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涉及到各科的相关知识,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面对地理问题乐于思考、分析原理、勇于探索。例如:在解释氟里昂对臭氧层破坏时,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来说明。CCL2F2 在光照下分解产生CL,CL对臭氧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有关反应:
光
O3 O2+O
光
CL+O3→CLO+ O2
光
CLO+ O→CL+ O2
光
总反应:2 O3→3 O2
学生通过观察化学反应,深刻认识到氟里昂的破坏。
在高中地理“大气的运动”中分析风向及空气受力情况时,可用到物理学中质点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情况及力的合成,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物理知识逐步探究,使学生对高空和近地面风向的形成有一个水到渠成的深刻的认识。
此外,很多文学作品中也科学的反映出地理现象,例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的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从金沙江海拔1000米的暖,到大渡桥海拔3000米的寒,再到岷山海拔4000米的千里雪,反映了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变化情况。再如 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我国长江流域梅雨时节的景象。
总之,教学中充分结合各学科知识,丰富地理教学,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