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几何知识知之甚少,进入初中之后,先后接触了《丰富的图形世界》和《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这两章几何内容。在这两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知识体系,对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维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亲自去发现更多的东西”。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应改变以行为表现偏重于教学结果的教学方法,要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教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和生理特征,遵循“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原理,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主动探索,新颖的发现和观点,作为教师的我都非常重视,对他们的思想火花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但是,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不是一味的承认与认可,而是去伪存真。不论学生的看法和理解是怎样的,这都是他们认真思考的结果,是他们在自己的思索所得,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在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上首先就是“珍视并鼓励”,然后再加以评价和引导。哪怕他们的理解有一些偏差,我也没忘让他们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出发点,从学生的思维角度上去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在引导学生总结角的几种表示方法的时候,经过我的反复诱导,得到一个角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接着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了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的可行性,我又继续启发诱导学生还能想到其他的什么表示方法。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接下来又顺利引出角可以用数字或者希腊字母表示,本以为这四种表示法得到之后,这部分的内容也就顺利完结了,应该不会有什么插曲出现了,可是,这时有一位同学说:“老师,用小写字母表示可以吗?”用小写字母表示,这个说法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对于这个问题,乍一听起来有点儿离谱,因为我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到大学毕业,我所知道得角的表示方式,无外乎之前得到的这四种,好像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我在备课时也没有思考过。但是,在之前课堂上经常给学生们说“学数学最可贵的是能但是提出疑问,而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多思考,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勇于探索与发现,如果有疑问不能解决,说明你还没有把书读到,读透,思维太局限。”现在疑问出来了,怎么办?于是,我做了一个缓冲的处理办法,又安排了学生进行五分钟的讨论,看看他们了之后有什么说法。果然,有几个学生在在短暂思考后后举起了手,一个同学说:“我觉得她说得得对,一个角可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可以用希腊字母还有数字表示,当然也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又一个说:“我觉得小写字母一般可以用来表示线段的长度,上一章我们也学习了字母表示数,知道一般一个小写字母可以表示数,那么小写字母不适合来表示字母。”从回答的结果看,同学们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而且集中集体的智慧,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让所有同学都对这节课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学生在这堂课中表现出的思维能力,让我也为之惊讶和感动。在数学学习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不应该扫清孩子们学习中所有的“障碍”,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在尽力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有意识的少说一些,将时间将课堂留给孩子,让孩子多发言多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不管是前面提出问题还是后面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同学,我都予以了鼓励和表扬,对提出问题的同学,全班同学还致以了热烈的掌声。对于一个问题,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看问题的角度,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我们也不可能让他们按着成人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我记起这么一句话:“我们要蹲下来跟孩子讲话,要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发现的问题。”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以学生为中心,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并不是一句空话。我觉得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多为孩子们创造的思维发展的空间,大胆放手,鼓励孩子们“异想天开”,孩子们得到的可能就是撬起地球的支点和杠杆。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只要我们时时处处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数学教育的环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创设成长空间,就一定能在各方面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突破,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