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由泥鳅被捉引发的教育方法的思考

由泥鳅被捉引发的教育方法的思考

2009年02月22日 20:37:45 来源:教师Office 访问量:680


    春节期间和朋友小聚,闲聊中大家就回忆起了小时候的趣事。其中,一个来自南方的朋友说到了他小时候常常捉泥鳅的事,而且每每收获颇丰。我们就很疑惑的问:“泥鳅光滑怎么那么容易被你捉住呢?”.朋友说:"这可是有技巧的,大概总结起来就是:一是把泥鳅连水双手合掌捧上来;二是它钻进泥沙后,连泥带沙一并捉拿,紧紧拽住,他动弹不得,无法逃脱。总结出这个经验后,我就成了我们村的‘泥鳅大王’。”

    泥鳅虽然滑头,但最终还是被捉。由此我受到启发: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时也应该借鉴捉泥鳅的技巧方法,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效率。总结如下:

    一、对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捉泥鳅时,我们首先要看清楚泥鳅的踪迹,然后确定捕捉的方式方法。那么再教育学生时也首先得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对其进行客观分析,了解因果,找准矛盾,理清主次。然后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达到真正教书育人的目的。班主任工作尤应如此。 

    二、对待学生的态度,如捉泥鳅时要捧。这个捧不是奉承,而是指对待学生要有爱心,犹如父母一样捧在手心;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心怀这一点,从心灵出发,无论你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尊重,就会很快接受,能够达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教育教学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当然与老师发生冲突的情况就不会出现。

    三、要学会以夷制夷,利用周围的环境(泥沙),善于利用环境(泥沙)克制其原有的游刃有余(光滑),让他无法在原有的状态继续,对待个别学生尤其应该如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经常能遇见一些学生,问题不断,面对老师的教育无论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是严厉批评,都不见效。这时我们就应该利用环境的影响力(如树立榜样、正班风学风等),来影响这些同学的言行思想。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下得到教育提升。

   

编辑:李云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彩虹路一号 邮编71202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