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新校区高二年级课前演讲 周华岳

新校区高二年级课前演讲 周华岳

2009年12月10日 15:49:53 来源: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访问量:1691

课前五分钟演讲

揭开美丽的“面纱”

  ——透 视“隐士”现象

高二(15)周华岳

自古以来,代代都有自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人,他们或避仕,或隐居,而后世之人多赞誉之词。我却不这样认为。且以陶渊明为例。

陶渊明者,东晋时人,少有“兼济苍生”的壮志,二十九岁出仕,屡仕屡隐。在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辞官隐居,留下了千百年来为后世称赞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但在我看来,他只是一个逃避现实者而已。先来看他“兼济苍生”的大志。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把心中构想的社会展露无遗:和平、无灾、无病。但在他决意隐居之后,这种壮志就荡然无存了。在《归去来兮辞》中,他很明确的说道“富贵非我愿”这看似是正确的,因为他出仕只为天下苍生。但文中又说道自己出仕只是“皆口腹自役”。如此一说,又怎见他“兼济苍生”呢?又有人说:“陶渊明如此,只因其德,只因‘世与我而相违’”如果这种说法成立,我们就只能说他自私了。仅仅因为自己的道德而其苍生于不顾。或许有人替他辩解:只一彭泽令,谈何救苍生?我答:当年乐天至杭州,按此理岂不难救苍生?可其用心为政,百姓乐业,岂不救苍生乎?思此,故作下文:

自古,文人雅士自命清高,以世人为泥而己为白玉。周之伯夷,晋之陶潜皆如此。其实为白玉乎?吾以为不然。命此者,终归俗人也。

吾尝与人论,或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者,皆为己之道德,故如此。”诚如此,彼乃世俗之极。自命清高者,身怀安邦之能,不为天下所思而顾己之利,其与市井之人何别?

三国之孔明,隐于山野之中,友豪士,舍茅庐,不问天下之事,诚隐士也。后玄德与其三论,孔明晓世间大义,愿为天下人奔走,终千古流芳。

晋之陶潜,朝廷数命其为官,终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故去。此乃市井之民惯用脱身之戏法耳,怎言其品馨?

天下民生,皆有他人之劳,莫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不为世事。民应为苍生所思,切不可以一己之利为尚。

透 视隐士现象,可以发现,大凡隐者,皆有所避实也。然其心灵所受之煎熬,终其一生亦难避之,故蒙上面纱,曰“隐士”者云云。

 

编辑:王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彩虹路一号 邮编71202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