比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观察,体悟人生的种种。当然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还应当不断的摸索总结。我想,当我们学生把眼,耳,手,心全都动员起来的时候,离作文的成功也就像寒冬之后的暖春将不再遥远!

编辑:白亭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彩虹路一号 邮编71202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