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斯大林
---------从斯大林的性格说起
时势造英雄。1924年1月,俄国的革命导师列宁因病逝世,苏联进入长达三十年的斯大林时代,而这一时代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斯大林个人性格的烙印,这对苏联当时和以后的命运有着光彩和沉痛的影响。
斯大林,俄文意思为“钢铁般的人”,名如其人,可见斯大林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和铁一般刚愎自用的性格。20岁时的斯大林,血气方刚,脾气暴烈,已经成为有着高涨热情和执着信念的职业革命家,1905年第一次见到列宁时,就被列宁的革命理想和革命实践所折服,成为列宁的坚定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依靠自己狂热的革命热情、不可动摇的革命意志和严厉粗暴的强力手段打败消灭了同一时期的战友和对手成为苏联的最高领袖。在他领导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以严格的计划领导和管理,无所不包,详尽所能,用行政命令的手段逐级下达高额的指标,各地区、各行业必须严格执行计划。以其不可争辩的个人认知、不容怀疑的政策方针和不打折扣地服从进行苏联的工业化,要求苏联人民用十年的时间去完成西方五十年一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成就,在强力领导下,在苏联人民热情的干劲中,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苏联工业总产值领先英、法,超越德国,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在农村,更是以暴风骤雨般方式和摧枯拉朽般的气势强迫整村、整乡、整区、甚至整个专区的农民全盘加入集体农庄,结果不到三年的时间,苏联农业集体化竟然基本实现。苏联在短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和最高领袖斯大林的倔强坚硬的性格和强而有力的能力密不可分,国内的反对斯大林的人无法找到再反对的理由,因为,所有的杂音都被胜利的欢呼声所淹没。即使反对共产主义最极端的邱吉尔也对自己这个最顽固的对手不得不叹道:“他接过去的是一个手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可以说,倔强强硬的斯大林创造了一个强盛自大的苏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随和、平易近人、心胸宽广、无狭隘自私的性格是待人接物完美之道。木直易损,刚强则折,斯大林钢铁般的性格中就深藏着刚愎自用、狭隘自私、唯我独尊、不善纳谏的本性,这种本性不仅伤害了自己的家人,逼得妻子忧郁寡欢甚至自杀,逼得子女无所适从,无以自容,最终是家破人亡。而且这种本性在工作中也打击伤害了朋友和同志,斯大林作为个人来讲,在国内外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可以说是个悲剧。在列宁逝世前,斯大林的工作能力得到列宁和党内同志的支持和认可,在党的总书记继承问题上,他是有条件继承党的最高职务,但性格中的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和粗暴简单工作方式引起列宁和很多同样优秀同志担忧的,而这种担忧和担心不是多余的,这在斯大林后来的工作中充分暴露了出来。他用自己的威严和强势,通过种种无情打击的非正常强腕手段消灭了一个个同志和对手,最终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在工业化中,以自己的意愿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牺牲农业。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没收富农财产,将成千上万的富农流放到荒无人烟寒冷的西伯利亚,达到消灭他们,片面追求大而公,产生长期的消极后果。在1934年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当政治局委员基洛夫赢得的掌声和选票超过斯大林时,作为刚愎自用、心胸狭窄的最高领袖会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想法呢?虽然,基洛夫知趣地让位给斯大林,但也大祸临头,在守卫森严的办公室被人杀害,而参与该案侦查。见证的人员不是死于车祸就是永久失踪,不得不让人们去猜想和深思。斯大林以此为导火线,在全苏联掀起声势浩大的大清洗运动,经过四次“莫斯科大审判”,先后将共产国际主席季诺维也夫、政治局委员布哈林、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等39人政敌和反对者以莫须有的罪名全部消灭。参加十七次代表大会的1966名委员有1108名被直接逮捕和秘密杀害,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人被清洗,结果是苏联人人自危,朝不保夕,整个国家出现恐怖,破坏了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印象,而唯一让斯大林感到满意的是没有人敢反对他,没有人敢竞争他的地位,强化了苏联全体居民对他的个人崇拜,更严重地是形成的斯大林模式的神圣化、凝固化,不准异议,更不准改革,使党心民心失去了指向,最终,导致苏联轰然解体。因此,又可以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斯大林造成了后来苏联的僵化和消失。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一个领导者的性格和素质也必然决定了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是令人深思的历史教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